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究

2020-03-04 04:23
教育观察 2020年35期
关键词:劳动农村学校

张 航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喀什,844000)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既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又要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1]探索多方面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劳动教育的界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以后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对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

《教育大辞典》中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劳动和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的教育。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尊重劳动人民,摒弃轻视体力劳动思想;(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了解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前提;(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遵守劳动纪律,珍惜劳动成果,抵制坐享其成、无端浪费等消极思想倾向。[3]劳动教育的实施重点是在文化知识学习的系统之外,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和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1]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方式就是劳动,劳动是人健全地、有自尊地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劳动教育旨在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以劳动为教育实施方式,并融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加强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内涵是以学生的生活为根本,培养学生知、情、技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有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4]劳动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途径。

二、农村劳动教育的现状

农村的学生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大力推行劳动教育的当下,农村劳动文化的推广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农村拥有开展劳动教育最有利的实施场所,有宽阔的场地、便捷的劳动工具以及贴近自然的生活。在当前的农村,劳动教育出现弱化的现象。如何在新时代充实过去那种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如何从传统的渗透式走向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显性方式,这是学校劳动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5]农村小学在劳动教育的实施和深度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一)劳动教育氛围缺失

《孟子》有言:“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我国历史的制度框架下,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影响,农村的教育观念中还存在着对“读书”的倾向性。读书、学习、成绩似乎成了农村学生生活的一切。学生的生活变成了课本知识学习,学习之外的事情与之无关。而且,当代小学生出生在被电脑、无线网络、数字科技等包围的互联网的时代,受到新时代网络文化的浸染,他们的运动方式被改变了,农村的劳动教育氛围不断弱化。在网络的巨大冲击和诱惑下,一般的家务劳作和普通的劳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农村的劳动教育在此冲击下逐渐疏离本身的劳动教育氛围。

(二)学校劳动教育开展不到位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落实不到位。各地区乡村对劳动教育的实施存在较大差别,多半地区的劳动教育课程有名无实。[6]学校按照国家课程实施安排劳动课程,但实施情况不尽如人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标准、无考核,教育内容浅显,教育时效性不强,教育目标不明确。学校对劳动课程的关注、理解、执行不够,对劳动课程的实施过于单一,没有对农村小学这个很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加以创造性开发和利用。

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缺乏,导致学校为了可以在教育考评之中有一个好的成绩、获得更多的资源,压缩其他科目的学习实践活动或考核科目外的教育途径,不予实施或减少实施时间。学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不足,农村小学的教师都要身兼数职,学校各类的工勤事务都要分到每一位教师身上,以致劳动教育和劳动教育课程流于表面,不能保质保量地落实。[7]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局限于劳动基础知识的讲授,未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对劳动教育的整体理解太过肤浅,学生学习简单的理论知识后却没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劳动教育理论支撑匮乏,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不断被弱化以及学生劳动机会被大量剥夺,这些都导致学生劳动意识严重缺乏。[8]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式单一,学生缺少对劳动的兴趣,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未得到重视和发展。

(三)家庭劳动教育不被重视

对农村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发现,九组家庭中只有一组家庭每天饭后要求孩子做家务,其他八组家庭的孩子饭后玩手机的时间居多。有一组父母均不在家的家长表示,“孩子把作业写好就可以了,其他事情不用孩子做”[6]。从这份调查可以看出,在大部分农村家庭中,孩子的学习高于孩子的劳动,以致孩子出现了宁愿玩手机也不劳动的情况。家长出于心疼、关爱孩子,只要他们完成作业,对于玩手机、看电视、玩电脑等娱乐项目一般就不会多加阻止。所以,小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行为少之又少,而家长也很少让他们主动清洗自己的袜子,或者帮助长辈洗脚、清洗碗筷等。可见,在农村家庭中,家长对孩子劳动意识、习惯、行为的认识还有待加强。

