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裕琳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2020年,我国经历了严峻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已发现的病例中不乏幼儿,并且在所有已发现的幼儿病例中,最小的患者为1个月的婴幼儿。面对严峻的形势,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对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地方院校春季开学时间进行延期,并且要求学校在此期间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师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1],同时要求师生“停课不停学”,为学生开展有关疫情防护知识、心理健康辅导,以及寓教于乐的网上学习内容。因此,在此背景下,幼儿园需要加强幼儿的健康教育意识,并针对此特殊情况开展幼儿园网络保教工作,开设幼儿健康家庭课程。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内容,结合当前特殊的客观环境,树立“儿童本位”的价值取向,从幼儿园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求以及学科发展等三个方面确立幼儿园开展幼儿健康家庭课程的课程目标是首要步骤。
本课程指导家长不仅要精心照料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还要帮助幼儿了解饮食、睡眠、如厕、清洁等方面的日常生活卫生习惯。比如,让幼儿勤洗手,掌握正确的七步洗手法,这是防止病毒传染的重要卫生习惯。督促幼儿在饭前便后、接触不清洁物体、游戏玩耍等几种情形之后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并且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15秒。同时,通过课程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幼儿了解挑食、偏食以及厌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对自身身体健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此外,指导家长与幼儿养成在特殊时期外出必须正确佩戴口罩的习惯,在外出返回家中之后要及时做好清洁,减少病毒传染的可能性。
幼儿及父母在特殊时期不外出的情况下,幼儿健康家庭课程应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保育观,为幼儿创造和谐、愉快的生活环境;本课程还应指导家长与幼儿的亲子互动,让幼儿在居家期间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由于他们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差,在为幼儿的身体提供丰富营养的同时,要注重培养他们规律作息的习惯,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适当的游戏活动时间。
幼儿园网络保教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做到日常生活上的自理。在特殊时期,幼儿会有一段时间居家不外出,因此,必须利用网络可视化进行家园合作,让家长配合老师,在一日生活中帮助幼儿锻炼自己。比如,洗手方法、穿脱衣服方法以及穿脱鞋袜的方法,等等,共同培养幼儿科学的生活常规自理能力。
3~6岁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时期,在家需要注意让幼儿远离危险物品,比如酒精、消毒液、药品、刀具、插座等。家长要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室内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懂得不做危险的事,还要记住父母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家庭住址,遇到紧急情况时会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课程目标是选择和决定课程内容的依据,根据以上五项课程目标,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当前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形势,选择与决定幼儿健康家庭课程的课程内容。
1.尊重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选取适当的内容予以开展
在选取课程内容时,首先要树立“儿童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针对儿童生长发育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在选择幼儿健康家庭课程内容时要针对这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开展相应的适龄课程。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联系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与获取经验的方式,教授新的生活经验
2016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六条规定:“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当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2]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建立在幼儿现有的直接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不能脱离他们的实际生活,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做到寓教于乐,并且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中要做到“动静交替”,促进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
3.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在线教授
在选择线上课程内容时,要选择能够方便在家实现的活动,让幼儿能在游戏的同时,保证减少外出、减少传染的可能性。
4.传播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理性的态度
“教育从来都不是价值中立的。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课程,必然体现出一定的价值素养和道德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传递国家和民族核心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提升人格品质。”[3]幼儿健康课程的内容要包含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以及身心状况三个方面,不仅局限于身体的成长,更要重视心理、品德的发展。课程内容必须通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同时,面对疫情不做出不利于他人健康的不道德行为。比如,出门一定要戴口罩,不能在外对公共物品吐飞沫,以及朝向他人打喷嚏,等等。
幼儿的生长发育主要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本课程围绕促进幼儿健康的目标开展,但课程内容并不完全局限于身体发育方面,而是通过五大领域的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内容活动的方案制订要建立在对幼儿及幼儿家庭了解的基础之上。
1.根据3~6岁幼儿身心发育规律与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形势,给予父母居家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的具体指导建议
针对此类特殊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制订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可以使幼儿的一日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父母建立规律的家庭作息时间,同时避免幼儿因长时间居家而出现消极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教师应该注意指导与建议家长在安排与实行居家一日生活作息表要具有科学合理性的同时,也要重视时间的灵活性和活动的丰富性,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活动状态适当延长活动时间或提前结束活动。
2.编绘并阅读相关的适龄绘本,提供亲子阅读的有效建议与方法
绘本为幼儿提供认识世界的视角,绘本阅读也是对幼儿五大领域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引导幼儿初步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在绘本中,每张图都会说话,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幼儿得以由直觉进入绘本的世界,自然流畅地听故事。[4]绘本内容的编绘要让幼儿了解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为什么当时所有人有比较长的时间不能随意出门,以及公共卫生的基本知识,从而帮助幼儿对特殊环境有清晰理性的认知。
3.根据3~6岁幼儿中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视角为出发点设计适龄的亲子游戏,在线指导家长与幼儿有效地进行游戏互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对于幼儿而言,游戏就是学习。“课程内容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般是根据地方教材内容进行的。而在选择游戏课程内容时,应该尊重幼儿的想法与权利,即由幼儿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5]教师可设计居家方便操作实现的各种类型游戏活动,指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提高亲子陪伴质量,帮助调节幼儿情绪。
4.为家长提供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防护的方法与策略
第一,教师在与家长的在线互动中,需要了解家长对这类事件的心态,引导家长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此类事件。父母的正面心态有利于孩子产生正确的对社会的看法与态度。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在线互动,能帮助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
第二,指导家长注意观察幼儿在生活中情绪的变化。长时间居家不外出,幼儿也许会出现烦躁、愤怒、焦虑等情绪。当他们出现这些情绪时,教师要引导家长用理解的心态接受幼儿的消极情绪,所有情绪的存在都能对人的存在与发展产生自身的价值。比如,愤怒情绪可以让人采取行动并提高行动效率,改善状况;焦虑情绪可以成为人们持续行动的动力;恐惧情绪能促使人们急切地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等等。
第三,指导家长帮助幼儿正确面对与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进而转变情绪。首先,要指导家长学会鼓励与倾听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一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也可以指导家长用游戏或绘画等方式帮助他们描述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其次,指导家长认真对待并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幼儿每天在家会接收来自网络或者电视的一些负面的画面与信息,他们会对这些信息提出自己的问题。父母在面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时一定要情绪稳定、真实诚恳地回答,因为父母回答所表现出的情绪与态度比真实的答案更能影响幼儿面对事情的心态。同时,提醒父母尽量不让幼儿接收负面的画面与信息。最后,指导家长为幼儿建立一日生活计划表,尽量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营造良好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氛围,能够帮助幼儿积极地面对生活。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也逐渐走进幼儿的生活。虽然网络在幼儿生活中的地位远不如成人世界中举足轻重,但网络教育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个分支,也是当代社会进步的成果。[6]尤其面对严峻的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成为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庭联系互动的主要方式,因此,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实现。
开展“线上幼儿园”幼儿健康家庭课程在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需要把握以下两点核心。第一,在线课程与幼儿园课程呈现的平台不同。幼儿园课程是通过线下幼儿园展现,而在线课程完全通过线上网络平台展现。因此,课程展现的内容与教师的表述必须详细、清晰。第二,在线课程与幼儿园课程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幼儿园教师面对的对象是3~6岁幼儿,教师通过准确的方式将课程内容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准确地获取经验;而在线课程的内容接收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作为指导者,以父母为中介将内容传播给幼儿。因此,课程目标设计要以幼儿的目标为主,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增加对父母的指导方法,在课程实施上要注重教师的课程展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