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晋
(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1]可见,如何有效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促进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是亟须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课程化是推进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主渠道,劳动教育课程化是劳动教育发展的内生逻辑,对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原因、价值意蕴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为学校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理论支撑。
我国劳动教育具有“起步早,发展缓慢”的特点。远古时期便已经开始出现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但由于受到生产力的限制,这一时期侧重生产劳动教育,如给年轻一代传授石器、骨器等工具的使用方法,钻燧取火、渔猎等生活技能。现如今,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信息技术正引领我们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新型服务性劳动、创造性劳动、虚拟劳动等劳动形态大量涌现,指引着未来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劳动教育的发展、革新,劳动教育被深深地打上时代烙印,也影响着新一代人参与社会建设、实现人生价值的劳动精神面貌。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在人才培养上愈发凸显手脑结合、以劳育人的教育理念,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由此,我国劳动教育步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建立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众望所归的事。基于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的新诉求,要实现劳动教育的深刻变革,必须使劳动教育与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重构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颁布并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学生应具备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六大素养,并细化为具体的十八个基本要点。其中,“社会参与”中明确阐述要培养“实践创新”素养,并细化出劳动意识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脉相承的,都力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培养目标上将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并重,在具体实施上都注重个体、自然生活与社会参与的协调发展。此外,劳动教育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亦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劳动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另一方面,劳动教育需要发挥核心素养的指引作用,从而有利于劳动素养的形成。因此,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应顺核心素养的方向发展,实现新时代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小学劳动教育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十分显著。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普遍基于片面的劳动认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导致小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甚至出现了不劳而获、不会劳动、不爱惜劳动成果等不良现象。具体表现为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窄化问题,日常生活劳动的范围狭窄、生产劳动形式单一、服务性劳动较少,且在实施过程存在挤占劳动教育课时,将劳动当成惩罚的方式等现象,从而导致小学生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劳动教育缺失问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家庭出现溺爱子女、包办代劳、有偿劳动等现象,缩减了学生参与劳动锻炼的时间。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家庭劳动教育效率低下、学生劳动素养匮乏等问题频发,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此外,社会仍然存在轻视劳动的错误观念,加之当前应试教育体制及不良社会舆论风气的影响,劳动教育被边缘化。为摆脱劳动教育缺乏支撑和保障的现实困境,劳动教育必须走向课程化,推进小学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
课程化是落实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劳动教育得以常态化展开的关键。虽然我国一贯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但仍然存在着劳动教育价值异化、劳动教育内容窄化、劳动教育实施及评价形式化等问题,学校缺乏对学生劳动素质培养的足够重视,系统性的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尚未真正落实。为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劳动教育有必要成为一门必修课程并被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构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根据泰勒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围绕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结果评价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2]由此,笔者认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不应仅局限于设置相关的教学科目,还包含一系列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实施过程、评价方法在内的教学活动。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通过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科知识统一起来,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提升劳动技能水平,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1.课程化是实现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
劳动教育课程化是对《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贯彻落实,有助于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首先,课程化的劳动教育具有整合性、导向性和发展性的教育价值,是助力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小学设置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凝合道德教化、知识拓展、强健体魄、培育审美情趣的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实现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具有深层的补益作用。其次,课程在体现学科内容、目标的同时,凸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学生在掌握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之外,还能基于课程的学习磨炼意志力、激发高阶思维能力。学生在亲历劳动中获得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积极情感体验,感悟劳动的意义,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课程化是保证劳动教育科学性、规范性的根本遵循
