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新技术、新产业、新消费和新城市等多方面挑战,特别是2019年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出行行业的当下及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互联网+绿色出行”市场发展进入后疫情时代。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各大城市交通面临严峻考验,亟须各出行平台及企业,根据疫情形式和未来交通慢行系统的发展进行自我思考,为百姓出行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共中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必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01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41次集体学习,领导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
城市交通拥堵,需要回归“绿色交通”
据公开数据了解,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6亿辆,全国6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30个城市超200万辆,其中,北京、成都、重庆、苏州、上海、郑州、深圳、西安、武汉、东莞、天津等11个城市超300万辆。以北京为例,2019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36.5万辆,比2018年增加28.1万辆。民用汽车590.8万辆,增加16.2万辆。其中,私人汽车497.4万辆,增加18.4万辆。
随着各地机动车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已严重制约城市发展。虽然汽车带给大众生活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同时带来的污染、噪聲、事故、道路严重拥堵等各种问题,已经破坏了汽车为社会创造的总体贡献。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人们出行方式改变
全国各地对发展绿色产业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但同时也面临概念泛化、标准不一、监管不力等问题。为进一步厘清产业边界,将有限的政策和资金引导到对推动绿色发展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产业上,2019年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以下简称《目录》),该《目录》是国家发改委强调重点落实的项目,其中提出,着力发展共享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包括公共租赁自行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互联网租赁汽车……自行车停车设施等建设和运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空前发展,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近几年,依托“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优势而开展的共享出行业务风生水起。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人已经习惯把绿色低碳的交通工具作为首选出行方式。
后疫情时期,选择“绿色出行”最安全
2020年1月23日,《长江日报》专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专家组副组长、急诊科主任张劲农教授,其中就防止疫情全球蔓延的关键问题,张教授表示鼓励电动自行车出行。2月21日,《健康时报》发表文章称,电动自行车“一人一车”是当下相对最安全、最合理、最便捷的“国民级的防控交通工具之一”。比起其他交通工具,一人一车的独立空间更加安心。
虽然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随着全国复工复产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逐渐恢复往日活力,有些城市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拥堵现象。因此,各大媒体及专家们依然呼吁大家减少乘坐人流密集的地铁和公交,推荐大家选择独立交通工具出行。对于没有私家车的人们,如果通勤距离在3km~10km的话,采用电动自行车应该是安全系数最高的选择。
在后疫情时期,应努力建设“互联网+绿色出行”市场环境,增强公众绿色出行意识,降低城市复工复产交通拥堵指数以及交叉感染风险。绿色发展是一场长跑,这个队伍正日益壮大。进一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