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特点及处理研究

2020-03-04 09:15颜绘秋
经济视野 2020年23期

□ 文| 颜绘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单位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收支活动持续增加,对其固定资产进行监督核算显得越来越必要,同时也是对行政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全程监督的有效手段。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和预算的结合性更强,而且同时强化了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的有关事项,是利于行政单位精细化管理的。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动

(1)固定资产定义发生了改变。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不仅有了全新的定义内容,而且其最显著的变化在于“控制”二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与原制度下的特点“持有”二字相比,新政府会计制度更强调行政单位对于资产的所有权限以及监管责任,这可以为单位经营活动时刻亮出红线。(2)固定资产科目设置更加细化。与之前相比,固定资产科目增加了四个一级项,分别是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与此同时,为便于新旧制度的转换,还设置了折旧类的一级科目,行政单位可以依照具体条款进行固定资产的分类核算。(3)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确认的变化。涉及到固定资产入账时,要同时做好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账务处理,同时固定资产和累计盈余科目可以使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变动表现的更加清晰。从实际持有资产的角度来看,单位的财务状况可以得到充分体现,管理决策更合乎实情。(4)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变化。上文提到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加入了固定资产折旧的管理内容,这样不仅满足了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变化体现,同时也可以确切的计算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为后续管理和转让提供依据。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及处理对策分析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及处理,缓解了各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困境,特别是对于一些模糊性的固定资产,更是提出了较为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折旧方案,有利于行政单位科学梳理固定资产,进而在此基础上稳步开展业务。为保证新政府会计制度能更快的普及应用,发挥更好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1)开展相关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责任意识。鉴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更加的精细化,对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所提出的要求也逐渐升高。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化的培训,从业务角度对会计制度建立清晰的理解,同时具备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的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提高责任意识,通过相关讲座,让具体人员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和处理对于行政单位的重要性,从而改变消极怠工的工作状态。(2)加强部门间协同管理,形成联动效应。加强部门间协同管理,形成联动效应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建立购置固定资产申报审批制度。行政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要经过财务部门的多级审核,最后由审计部门核定价格。二是要建立定期清查制度。财务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财产清查工作,并将清查结果做好备案,以便于及时了解单位固定资产动态。与此同时,在行政单位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会计部门在对固定资产实施管控的同时,也要向业务部门提供服务,从价值角度对固定资产进行事前预测。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要将环节业务和财务信息准确的进行反馈,实现各个单元的资产整合。(3)加强资产购置监管,建立资产调配机制。行政单位应在内部加大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力度,促使有关人员增强责任意识。与此同时,要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中心,通过专业的人员以及资产评估方法、资产运营手段和管理规范促进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控,发挥资金使用的监督作用。(4)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引入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固定资产核算是由财务部主导的工作,但同样需要各部门配合完成。通过引入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可以使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显著提高,进而对单位的管理和经营活动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管控。例如,ERP管理系统。基于网络结构的ERP系统,可以将行政单位整个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个固定资产信息采集点都纳入信息网之中,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财务模块相连接,使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资产信息能够准确、实时地转化,直接生成资产凭证。

结论

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特点及处理进行探究,不但要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还要结合行政单位实际生产经营的状况,把握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的要点,进而保证资金管理的合法性、流畅性,并不断细化自身管理,加强配合审计工作,促进我国行政单位经营管理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