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悦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出台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1]《指导纲要》的颁布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列重要论述之后再一次提出的党和国家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中小学阶段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加强劳动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和长远发展。然而,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劳动教育一直被淡化、弱化,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差距较大。为确保在中小学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教师需要直面其现实困境并探索相关出路。
长期以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演变,时代通常赋予劳动教育以独特的价值。劳动教育是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思维,是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活动。[2]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在新时代更为突出,兼备一定的社会和个人价值。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相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强调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并在全社会积极提倡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指导纲要》的出台进一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视。作为中国的新生代力量,中小学生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劳动教育能够使中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促进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因此,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不仅是教育的使命,也有助于党的教育方针的有效落实,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过去的劳动形态格局受到冲击,表现在信息产业等新兴劳动不断涌现,冲击着以往基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建构的劳动形态格局。复合性、创造性、服务性、消费性的劳动比重也日益增大。一些新兴产业的生产技术落后,致使部分关键部件受制于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代劳动的特征是旧劳动形态逐渐被新劳动形态取代,同时发生变化的是体力劳动所占比重不断减小,脑力劳动占据的比重日益增大。中小学若不能正视这种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最终的结果必将是落后于时代。因此,只有加强劳动教育,及时调整和更新相应的教育内容,中小学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新人,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解放了生产力,人逐渐被解放出来。人们必须看到,技术解放人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人的控制。[3]这种现象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更为常见。根据达尔文的“生长相关律”和“环境适应论”,中小学生若长期缺乏劳动,其大脑组织及其他相关器官的发育会受到一定影响,社会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一些中小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远离大自然和真实生活。新时代劳动教育将为中小学生提供复归自然的平台,释放其自然本性。此外,新时代劳动教育可以将劳动和教育深度融合,避免将劳动教育窄化为某种特定技能的机械训练,从而突出了在互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让学生切身感受劳动的时代之美。
《指导纲要》的颁布反映了我国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视,也意味着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考进入了更深的层面。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小学在具体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在观念和实践层面均有一定的体现。
中小学阶段是人形成观念、养成习惯的关键期。长期以来,一些中小学不重视劳动教育。在部分学校、教师和家长看来,学生只要成绩好其余的都可以不顾,部分人甚至认为开展劳动教育纯属浪费时间,不务正业。而有些学校不根据国家和教育部门的要求开设劳动课程,或者劳动教育的课时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部分教师甚至将劳动教育异化为惩罚的手段,通过大量劳动惩罚学生,忽视了以劳育人的目标。还有的教师将劳动作为班级的一种休闲方式,偶尔组织一下集体劳动以调节紧张的学习氛围。[4]这种形式主义、工具主义的劳动教育既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又无从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习惯。
一方面,受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的影响,劳心者高于劳力者的错误思想根深蒂固,而这种观念仍然深深根植于某些人的思想观念中。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和教师几乎都将全部精力灌注在学生的分数提高和学校的升学率上。学校开设的课程大多与考试科目有关,很少开设一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劳技课、综合实践课等课程更是少之又少,劳动教育被边缘化。
一些中小学缺乏固定的劳动教育场所和开展劳动教育所需的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和劳动实践教室不足使学生无法有效体验劳动过程,不仅使劳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更无从谈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实现以劳育人的目标。在偏远地区和农村的薄弱学校中,劳动教育场所和基础设施不足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不同的区域之间,劳动教育场所和外部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较发达地区的场所和设施要比偏远地区和农村的更完善一些,劳动教育资源地域配置不均衡。
究其原因,首先,主观上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不够。一些中小学校长不愿“浪费”固定的场地开展劳动教育。其次,客观条件有限。部分中小学的办学资金不足,当地企业也未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学校提供支持,仅靠学校一方的力量无法提供充足的场地和设施。最后,一些潜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有研究表明,现有师资水平不够是仅次于场地设备缺乏的第二大难题。[5]教师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主导者,其实施劳动教育的态度和能力对顺利开展劳动教育至关重要。然而,一些学校的劳动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他们大多并非专职劳动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对劳动教育的意义、价值和本质认识不到位,自身也不具备足够的能力。
在数量上,劳动教师在薪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与主科教师存在较大的差距,专职劳动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学校很难建立一支稳定的专职劳动教师队伍。在质量上,中小学的劳动教师无论是在年龄、学历还是专业性方面都无法与主科教师相比。他们大多缺乏专业训练,或者仅仅作为兼课教师被临时调遣,专业性难以得到保障。
