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王潇潇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城市的本质不是政治,也不是经济,而是文化。一个城市形象的塑造,不仅仅表现为漂亮的GDP数字、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经济交流,更表现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
因此,旅游要想真正得到发展,核心依托就是文化。失去文化的内核,旅游就会变得浅显空洞,没有旅游的文化是难以创造完整价值链的文化。文化能够通过旅游来实现传播,旅游也能够通过文化来得到品质的提升。所以,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更加富有魅力。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千百年来,人类聚集在一起所产生的智慧就是文化,文化在城市历史发展长河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文化与旅游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通过融合互促才是遵循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精神生活有了一定的要求,而旅游则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这极大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不仅仅是中国,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的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这已经成为了目前世界范围内旅游发展的大趋势。通过许多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大中型城市旅游发展的经验表明,旅游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旅游与文化的融合程度就越高,旅游产品就越精粹,旅游吸引力就越强。
加强促进文旅融合创新机制,科学制定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框架,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强化组织领导,构筑文旅融合平台。首先,丰富文化旅游活动,积极筹备大型节会活动,着力挖掘特色资源,开发含有丰富民族特色或地域特色的大型旅游演艺项目。其次,将文化和旅游充分融合,打造文化旅游节日会展活动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打造高水平的旅游演艺产业链,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拓展文旅融合空间,加快建设配套设施功能齐全,带有鲜明文化特色,功能完善的文旅融合核心区或文旅产业聚集区。开发具有文化创意的产品和文化旅游商品。在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个性的基础上,丰富文旅融合载体形式,创新文化旅游表达方式。表达与适度活化文化,让文化变得轻松和可以解读,推动文化回归和文旅融合,增强文化旅游魅力,促进优秀文化传承、本土特色塑造和文旅产业发展。
把握国家对于文化和旅游制定的各种方针政策,结合文旅融合的时代要求和新的特征,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规划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将地域的文化特色作为文旅融合的发展重点、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开发多元化思维,重点发展文化和旅游统筹规划,推动“多方融合”做好规划实施工作。
秦皇岛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悠久的度假历史、多元的文化禀赋、多彩的资源类型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境内长城逶迤,海岸绵长,山奇海碧,景观秀丽。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定位为首位产业和基础产业。旅游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多元生态逐步形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打造深入推进,文化产业活力迸发,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旅游,是秦皇岛最响亮的名片”,旅游产业是秦皇岛的第一产业、基础产业,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
旅游是一种多元化综合性的产业,旅游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能为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注入鲜活的能量。同时,旅游也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人类生活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旅游也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旅游强市,发展全域旅游,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极大地拓展了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秦皇岛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大发展、大跨越,使之成为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此外,大力发展的乡村旅游,成为全市主体旅游板块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在旅游宣传方面,秦皇岛通过打造活动品牌、拓宽客源市场、加强区域合作,使旅游城市形象得到大幅度提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突破交通瓶颈,打通外循环,将观光旅游向纵深发展,拉长旅游产业链。而持续推进的旅游和服务业综合改革,更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如今,一条沿渤海滨海休闲度假的旅游带正在形成,秦皇岛打造国际化滨海度假旅游名城的目标也在持续推进,秦皇岛的旅游布局前景愈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