三、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劳动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是我国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不少教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实施方案。徐海娇认为,劳动价值的回归要强调身体“回归自然”,实现身体“在场”,达到“身体解放”,主动“贴近生活”,在劳动中“积极体验”。[9]赵荣辉认为,劳动教育存在边缘化的问题是教育管理者理解偏差所致,劳动教育只有走进自然和生活,才能使劳动教育的本真状态得到回归。[10]农村小学应利用农村资源,为劳动教育搭建平台,使学生在家、校、村的合力教育中感受劳动文化,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成长成才,让农村小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营造劳动教育氛围

农村劳动文化是劳动教育的宝贵财富,学校可以与村委会合作,开展校与村的联合活动。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看望农村孤寡老人,组织学生帮助老人打扫屋院卫生、和老人进行亲密交流,或组织由教师带队的志愿者在村庄清扫乡道、捡拾垃圾,以身作则传递劳动文化。学校还可以利用好农村丰富的资源,定期组织学生深入果园、农田、蔬菜种植基地等进行劳动,让学生明白既要干农务又要知农事、体农情。 村与校的联合活动,在完善学校劳动教育途径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村的劳动文化,使农村的劳动文化向着好的方向发展。[11]

(二)丰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农村小学可根据校园情况,因地制宜开辟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利用校内空闲田地开辟出各种具有特色的田园项目。例如,花间草场(花草的种植),分配到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对各自负责的花田进行护理、照顾,或对花草进行培育,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促进学生美育的陶冶;蔬果园(各类蔬菜的情况),分配到每一个班级,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蔬菜进行照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等;创意作坊(手动劳动),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和发明创造,亲身感受劳动的乐趣和劳动的不易,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创新精神。

多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学习,增强农村教师的劳动意识和观念,提高劳动教育的水平。师资队伍薄弱是制约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能够胜任劳动教育工作的教师是提高劳动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学校可以请乡农业技术员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请农村会计和村文书讲农业经济,让教师对农业相关知识和本村农作情况有所了解,加深教师对本村农业的认识。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定期学习,让教师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然后定期组织某一方面有专长或有心得的教师到校讲课,或示范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年终的时候,学校组织教师交流、讲评。[12]对于师资不足的农村小学,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法先教给五、六年级的学生,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由五、六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同学进行劳动教育。这样不仅解决了因师资不足劳动教育无法开展的问题,也使高年级学生对劳动教育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高年级学生的责任心和对同学的关心、爱护之情。

开设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农村地区学校的劳动教育也应积极按照农村场域文化及以其为课程的运作原理。[6]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结合起来,并根据农村地区学校实际情况和资源状况,开设劳动校本课程,以劳动教育为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教师将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与语文学科中的“节气”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校内、田园中倾听自然,描绘自然。学生通过观察、描绘、记录等方式,了解农作物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实践,在实践中感受,在劳动中成长,不断丰富自身的认识和感情,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乐趣。除了语文田园诗文朗诵或诗文创作,历史教师也可以以农具的发展为线索进行引导,加强学生对农具的认识,并根据农具的不同用途,给学生介绍我国璀璨的农耕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与融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样既能丰富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又能激发学生对未知问题的好奇心。

建设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学生的价值观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学校建设积极的校园劳动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13]良好的劳动校园文化满足学生对环境的要求,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学校定期组织“劳动小达人”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学校对评选出来的“劳动小达人”进行宣传,通过校园的宣传作用,扩大劳动教育影响。学校应大力宣传学生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的个人事迹和精神,鼓励和支持学生多参加劳动,弘扬劳动光荣的精神,营造全校爱劳动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家庭劳动教育引导

家庭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家庭劳动教育对孩子的劳动养成与行为规范有着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的作用。[13]学校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明白劳动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让孩子做一些基本的家庭劳动。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家庭劳动作业,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教育。教师可以列出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服、整理书包等,三、四年级的学生帮助家长打扫房间、择菜,清洗自己的袜子等,五、六年级的学生帮助家长做饭、洗搭衣服,给家长揉肩等。各阶段学生给家中长辈洗洗脚、揉揉肩等,由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