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霞 张玮强 成 玮 金云皓 路凤琴
(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上海 闵行201109)
蚜虫为西瓜主要虫害之一,以成虫及若虫群集在嫩叶背面和嫩茎上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甚至枯死。此外,蚜虫还传播病毒,引发病毒病。为筛选出防治西瓜蚜虫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2019年我们选择3种药剂开展了药效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供试药剂有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供试西瓜品种为8424。
试验设在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勤俭村6 组西瓜大棚内。试验地土壤为黄泥土、pH 值7.55、有机质含量16.8 g/kg,前茬种植南粳46 水稻。试验设4 个处理,分别为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667 m2用量40 g、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667 m2用量30 g、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667 m2用量20 g,以及清水对照,每个处理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2019 年3 月20 日移栽西瓜,5 月15 日按试验设计使用3WBD-20 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施药。施药时西瓜处于坐果后期,田间蚜虫普遍发生,有蚜株率为50%,试验前后20 d内未用其他杀虫剂。施药当天多云,棚外平均温度25 ℃(最高温度26 ℃,最低温度20 ℃);药后12 d,棚外平均温度27 ℃,以多云天气为主,零星下雨3次。
5 月15 日,药前调查虫口基数,分别在施药后1 d、3 d、7 d、11 d 调查残虫虫量。每个重复随机调查10 片叶,记录活成虫、若虫数。根据药前、药后的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校正防效,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虫口减退率(%)=[(处理前总虫数-处理后总虫数)/处理前总虫数]×100
校正防效(%)=[(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各处理西瓜蚜虫的防效见表1。
由表1 可知,药后11 d,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667 m2用量40 g、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667 m2用量30 g 处理的西瓜蚜虫防效为99.56%和99.27%,防效较好,高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667 m2用量20 g 处理(88.72%);药后1 d、3 d,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667 m2用量40 g 处理的西瓜蚜虫防效分别为96.03%、98.26%,高于其他处理,速效性较好。
表1 各处理西瓜蚜虫的防效
田间观察发现,各药剂处理西瓜均生长正常,且对蜜蜂等无明显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667 m2用量40 g、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667 m2用量30 g 防治西瓜蚜虫效果较好;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667 m2用量40 g 的速效性优于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667 m2用量30 g,对环境友好,可大面积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