浅析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

2020-03-05 17:39李梦婧
决策探索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工匠精神

李梦婧

【摘要】社会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其成为我们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思政教育进行规范和引导,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工匠精神;思政教育;职业理念

一、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将正确的职业理念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要逐步将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使工匠精神深植于学生的内心,使学生能够有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并自觉地将这些精神为自己所用。工匠精神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仍然以专业教育为主、思想教育顺其自然的方式,而一些企业也是重视才能不重视品德。只有使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才能在实现思政教育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理论研究工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变得越来越浮燥,粗制滥造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急功近利的思想充斥其间,这使得人们从内心呼唤一种精神出现,使他们能够用心制造各种人们所需要的、高质量的产品。高校思政教育要正视这种社会思潮,改变不受欢迎的、陈旧的思政教育方式和理论观念,沉下心来研究创新,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践行工匠精神。

(二)做好工匠精神在高校新媒体中的宣传工作

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不太了解工匠精神及其含义,仅能从电视或是网络等新媒体上看到相关信息。时代的变化使新媒体有了飞速的发展,我们要认识到工匠精神对大学生的重大作用。如果能将网络等新媒体传播与日常教学进行结合,就会使思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高校可以经常性开办专题讲座,并将身边的工匠故事进行报道,对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与学习,在校园内放映有关工匠精神的专题电影让学生观看,多样化的校园宣传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理解并接受。另外,也可以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QQ、电子邮箱等方式对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进行推送,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工匠精神,保障思政教育“无死角”。

(三)加强教育和实践的结合

教育是为指导实践。将工匠精神融入实际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平台优势,将实践引导融入到学校的思政教育中去,对学生进行具体实训。如此,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通常而言,民办高校有着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和合作企业,因此思政教育也要对此进行充分利用,在学生岗位实习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所学,把学生带到工厂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明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和超越”的精神追求,并将“做到产品高品质,服务高标准,创一流质量,加强工艺创新”的理念传递给学生。思政教师要深入实习岗位,深入了解实习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思想动态,了解和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到教学和实践相统一,真正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切实将工匠精神发扬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合格建设者,而企业也需要在企业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核。高校负有培育合格建设者的重任,因此要将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既有工匠精神又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崇高道德理想信念的新时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王蓉霞.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

[2]李晓伊,王继荣.高校工匠精神培育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J].继续教育研究,2017(06).

[3]张坤晶.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职教通讯,2016(16).

[4]唐小桃,陆元三,阳益贵,邹伟,蒋维震,陈金友.实践育人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融合[J].文教资料,2019(07).

[5]高峻岭.论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卫生职业教育,2019(07).

(作者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工匠精神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