课程化是劳动教育科学性、规范性实施的基本保障,恢复劳动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应有地位,有利于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常态化实施。如今,社会文化与科技的进步使劳动教育更具多元性、社会性、时代性,劳动教育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对人才发展的诉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性劳动人才。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在实施上呈现出劳动体验浅表化、劳动活动形式化、劳动管理薄弱化等现实样态,无序、低效的劳动教育制约着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无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只有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基于年段特征科学设计、系统规划,才可以保障劳动教育的有序组织与实施,促进劳动教育的规范和落实。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应作为必修课程,且独立设置。如,在小学低年级,劳动教育课程要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则要培养其热爱劳动人民的劳动态度以及勤于动手的劳动习惯。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首先要确立劳动教育的目标,即培育具备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小学生劳动素养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这是劳动素养的核心内涵。学校要引导小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尊重和热爱劳动,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3]二是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实现知行合一。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校要顺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引领学生进行创造性、服务性劳动,促进其劳动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有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三是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团结他人。此外,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还需要家庭、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全力配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一方面,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的引导者,要积极创造劳动锻炼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社会要积极营造尊重劳动的舆论环境,完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壮大专任师资队伍。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督导检查,督促学校有序、有效开展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工作,贯彻落实培育时代新人的课程目标。
劳动教育课程化仅仅依靠学校这单一场域是难以完全实现的,关键在于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中劳动教育资源的系统整合,构建既面向学生现实生活又指向其未来发展的课程内容,促进小学生自然性、社会性与自主性和谐发展。新时代确定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一是学校要根据地方和自身特色,充分开发可利用的场域和设备,如利用现有的教学楼、食堂、图书馆等活动场所,开展值日活动、手工劳动、午餐教育、校园公益服务等。学校还可以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开发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如建立种植园、养殖园、中医药园、小动物园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学校在挖掘校内资源的同时也要善于融合校外资源,开发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场域。一方面,家庭劳动教育在培育学生劳动素养上起到奠基作用,学校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班级群、成果展示活动等渠道与家长密切联系,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动,如烹饪、整理房间、收拾衣服等,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小学阶段是职业认知的初级阶段,学校应联合社区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到福利院、公共卫生防疫点、博物馆等场所开展公益性、服务性劳动。学校应鼓励学生在田地、车间、工地等场所像劳动人民一样动手实干,体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快乐,同时兼习新工艺、新技术,培育学生勤劳务实、开拓进取、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
课程整合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要以主题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为目标,探求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劳动教育跨学科深度融合。首先,构建跨学科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关键在于挖掘并加强劳动教育与各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目前,我国尚缺乏专门化、体系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且已开设劳动课的学校存在师资短缺、课时难以保障等问题。而将劳动教育融入已有学科教学中,是一种适时有效的解决办法。例如,语文课、德育课可以聚焦中国传统劳动文化,塑造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体育课、美术课、科学课可增设手工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也应该渗透劳动教育相关主题,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课程实现劳动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其次,学校应打造主题驱动的劳动教育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开放的自主实践平台。如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主题活动为例,语文课以有关辛勤劳动的课文学习为主,品德课以歌颂劳动者的章节学习为主,科学课以简单手工制作为主,同时教师定期带领学生到劳模育人示范基地观摩学习、开展志愿服务等。由此,学生不仅能够基于不同学科视角深入学习劳动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促进劳动经验的积累,激发自身参与劳动实践的兴趣。
针对当前劳动教育评价存在重结果与形式,忽略过程与劳动素养发展等问题,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化有必要兼顾学生的劳动结果与过程,实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一方面,及时的静态评价是获取评价结果的必要途径。学校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规律,设计不同主题的任务清单,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终结性评价。如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设计以“包粽子”为主题的家务劳动学习单,在小学高年级设计以“生绿豆芽”为主题的动手操作学习单,同时开展劳动成果展示会、劳动技能小竞赛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及家长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助于激发其劳动热情,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此外,依据劳动星级评价单,学生也可以通过自评或互评的方式对其学习进行及时评价。另一方面,鉴于静态评价的结果难以对劳动教育做出全面考察,学校也要开展动态的课程评价,从而实现优势互补。首先,学校可以运用劳动成长档案袋、劳动实践记录手册、劳动日志等方式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对学生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劳动素养进行真实性评价。其次,学校也要改进评价手段,有机结合5G等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时监测与评估学生劳动素养。最后,学校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评价中,把学生的劳动表现作为评优、毕业及升学的重要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