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静洁
(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江苏无锡,214000)
部编本语文教材在结构上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一条线索是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另一条线索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如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写作和口语训练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地编排。[1]
部编本语文教材对语文要素的要求是明确、具体的,在单元导读、阅读提示、课文泡泡、课后练习、交流平台中都有体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要聚焦语文要素的学科诉求。部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全面使用,但仍有部分教师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简单地用以前的方法进行教学。其实,一篇课文被教材编者所选用,不单是因为其文质兼美,更重要的是它契合教材编写者之需,成为落实单元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载体,成为语文要素训练的重要凭借。把准目标,教出单元给定的教学内容,是教师讲解课文时理应有的基本思路。本文以部编本语文教材《鸟的天堂》一文为例,试从教学落脚点、生长点、实践设计三个方面来说明如何教的问题。
落实语文要素的前提是明确这篇课文的语文要素是什么。首先,树立观照意识,即以单元为单位,整体比较某一个单元的所有课文,并通过比较课后习题找出其中的共性,即单元语文要素。其次,树立关注差异意识,即明确该单元中每一篇课文独有的特点和所处的位置,从而确立单篇课文中语文要素的具体内容,找到该篇课文中使语文要素落地的途径,其中,课后习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
《鸟的天堂》是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时的不同情景。该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培养。该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均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鸟的天堂》中,傍晚的大榕树是静谧的,早晨的大榕树则是热闹的,一静一动,特色鲜明。该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在“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由学到用、由读到写的训练。[2]
通过前后联系比较,教师可以更好地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精准地定位教材的教学落脚点。《鸟的天堂》的教学着力点指向学习阅读与表达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体会景物动静态之美的阅读方法和描写景物变化的表达方法。因此,如何读文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可以用,但不必重点教;品词析句、体会课文生动准确的描写方法可以教,但不是教学重点;而阅读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阅读方法(如找到关键句并细读体会)和学习描写景物变化的表达方法(如场景描写、动静态描写、动静转化描写等),则应成为重点教学内容。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是训练序列的细化和落实,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思路。但是,教师不能把阅读教学教成语文要素指导课,教学不能变成简单机械地完成课后习题。从第七单元四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可以看出,单元的训练序列是从能够说出景物的静态和动态到体会静态美和动态美,再到说出并读出静态和动态的不同特点,最后是体会描写,逐步在阅读与表达系列中训练和落实“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的语文要素。
《鸟的天堂》设计了以下课后习题:(1)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2)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3)阅读链接。
人教版、苏教版教材也关注朗读、背诵、思考、表达等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但部编本教材更加明确了阅读与表达两个系列。第一题中有阅读和表达,第二题提醒师生首先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然后进行对比和表达,最后再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从阅读、思考到表达,再回到阅读,这是一个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3]第三题的“阅读链接”不仅是认识巴金的一份材料,也是这篇课文的人文主题,有利于师生感受巴金文字魅力的由来。这样的练习设计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整体的教学思路和实践目标。
明确了“教什么”之后,教师要围绕文中的典型表达设定课时教学读写融合目标,设计由理解内化到运用表达的路径。任何知识都只有通过主体工具性实践才能够转化为能力。因此,以读写融合为目标指向的教学结构要变线性文本理解为学生块状言语活动。
教学中学生言语活动充分、主动是促进读写融合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教师要将教学内容活动化,通过构建层级分明的听、说、读、写、思、辩、评等言语活动,促使学生学的活动在阅读理解的各个层面充分打开。学生只有亲历、亲为,方能最终“深得”。阅读理解分为感知、理解、深悟、迁移四个阶段,教学中,教师可据此设计有层层推进的言语活动。以“傍晚的大榕树”片段为例,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1.出示成语:不计其数
第一步,读准字音:当它是名词的时候,读第四声,数字、数量;当它是动词的时候,读第三声,表示查点个数。在这个词语中,数是动词,所以应该读第三声。
第二步,理解字意:文中说什么东西不可计数?找到文中的句子,出示图片理解。
第三步,明确原因:榕树的枝干为什么会不计其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你看,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循环往复,盘根错节。因此,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2.出示成语:应接不暇
第一步,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暇,日字旁,说明和时间有关。
第二步,理解字意: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叫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眼睛看也看不过来,都没有空闲的时间,这就叫应接不暇。
3.比较两个成语
不计其数和应接不暇两个成语分别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大榕树?给作者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第一次在傍晚看到了生机勃勃的大榕树,让我们觉得非常安静;第二次在早上看到了大榕树,看到许多鸟,感觉非常热闹的。因此,动静结合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中有两个关键成语,即不可计数和应接不暇,这两个成语既是学生词语学习需要重点正音、理解的,又是动静描写的关键特点所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紧扣这两个关键词,由词语搭建起理解句子、梳理文章写作思路的支架,创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语境,设计层层递进的言语活动。
1.了解写作顺序
写榕树的段落有好几处,教师让学生朗读5—8自然段,从“渐渐逼近”一句感受作者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榕树的大、茂盛和勃勃生机。
2.抓住写作要点
教师提问:“为了表现出榕树的大、茂盛和勃勃生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学生重点阅读7、8两段后发现,作者是从枝干数量多、叶子数量多、树枝形态大、树叶颜色绿这几方面进行描写的。
之后,教师给予学生点拨引导:写榕树的茂盛时,巴金对其他的内容都只是用一句话描述,但描述树叶却用了很多字,为什么?学生通过阅读后发现,写一处景物不应林林总总、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对最喜欢的、最能表现它特点的、最吸引人的那一部分,一定要具体展开、详细描写,让画面定格,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
3.准确表达感受
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第8自然段,体会巴金是如何写出这棵榕树的勃勃生机的,哪些词句的表达和我们平时描写树叶的语句不一样。教师朗读后可以发现以下关键词句。
关键词“展示”:生活中我们会把什么展示给别人看呢?榕树展示的是什么?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更加突出了它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一簇”和“堆”:为什么是“一簇”,而不是“一片”?为什么是“堆”,而不是“铺”?“一簇”和“堆”写出了树叶层层叠叠,挨挨挤挤,不留一点儿缝隙,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
关键词“照耀”:生活中什么样的东西能照耀人的眼睛?那榕树的叶子为什么能照耀我们的眼睛?写出了榕树颜色绿得漂亮,绿得鲜亮,充满无限生机。
关键句“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者产生的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作者的一种想象!翠绿欲滴的树叶在夕阳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闪闪烁烁,光彩耀人,蕴含着生命和活力,作者觉得是新的生命在颤动。
4.读出节奏和语气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有节奏地阅读链接文本,知晓作者独特的情感来自何处。
5.静态描写练习
教师出示“荷塘即景”图片,让学生进行静态描写的练习。
巴金对大榕树的描写堪称经典,教师在教学中聚焦文本的典型表达,准确定位教学关键点,可以让语文要素的落地生根不再是“模模糊糊一大片”。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言语活动实现读写融合,让语文要素习得的过程“清清晰晰一条线”。为写而读,让读有了清晰语用目标,让教师能够“干干净净地教”。以上的片段教学通过扎扎实实的朗读让学生积累语言,积淀表达范式,为“用”做准备,最后的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本文中最典型的静态描写表达范式。
因此,在领会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落实语文要素的意识,更应对语文要素有清晰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尽量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围绕语文要素,在教学策略的具体化、细化上多下功夫,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切实有力的教学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