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杰 徐志伟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730050
砂炒,亦称砂烫,是中药常用炮制方法之一,即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热砂共同拌炒的炮制方法。砂炒的目的主要有降低毒性,洁净药物,质变酥脆易于调剂和制剂以及矫臭、矫味等炮制作用。《中国药典》(2015 版)[1]收载的砂炒品种有炮姜、马钱子、龟甲、鸡内金、狗脊、骨碎补、穿山甲、鳖甲8 种,尚未涉及砂炒制炭的品种。现将砂炒法的历史沿革、工艺要点及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砂炒是当前较为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是伴随着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逐步从清炒、炮、土炒、蛤粉炒、石灰炒等方法中衍变而来。明代以前的医药文献中尚未发现砂炒的记载,但炒法内容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发展,已衍变出了土炒、蛤粉炒等加入固体辅料的炒制方法,到明清时期加辅料炒法更为丰富,如明《普济方》记载有“穿山甲炮燥”“热灰中炮焦”“蛤粉炒焦”“炒胀为度”“灰炒”。明《本草纲目》记载“穿山甲方用或炮,或烧,……土炒,蛤粉炒,当各随本方,未有生用者。”有关砂炒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明朝·张浩《仁术便览》(公元1585 年)“穿山甲沙土炒,另研”。明·龚廷贤《增补万病回春》(公元1587 年)记载“白花蛇,砂土炒”[2]。可见由土炒衍变为砂土炒大约在16 世纪80 年代。
清代砂炒法的应用并不广泛,仍以烫制穿山甲为主。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穿山甲黄土炒脆、和砂炒、麻油内炸黄”。《中国药典》(2015 版)收载砂炒的其他品种至清代1893 年医药文献中尚未出现砂土炒的记录[2]。民国中医药课程《制药大纲》[3]炒药法记载“炒药之法,应用最多……然细分之有单炒、并炒之殊。…合并炒者,则炒之时,除药品外,再加入定量之佐物,合并炒熟也,如蜜、如盐、如醋、如土、如米、如麸、如其他药汁,均可用以炒药”,其中并无砂炒的相关内容。
现代全国各省市颁布的地方中药炮制规范所收载的砂炒内容大概如下:《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经验》(1960 年版)[4]收载砂炒骨碎补、龟板、马钱子;《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62 年版)[5]收载铁砂炒穿山甲、鳖甲、鸡内金;《北京市中药饮片切制规范》(1974版)[6]收载沙土炒狗脊;甘肃省卫生局编《中药炮制规范》[7](1980 年)收载细砂炮干姜。
1983 年中国药材公司组织编辑的中专炮制教材《中药炮制学》中有砂烫龟板、穿山甲、马钱子、狗脊的炮制方法。李美臣[8]早在1958 年探索用砂子烫炭炮制艾叶炭、茜草炭、藕节炭等炭药,取得满意效果。曾智永[9]研究应用河砂烫炒制炭法炮制体积大且不易粉碎的根茎类炒炭品种,如地榆炭、大黄炭等。朱世隆[10]应用砂烫法炮制冬瓜子,炮制品色泽均匀美观,香气浓郁,方法简便高效。李巨宝[11]等对砂烫杜仲和炒杜仲炭进行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砂烫法受热均匀,成品率高,工艺简便可行。朱卫平[12]采用砂烫法炮制丹皮炭工艺改进研究。
由此可见,炒法源于明代,在于明代、清代和民国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较快发展,应用品种扩展到现行版药典收载的8 个品种外,适用范围拓展到制炭,至此砂炒技术逐渐成熟。
砂炒的核心是炮制中使用了辅料河砂,其种类、粒度、净度、用量及温度均对炮炙品质量有直接影响。
2.1 河砂的粒度(目数) 不同的文献和炮制规范对辅料河砂的描述不一,有细沙土、砂土、沙子、油砂、细砂、砂、铁砂等描述[4-7],缺乏具体的粒度要求。李美臣[8]选择河砂制炭时,根据药物体积和质地不同,分别选择细砂、中粗砂和粗河砂。1983年中国药材公司组织编辑的中专炮制教材《中药炮制学》收载“普通砂是选用筛去粗砂粒及杂质,颗粒均匀的洁净河沙。油砂为筛去粗砂和细沙的中粗河砂。”叶定江主编的《中药炮制学辞典》要求一般为中粗河砂[13]。皮晓华[14]等研究表明用20目筛下和马尾筛筛上之间的河砂炮制龟板、鳖甲为佳。宋德平[15]认为河砂宜过筛后选取中细砂。黎代余[16]等研究表明炮制炮姜宜使用粒径3mm的河砂。《中国药典》[17]2015 版炮制通则是净河砂,对粒度无具体要求。
