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2020-03-04 11:33江苏省邳州市实验小学赵希娟
关键词:舞台剧德育创作

■江苏省邳州市实验小学 赵希娟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讲解各种基础的乐理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音乐教师需要不断转变教学策略,使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实现有机融合,令学生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得以全面发展,拥有更广阔的未来前景。接下来,笔者将从五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将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进行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激发学生情感,融合德育

音乐作品其实都是音乐创作者情感的外在表达方式,音乐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的一种语言,借用音乐,他们能更完美地将自己想诉说的内容留存下来,甚至让万人传承。但是音乐作品当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一些并不是特别容易能被感受到的,尤其是对于经历比较少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以及道德价值观念还处于形成阶段,需要有人进行引导与纠正。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要求孩子们带着饱满的情感参与到音乐作品鉴赏活动之中。进而教师再适当地进行德育干预,打造优质的音乐课堂教学环境,将音乐教学与德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比如,在《黄河大合唱》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针对本歌曲创作背景进行深入探析,收集充足的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用音乐、文字等形式进行呈现。当学生对于冼星海生平事迹以及本歌曲创作历程等有了大致了解以后,教师再为其播放经典的《黄河大合唱》视频,他们在观看气势磅礴的合唱视频的时候,自身也会油然产生一种豪情,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了胜利而不断浴血抗争,最终获得那份来之不易的胜利。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很好地完成了《黄河大合唱》歌曲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对祖国的热爱更多了几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当中都会以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

二、开展音乐编排活动,融合德育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自身阅历限制了他们对于音乐作品的深入解读,为了让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产生深切的感情,教师可以开展音乐编排活动,既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又融合了德育。在进行歌曲创作编排活动的时候,教师第一步应当尊重创作者的基本思想,自身编排的作品应该是紧紧围绕原作者创作的初衷,编排工作只是为了将歌曲当中所想要表达出来的画面用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令其能够对整首歌曲想要表达的意象与情节有立体的认识。

比如,在学习《彼得与狼》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彼得与狼》音乐剧排练,教师引导着孩子们充分利用起课余时间,通过多种渠道研究舞台剧编排相关事项。并且,教师要让学生作为舞台剧创作的主体,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与创作大胆地表述出来,让学生参与到舞台剧头饰制作、道具准备以及剧情改编等事项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齐心协力演绎精彩的舞台剧。在本场舞台剧的创作与准备工作之中,学生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与时间,可以将这场舞台剧看作学生自己努力的艺术创作品,他们也会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对舞台剧更了解,能够比较专业地看待其他舞台剧。而且,学生与其他同学以及教师合作进行舞台剧编排,还能对团队合作有更深入的认知,意识到如果要想完成一项工作,就应当积极与他人合作,提升了其团队意识。

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融合德育

小学生性格比较活泼好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就应当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更贴近其性格特征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丰富多样的音乐课堂环境。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手段选取的时候,还应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合理选择歌唱教学、欣赏教学以及综合教学等多种手段,在备课时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然后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上不断做出改进,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生对于一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想将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就应当在设计教学策略的时候多多准备与音乐家生活经历相关的轶事,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娓娓道来,让学生仿佛也置身于音乐家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音乐家为了歌曲创作而做出的种种伟大之举。比如,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依旧创作出了大量优秀音乐作品,其中就有《第九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旋律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欢乐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不仅增长了自身阅历,而且还能比较清楚地了解在艺术创作中,坚忍不拔的品格究竟有多么重要,因为只有真正热爱音乐才能心甘情愿地为其付出自己的一切。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要求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也要保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奋斗。

四、优化音乐欣赏教学,融合德育

在音乐教学当中,音乐鉴赏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因为音乐这门学科其实相对而言更加抽象,想要在音乐领域有所成就,仅仅依靠坚持与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拥有一定音乐感知能力与音乐创作能力的人才适合从事音乐艺术相关工作。但是,我们却能够通过音乐学科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令其在生活中学会进行优质音乐的鉴赏。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能使其形成较强的综合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介绍《天鹅》的时候,在带领学生欣赏本曲目之前,就要为学生进行“天鹅”这种生物的介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发问:“你对天鹅这种动物有着怎样的直观感受?”学生就会回答“纯净、高贵”等字眼,然后教师进一步向学生介绍:“在传说中,天鹅的歌声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但是它们的歌声却很难被人们听到,因为只有在其将死之际,才会放声歌唱。”在为学生进行一定的铺垫以后,教师播放《天鹅》曲目,让学生在轻柔的旋律当中深入感受天鹅的形象。在钢琴伴奏下,孩子们的脑海当中就会很自然地浮现出美丽而高贵的天鹅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游弋的美好画面。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提升了音乐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

五、创作积极向上歌曲,融合德育

为了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思想品德素养,教师应当从多个方向进行教学手段拓展,不仅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教材提及到的各种音乐知识的介绍和歌曲学习,而且还要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自身作为音乐教师的创造力,营造校园德育文化氛围,创作一部分与德育有关的歌曲,让学生在学习演唱这些歌曲的同时感受歌曲含有的正能量。随着学生在课上课下的传唱,正能量歌曲也将作为一种校园文化传承下来,让校园当中的更多人受到正能量的熏陶,提升综合素养。这也就要求音乐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及德育素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找寻到自身德育素质与音乐美学中美感、音律感之间存在的那个平衡点,实现对小学生情绪的把控与带动。教师在进行歌曲创作的时候,应当围绕本学校实际事物进行创作,让学生对于歌曲产生亲近感,从内心深处愿意接受歌曲,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歌曲传唱练习,将自己对学校的热爱表达出来。

教师可以在教学歌曲的基础之上对歌曲进行二次创作,让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歌曲有更深刻的印象。学生在接受教师二次创作的歌曲编排教学以后,往往对于歌曲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自身思想也将得到升华,情操方面也会取得收获。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介绍《洗手绢》这首歌曲以后,因为《洗手绢》这首歌曲本身就表现了欢快热闹的劳动场景,教师就可以针对本歌曲主题与内容设计相关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演唱歌曲的时候也表演一套简单的舞蹈动作,孩子们在学习舞蹈动作的时候,也能将音乐情感与自我思想意识融合在一起,对劳动就会多一分热爱,拥有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培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带有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去感受音乐,勇于将自我情感表达出来,养成良好的歌曲鉴赏能力的同时不断锻炼自我综合素养,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展现出较高素养的一面。

猜你喜欢
舞台剧德育创作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大型黄梅杂技舞台剧《七夕情缘》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舞台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一墙之隔》创作谈
舞台剧
创作随笔
舞台剧改编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