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涛 黄璐 徐敏敏
儿童肥胖症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广泛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数量更是飞速增加。儿童时期肥胖不仅威胁儿童躯体健康,导致成人期各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而且它还由此产生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并将随着肥胖状况的不断发展直至成人期。本文从儿童肥胖症定义、流行趋势危害、影响因素、相关诊疗措施几个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肥胖相关概念及定义
肥胖(Obesity)是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过多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脂肪的聚齐达到损害健康的程度[1]。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有所提高。伴随肥胖而来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等多种成人疾病的发病基础。儿童出生后9-12个月BMI迅速增加,然后逐渐降低,4-7岁再次出现脂肪发育高峰的现象被称为“脂肪重聚”(AR)。大量研究发现学龄前期AR发生越早,青春期最终的BMI越高,成年期肥胖及相关疾病发生率、病死率越高,亦有有研究表明儿童肥胖引起代谢异常可致早期的肾脏功能的改变[2]。单纯性肥胖是指排除某些先天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神经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单纯有某种生活行为因素所造成的肥胖。儿童肥胖中的95%属于单纯性肥胖。
2.肥胖的危害及流行病学表现
目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全球范围内有1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是肥胖,单纯肥胖率为2%-3%。在全球儿童肥胖率上升同时,国内儿童肥胖率也不容乐观,有调查研究表明学龄前期儿童肥胖发生率居各年龄段的首位,且上升速度最快。学龄前是儿童脂肪重聚的关键时期,控制此年龄段的肥胖率尤为重要。根据WHO报告目前全球儿童超重率接近10%,肥胖率为2%-3%;欧美发达国家儿童超重率高达20%-30%,肥胖率为5%-15%。近15年间,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群中儿童青少年总超重率和肥胖率从10.4%上升到29.3%,增长了2倍,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率从13.0增长至21.7%,增加不足1倍[3]。
我国儿童肥胖率也正在逐年增长,南方增长最快。有的地区在过去的15年间男童肥胖率增长了9.6倍,女童增长了4.9倍。我国儿童肥胖率呈现城市高于农村,在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有更高的肥胖增长率,这与发达国家相反。据我国11个大城市0-7岁的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检出率为2.0%,其中3-7岁学龄前儿童检出率为1.4%。有相关研究[4]提示单纯性肥胖在学龄儿童中男性检出率要高于女性。国内多项研究调查的结果显示单纯性肥胖在学龄前儿童性别之间的分布无明显差异,在张宇红等学者对临海市9所城镇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调查研究中显示男童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女童,城乡儿童的单纯性肥胖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农村儿童。研究结果的差异性可能与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构成不同以及研究所采取的评判标准各异有关,这说明学龄前单纯性肥胖的男女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3.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
3.1遗传因素
儿童肥胖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约占33%,环境因素约占67%,其中基因决定个体肥胖发生的易感性[5]。父母肥胖与儿童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父母肥胖的儿童发生肥胖的危险性明显高于父母体重正常的儿童。儿童发生肥胖的可能性随父母的BMI的增加而增加,父母双方均超重导致儿童发生肥胖的可能性远远高于父母只有一方超重的儿童,肥胖具有家庭遗传特性。有学者提出[6]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调查研究中提出母孕末期营养过度,胎儿体重增加过多,可能导致学龄前儿童超重或是肥胖。
3.2不良的饮食习惯与运动
不良的饮食习惯与肥胖的系密切相关。学龄前肥胖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主要表现在饮食结构、食欲、进食速度等方面[7-9]。食欲好的儿童即使在非饥饿状态看到食物或是他人进食也易引起进食动机,儿童的摄食方式源于早期对进食的体验一方面与家长的早期过度喂养有关;另一方面家庭氛围鼓励孩子不节制、用食物安抚奖励、惩罚,儿童则出现厌烦或是食欲大大增加的现象。食物作为一种信号传送到中枢产生,饱腹感,以终止进食。进食过快使得这种调节在未完成之前已经进食过多,研究显示孩子进食快肥胖发生率是进食慢的孩子3倍多[10]。国内外研究据认为热量的摄入和消耗是儿童肥胖的两大重要环节。热量的摄入就与饮食结构域地区饮食习俗有关。肥胖的儿童在快餐、油炸、甜食、冷饮、膨化等摄入频率要高于体重正常的儿童。我国大城市儿童的饮食结构日益西化,美国儿童的已经养成消费饮料的习惯,糖耗量达推荐量的2-3倍;我国的儿童饮料消费量亦在提升,过多摄入甜饮料和西式快餐、挑食厌食、不吃早餐、蔬菜水果进食过少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呈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加大了儿童肥胖的危险性。
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与肥胖存在明显负相关[11],表明低水平的体力活动与体脂的增加有关。有报道指出看电视的时间过长促进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上升。看电视时间明显偏长已成为7岁以下的儿童活动量不足、能量消耗较少的潜在危险因素[12]。
4.儿童肥胖治疗现状
儿童肥胖的治疗目的是阻止发展成为成人肥胖,因而治疗的方案应以努力使体重接近其理想状态,同时又不对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为原则。治疗方法包括饮食的调整、活动量的改变、行为改变及父母参与随访等多方面[13],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认知行为(CBT)疗法。饮食疗法是儿童肥胖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对摄入热卡的限制程度尚有争议。大约有20%的肥胖儿可通过限制甜食和平衡饮食即可获得减肥效果。[14]增加活动量可增加热卡的消耗,家长可给予儿童多活动奖励以促进小儿坚持。CBT是一个被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加号的长期和短期的疗效。这种方法不仅涉及饮食和活动行为,还要帮助建立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营养教育、身体段锻炼、激励教育、进食方式改变、生活态度的改变及自我管理等等。家长与家庭成员的参与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自我管理师必需的首要行为改变。肥胖儿童于家长的营养教育是必需的,包括营养金字塔和健康营养成分的知识,要注意饮食环境因素,如避免在厨房进食,看电视时进食,去除刺激过食的因素,提倡小口吃饭等。
综上所述,儿童肥胖症在我国
参考文献:
[1]王烁,董彦会,王政和,等.1985—2014年中国7-18岁学生超重与肥胖流行趋势[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51(4):300-305.
[2]陈贻珊,张一民,孔振兴,等.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9):866-869,878.
[3]马淑婧,张艳青,羊柳,等.1991—2015年中国9个省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2):133-138..
[4]刘建凤,百伟,陈云霞,等.超重肥胖儿童早期肾脏功能的研究[J].中国医药学,2009,4(9):716-717.
(江西省儿童医院PICU 南昌 3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