2.2 河砂的制备 河砂需经处理后方可使用,一般分净河砂,油砂。净河砂是选取大小适宜的砂,用清水淘净,晒干或入锅内炒干备用[15]。《中药炮制学辞典》[13]中描述油砂是选取中粗河砂,用清水洗净干燥后置锅内加热,加入1%~2%食用植物油拌炒至油烟尽,砂色泽均匀加深取出备用。沈济术[18]采用蜂蜜(每100kg河砂用蜂蜜4kg)、菜油(每100kg 河砂用菜油1kg)制的河砂,烫制的炮炙品色泽美观,能够提高炮制品的质量。朱郁文[19]报道,油砂是将适宜量的洗净沥干的河砂置锅内武火加热至近红,倒入适量油拌炒均匀,至油被吸净时离火稍冷,再加热添油,如此反复3 次以上,以河砂乌黑发亮均匀一致为度。所用桐油量为砂重的4%左右,第一次可加总量的1/2,其他食用油用量略少。
2.3 河砂用量 一般来说,河砂用量以能够掩埋炮炙的药材为度,与炮炙器具、单次药材量、火源等均有一定关系。单次下药量以锅内砂量为依据,质地坚实的药材,药量约为砂量的1/10倍,质地疏松的药量为砂量的1/20倍[20]。若药量多,砂量少,则药物受热不匀,影响成品的质量,导致烫制程度不一。梁艳霞[21]砂烫山楂炭用砂量为药材的2~5倍。李静[22]研究砂烫骨碎补表明,油砂用量对骨碎补砂烫工艺指标影响明显,随着油砂用量增加各指标开始同步增加,油砂用量为药材量的8倍时,各指标的转换值之和(∑ri,j 值)最大。金伶佳[23]等报道砂烫鸡内金最佳炮制工艺用砂量为40倍。
2.4 河砂温度 砂温是砂炒关键的工艺参数之一,火力大小、砂温高低直接与成品质量密切相关。砂炒的温度一般要求较高,同时与所炮制的药材质地、片型大小、水分等诸多因素有关。传统认为砂炒以药材下锅后立即发泡,而不出现焦化为宜。传统砂烫操作无具体的温度参数,一般通过经验判断温度是否适宜,如“加热至滑利”,或用手近热砂感觉其灼热程度,或投料试烫法等,主观性、经验性强,易导致火候不佳。
刘湛文[24]报道砂炒时针对不同品种,砂温度不同,如穿山甲温度为210~230℃,鳖甲为210~240℃,龟板为220~250℃,狗脊为200~220℃,刺猬皮为160~170℃。彭善祥等[25-26]以水溶性浸出物、蛋白质含量为指标研究砂烫穿山甲温度,结果表明当温度≤230℃时水溶性浸出物明显低于(P<0.01)温度≥230℃者;但蛋白质含量在温度高于250℃以上者较250℃以下者有显著性降低(P<0.01),因此砂烫穿山甲的温度应控制在230℃~250℃为宜。李静[27]等以总黄酮、煎出物及膨胀率为指标,并结合收率、去毛、形态与色泽等传统性状为指标,优选砂烫骨碎补的炮制工艺其最佳炮制工艺油砂温度为210℃、加热炮制3min。殷惠[28]以砂烫法炮制地榆炭砂温为150℃左右为宜。宋德平[15]砂炒制炭温度在220~240℃之间较好。金伶佳[23]研究砂烫鸡内金最佳炮制工艺锅底温度为200~210℃。黎代余[16]等研究表明炮制炮姜温度为195℃。
由此可见,砂炒时对河砂的粒度要求比较宽泛,缺乏具体的数据;净度方面仅要求洗净,缺乏对泥土等杂质限度的要求;辅料比也缺乏统一的数据,温度变化范围较大,至于对河砂的质地、种类及相关有害物质控制方面的研究更是空白。
砂炒法在近代得到广泛应用,不仅限于贝壳类、砂烫去毛、质地坚硬类药材的炮制,已拓展到清炒类、酥制类、滑石粉烫类、炮炙类等多种加热炮制方法[29,29]。张志国[29]等提出“能砂炒者不用清炒”理论,经过实验验证中国药典(2015 年版)收载的清炒、炙法及炒炭品可用砂炒替代清者可达67 种,大大扩展了砂炒范围。杨磊[30]等以川楝素含量为指标,考察砂烫法代替清炒法炮制川楝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2 种炮制方法所得样品的川楝素测得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砂烫法用时较少,药材外观色泽较好,无焦斑。王小玲[31]应用砂烫法炮制苦杏仁。
现代研究表明[15,32,33]砂烫制炭、砂炒替代清炒具有以下优点:①砂炒法温度高,与药物的受热面积大,使药物受热快而均匀。②火候较易掌握,药物炭化程度高且均匀一致,表面不灰化,原有性状不改变且炮制品美观均匀。③生产环节烟尘较少,利于劳动保护。④适应性范围广,可用于藕节炭、地榆炭、金银花炭、炮姜等大部分需制炭的品种。⑤成品得率高(平均比清炒制炭提高10%~15%),损耗少。
砂炒法作为传统中药炮制方法,在民国以前应用并不广泛,现代主要用于角质类、部分带绒毛中药炮制,能够使质地坚硬的贝壳类中药质地酥脆,烫去毛绒。同时由于砂炒的优点,近年来拓展应用到清炒法、砂炒制炭方面,便于火候控制和提高效率。
从目前研究资料分析,砂炒法缺乏统一的共性技术参数支撑,辅料河砂标准缺失,如净度、目数、质地、有害物质残留等。砂炒工艺参数参差不齐,随意性大,均会对砂炒炮制品质量和砂炒法推广应用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砂炒替代清炒和制炭方面相关基础研究薄弱,因此,今后展开对河砂辅料标准的研究、对砂炒共性技术参数的研究;探索砂炒炮制机理及临床适用范围,是中药炮制工作者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