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调研报告显示,学生在日常劳动教育方面参与度高,但参与的任务多停留在简单的洗涤、烧菜、养护植物等简单的劳动方面,略显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劳动活动参与较少,职业体验类、问题解决类的劳动活动参与更少,而工程技术类的劳动活动更是少见。[5]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形式常规,课堂中以传授劳动理论知识为主,课外劳动实践资源有限,类型比较单一,创新性不足。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劳动教育的形式过于常规将无法使学生获得真实体验,更难以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之需。
由于中小学劳动课程设置率低、课时少且时常被其他学科占用,因此劳动教育很难通过课程主渠道得到落实,或者尽管开设了也大多流于形式,“热闹”有余,创新性不足。此外,课程资源开发主体过于单一,以国家为开发主体,忽视了对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对地方特色资源的挖掘,致使劳动课程单一且有限,形式也比较常规。
评价不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对劳动教育的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可以促进劳动教育更好地实施。相关调研发现,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目的不明确、评价方式不科学等问题。[6]在具体操作时也缺乏科学的评判依据,很难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加以区分,或是分数差异小,区分度不高。长此以往,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大大降低,劳动教育也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
首先,即使劳动教育已被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纳入评估范围,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缺乏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和办法。其次,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和督导评价机制,中小学在具体实施时不知从何处入手,使评价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最后,没有相应的负责人,缺乏配套的监督机制,使劳动教育监督力度不足,评价的随意性增强,最终难以形成一套健全的评价机制。
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既是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针对劳动教育面临的问题,探索摆脱困境的出路,切实保障劳动教育在中小学中顺利进行。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对劳动教育的强调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特征之一。人们只有从这一高度理解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才能从战略上真正重视劳动教育的实质开展。”[7]针对中小学中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劳动教育必须从源头抓起,转变教师、家长、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看法并在学校中营造出崇尚劳动的氛围。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的精神,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定位和意义,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关注学习成绩之外的学生长远发展,不将劳动活动异化为体罚和私人泄愤的手段。其次,学校要积极引导家长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最后,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劳动观念,在实际劳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改善中小学劳动教育场所不固定和资源不完备的情况需要从多渠道拓展并发掘各类可用资源,开发校内外的实践基地。首先,学校应按照一定的建设标准,开发专门的劳动教育场所,如劳动教室、实训基地等。当地企业也应该履行社会责任,尽可能地给学校提供实践场所,或利用其特有资源支持学校开展各类劳动教育活动。其次,实施劳动教育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当地的资源。例如,农村的学校可以利用一些天然优势,诸如田地、林地等,使学生体验实际生产和劳动中的艰辛和光荣,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对资源欠发达地区适当增拨教育经费或给予政策倾斜。最后,家长要把家庭视作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善于发掘家庭中一些潜在的教育资源,鼓励孩子参加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家务劳动。总之,劳动教育场所和资源的开发需要发挥各界的力量,形成完整的社会联动机制。
为了保障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改变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确保学校组建一支专业的劳动教师团队。一方面,师范类学校或其他学校可以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与中小学对接的专职劳动教育教师,并确保这些教师同其他课程的教师享有平等的待遇,包括薪资、晋升空间、评优评先等。另一方面,中小学要定期开展在职培训,对已经入职的教师进行专业化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可聘请校外的劳动人员和专业人士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和素养,或聘请校外的劳动人员和专业人士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
《指导纲要》中提出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强调其他课程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要求。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开发、利用劳动课程,尤其是一些有助于中小学生创造性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劳动课程,如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生产劳动的相关课程,确保劳动教育在课程层面的落实。同时,应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小学阶段开设的劳动课程要围绕启蒙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的目标。初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校内外公益活动等劳动课程,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阶段则可以开设职业体验类课程,使学生掌握一些技能,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总之,开设的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实际体验,确保劳动教育真正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避免流于形式。
客观、有效的评价可以指导劳动教育的下一步落实。首先,中小学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制订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价机制并辅之以必要的激励手段。其次,中小学要将劳动教育纳入考核体系并进行量化,对学生课内外劳动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为学生设立综合素质档案,将学生参与劳动的实际情况及相关材料收入档案,做到可追溯、可评价,最终的考核分数将作为学生评优和升学的重要参照。最后,中小学要成立专门的督导组并在教师中落实责任人,将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纳入中小学责任监督的内容,以督导促管理,以评价促发展。[8]
总之,劳动教育在中小学中的落实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需要发挥各方力量共同探索摆脱困境的出路,使劳动教育真正在中小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