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杰
一、存款结构变化对存款成本支出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负债水平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负债总体呈现一种良好发展趋势。但总体发展较好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我国的非存款负债总额与非存款负债资金来源之比是要远远低于存款负债总额和存款负债资金来源之比的,由此可以推断,我国商业银行的融资债务项目较为单一,存款结构较为简单,银行融资来源主要就是依靠存款,商业银行受市场经济变动影响较大,当经济形式和国家政策发生一系列变化时,会对商业银行业带来一系列冲击和影响。由于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较低,所以银行吸收存款成本较低,这几年,部分商业银行将活期存款的管理运用转变成为银行负债管理的重要方向,但与此同时这部分贷款业务大多数又都投向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居民购房按揭类贷款等项目,这一类项目存在着贷款周期长,本金回收慢等一系列弊端,一旦遭遇金融危机或者国家宏观经济不景气,商业银行负债风险会随之增加,对银行盈利带来的不利影响。
当其他因素都一定时,商业银行更喜欢吸收它付出成本最低的那一类的存款,比如存款定期和活期相比较而言下的活期存款,因为活期存款综合收益是高于定期存款的,也就是说,关系到盈利,银行更偏好于以最低的成本来获取净收益的最大化。假如一家银行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吸收进来所需要的资金,并将这部分资金通过运作获得最高的收益,这相比较利润而言,这家银行所赚取的利差将是最大的,同时也是股东收益最大化的时刻。商业银行为了更好的吸收低成本的资金,需要对各类存款的成本进行精确的比较,通过对比来优化组合存款结构。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成本主要包含了利息成本、营业成本、风险成本以及综合成本等。
二、存款结构变化导致利息成本增加
利息成本是存款成本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商业银行吸收资金所支付的报酬,我国商业银行存款计息的方式主要就是按不变利率计息。存款利息每个银行都不同,具体取决于利息率以及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如下表2,下面以个人储蓄为例,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利息成本差异较大,活期存款利息远远低于定期存款利息,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利率差异从1.05%到2.45%不等。举个例子,加入一家商业银行一年吸收活期存款10亿元人民币,则应支付利息为300万元人民币,如果该商业银行一年吸收的存款为定期存款10亿元人民币,则应支付的利息就变成了1750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同样吸收10亿元人民币资金,吸收为定期存款的利息成本比吸收为活期存款的利息成本高了约1750-300=1450万元人民币。由此可见不同的存款结构对利息成本的支出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存款结构变化导致营业成本提高
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的营业成本包括吸收存款产生的一系列产品成本、客户成本、部门成本、人力成本、广告宣传成本等。由于商业银行竞争的不断加剧,源自吸收存款产生的各类营业成本在总成本支出中的比例有明显增加。在储蓄数额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回归分析法可以得到,定期存款每增加1个单位比活期存款每增加1个单位,营业成本多增加1.46%,因此得出结论,定期存款比活期存款营业成本高。所以,商业银行存款结构改变带来的营业成本的变动是不可小视的。
四、存款结构变化使风险成本增加
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存款结构的不同、存款产品的差异使风险成本也有所不同。众所周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是总负债和总资产的比率,随着吸收存款总额的增加,总负债增长,总资产未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随之提高,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偿还能力,假若一个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足,则这种做法会大大提高商业银行的债务风险,使风险成本增加。
五、存款结构变化影响综合成本增加
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率反映出商业银行的综合成本,银行负债综合成本率由价格和结构两个因素决定。我们在这里更关注的是存款占比、同业负债占比等结构因素对综合成本产生的影响。活期存款利率低、周期短、余额少、利息变动对成本影响小、资金流动性强,不考虑其他条件情况下,相比较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带来的综合成本更低。实际上,考虑活期存款存款周期短,资金支取频繁,因此银行办理业务次数会较多,办理业务的人力物力成本费用会增加,这样看来活期存款营业成本一定的程度可能高于定期存款。
(一)存款結构变化对贷款收入的影响
每个商业银行都一样,活期存款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减掉活期存款利息和活期存款营业成本,得到的就是活期存款利润;定期存款放贷产生的贷款利息收入减去定期存款利息成本和定期存款营业成本,得到的就是定期存款的利润。贷款利息收入作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主要利润来源,存款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存贷款利息,因此对银行收入产生影响,这方面影响主要是指对于贷款利息收入的改变,下面将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
存款的数量和结构决定了贷款的规模和结构,合理的贷款规模是由资金金融结构所决定的。商业银行衡量贷款数额和结构适当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存款与贷款的比率,即存贷款之比。我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持有的存贷款比例不得超过75%,只有把比率控制在75%范围之内,说明存贷款比率适中,银行业务存在较低的风险;如果存贷款的比例超过这一比例,并且该商业银行运营一般、盈利能力较差,则说明贷款规模过大,贷款存在着风险隐患。
(二)存贷款结构的变化对银行利差收入的影响分析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行,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净利差出现逐渐增加的趋势,1995年后,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垂直距离逐渐加大,但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之内。由于我国银行存贷款利差是受政府利率管制的,所以我国存贷款利率差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自1999年起,我国存贷款利率差变化浮动较小。假定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完全自负盈亏,并且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商业银行存款的利率,那么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将远远大于现在水平。
商业银行赚取的利润并不依赖于某一单一因素,而是净息差、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本与收入比率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从利差因素方面衡量,在成本不变情况下,随着贷款总量的增加,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利润必然呈现上升趋势。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决定贷款收入,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得到了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成本差距逐渐缩小,那么贷款利率成为影响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主要因素。关于贷款业务的结构,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高,短期贷款利率相对较低,所以中长期贷款的利息收入是高于短期贷款的,从结构调整方面来说,为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提高中长期贷款的比重来实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金融机构2019年第一季度贷款的统计报告中,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外汇行业的长期贷款余额为8.86万亿元,数额同比增长7.4%,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结构是发生变化的,中长期贷款比重是在持续增加的。
参考文献:
[1]Rizky Yudaruddin.外国银行在危机期间的放贷:盈利能力和流动性的重要性,2017.
[2]周宏谦.我国商业银行存款结构变化及营销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 淄博 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