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

2020-03-04 22:17李小立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法治化

摘 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即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市域范围内的实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域治理现代化的研究进行回顾,有利于推进市域治理创新和发展。目前,学界对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的内涵、重要性、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研究内容稍薄弱,仍待进一步深化,以更好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社会治理;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社会管理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为一个新的政策话语和治理思路,在我国仍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议题, 2018年6月,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新任地市级政法委书记培训示范班开班式上首次正式提出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2019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被明确写入中央文件,在这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9年12月3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思路,郭声琨同志在此次会议中回答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如何构建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聚焦解决市域社会治理突出问题以及处理好“六个关系”等几个重大的问题。这些不仅为新时代中国基层治理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也映射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在转型时期的新需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学界已经积累一些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题词在知网上搜索的92篇论文为研究对象。

一、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内涵”的研究现状

因“市域社会治理”一词提出的时间不长,因此学界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其内涵阐释方面目前还有较大的探讨空间,但大部分都围绕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三个概念进行解析。

首先,关于“社会治理”的概念,由于“社会治理”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已经兴起,因此,社会治理的内涵在国外的研究已经基本成熟,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定义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者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国内对社会治理的研究虽然稍迟,但就其特点与主要内涵基本形成了共识,即社会治理被视为同社会管理相对的概念,与社会管理相比具有过程性、调和性、多元性和互动性四个特点。

其次,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对于市域社会治理的等概念的辨析,前者聚焦于“市域”的内涵,探讨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源流和现实动因等问题,指出此项决策部署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之治”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后者侧重于通过对挖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六和指数”体系的建构研究以及付文科副教授关于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方面的研究,则从实践层面探讨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如何推进的问题。

第三,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则集中于对“市域”的具体理解,学界有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市域”是一个城市概念。另一种观点认为, “市域”是一个地域概念,其包括了所有行政区划内的区域范围。徐汉明教授认为,市域不仅是一个城市概念,而且是一个地域概念,其既包含以行政区划范围为基础所确定的地域范围,即地级市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地域范围,又包含城市及其市辖区域的县域范围。

二、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的研究现状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抓手,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徐汉明教授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第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释放承上启下治理优势的必然要求,市域社会治理作为承接国家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枢纽,其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也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引领、推动作用。第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应对现代治理难题的关键举措,尤其对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所要面对网络社会治理以及基层治理当中的顽疾具有重要意义。王芬认为市域社会治理不仅是把握矛盾风险走向的风向标,还是全面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的反馈表,更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大平台。她从市域社会治理的特征来论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即市域社会治理在整个社会治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性、全面发展的统筹性以及协同参与的联动性的作用。马骏则认为市域社会治理的价值在于促进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相统一,以城带乡引擎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在防范化解矛盾风险方面发挥主阵地作用以及在地方治理现代化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的研究现状

学界对于如何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种思路,一种是从全局的角度进行研究,如张凯兰教授提出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五个维度,即从总体思路、根本保证、活力源泉、价值基石、实践路径五个维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徐汉明提出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破解“五最”难题为抓手、以“四个精准”对接为效度三个方面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康兰平,丁钦育提出要围绕着市域治理理念、市域治理主体、市域治理目标、市域治理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与创新。另一种思路是从某个角度切入,如杭州师范大学赵光勇副教授指出,民主协商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治理路径,如何进一步发挥其积极功能,也是市域社会治理领域中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有基层自治体系下,协商议事制度的嵌入,意味着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协同模式出现,它内在的民主协商、集体议事、多元协作特点,有力地矫正了基层自治中民主选举的偏向,有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王国勤教授从技术的角度提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他认为用数字技术赋能市域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数字技术的嵌入能重构社会治理场域权力体系。沈费伟副教授也通过对“龙游通”数字治理的实践考察,提出要从技术发展、组织优化、行为规范三方面推进基层政府数字治理能力建设。

四、研究述评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十九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来后,经历的时间较短,虽然我国各地在实践当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研究,学术界在理论方面作出了一些研究,但仍存在内涵不深入、研究内容与方法单一、分析框架不完善等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研究议题,“市域社会治理”既涉及市域范围内不同治理主体和治理层级之间的权力配置和关系协调,也涉及治理理念创新以及制度、技术、文化等治理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其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还有待于深化,为此,学界应重视整体性研究,结合我国开展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践,完善相关内涵、研究内容、分析框架,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汉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_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J]. 理论探索,2020(1).

[2]张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以内蒙古 W 市为例[D].内蒙古大学,2020.

[3] 马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 [J].行政与法,2020(09).

[4]王芬.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_内涵_经验及路径_基于广州的案例研究[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3).

[5] 康兰平.新时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范式嬗变与路径创新[J].理论观察,2019(12).

作者简介:

李小立(1988- ),女,湖南邵东人,中共三明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讲师,法学硕士,从事行政法学研究。

(中共三明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  福建  三明  365000)

猜你喜欢
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法治化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责任建设问题探讨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