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晶
(厦门海沧延奎实验小学,福建厦门,361026)
古诗词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正所谓“诗言志,诗缘情”,诗情的抒发和词意的表达,并不是直接的,而是潜于文化中,隐于意象里。意象作为古诗词中特殊的文化现象,在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反观现状,当前的古诗词教学多把重点放在解词释义、逐句翻译上,目标指向应试。教学时,教师不仅没有把诗词置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特定的创作背景下,而且忽略了意象探究,丢失了时代文化。学生难以从教师的教学中感受语言的象、可说的言、可体悟的意,情感体验自然不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如何从浅显的语意疏通走向深刻的文化解读,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在引导学生感知意象、还原意象、品鉴意象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能走进文本、走进意境,品悟意蕴,言意双收。
意象是寄托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附着了诗(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命体验。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优于理性思考,情感体验胜于逻辑分析,因此,为了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去看见,尽量把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或者画面。如在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对“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如果把这首诗变成画,你会画几幅?取什么名字?”进行想象。学生抓住了关键词语“翻墨”“跳珠”“忽吹散”,品出这是一场大雨、美雨、急雨。然后,笔者让学生还原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风卷天晴、水天一色四个画面,学生和苏轼一样,欣赏并陶醉于这水天一色的美景中。意象连通了读者和诗人的心,架起了一座读者与诗人对话的桥,学生也因此沟通了言与意间的情感。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语言精练、表达含蓄、意境悠远,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教师如果能“意象还原”,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学生就能得诗(词)人之心,感诗(词)人之情,会诗(词)人之意。如叶淦林老师在教学《秋思》“又开封”这一环节时,他用“三问”生动还原了意象,带着学生“回到”那个场景。一问:假如你就是诗人,给亲人写了一封信,临发前又拆开了,你心中会说些什么?你的神态举止又是怎样?这是角色还原。二问:假如你就是行人,你会怎么说?这是场景还原。三问:当家书终于“开封”后,你想想诗人又是怎么做的呢?这是细节还原。这些意象被还原的同时,《秋思》中的乡愁也早已被学生感知。通过意象创造情境,学生在入境中获得言的象而理解意的蕴。
又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长相思》时还原“故园”这个意象堪称经典。在学生初步感受到纳兰身在征途、心系家园这种身心分离的滋味后,王老师配乐朗读词句,让学生闭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讲述看到了纳兰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辗转反侧等画面。然后,王老师又继续引导学生想象:“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该是怎样的呢?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学生伴随乐曲,想象写话:这是一幅乡村乐居图,这里有宁静美好的夜晚,这里有其乐融融的生活。虽然学生把“故园”描绘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场景,但这样的画面全是破碎的。所以,王老师话锋一转,说道:“谁来读《长相思》?”学生纷纷举手示意。
师: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这里只有……(学生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师: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月光下那相依相偎的温暖和幸福,这里只有……(学生读“夜深千帐灯”)
师: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牧童的短笛,没有天伦之乐,有的只是……(师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再读。
在这个片段中,征途的艰险、孤独和故园的温馨、和谐之间形成强烈对比,词人先是还原“故园”意象,然后再描写“故园”彻底破碎,使画面形成巨大张力,直击学生的心,撼动学生的情。意象联结了词人的“身”和“心”,也连接了词的“言”与“意”。
宋朝的严羽在《沧浪诗话》里写道:“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诗讲究生命气韵的流贯,诗的背后蕴涵着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体悟,从这个角度而言,诗也是一种生命哲学,它抒怀、达思、明志、喻理。所以,我们读诗人、读人生、读诗人的生命境界,体会诗中真谛和诗中意蕴。
以张志和的《渔歌子》为例,笔者认为这就是一首表达哲思的诗。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不须归”就是这首诗的诗眼。课上,有教师这样问道:“为什么诗人不须归呢?”有的说因为景色太美,有的说因为“斜风细雨”只是小雨,有的说因为“青箬笠”“绿蓑衣”雨具很全,所以诗人“不须归”。由此可见,学生这样的解读只停留在表面。我们要“知人论世”,就要了解这个人,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品才有这样的诗品。张志和一生坎坷跌宕,他最后选择的人生信仰是道家哲学,“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他认为,人来自天地万物,天地万物就是他的家。所以,“西塞山前”是他的家,“白鹭飞”是他的家,“桃花流水”是他的家,“鳜鱼肥”也是他的家,“斜风细雨”还是他的家。“人生无家处处家,心安处就是家。”在老子、庄子、陶渊明、张志和那里,这成了一种生命哲学。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如果能及时补充作者的生平资料,再稍以点拨,那就是教到点子上了。通过“不须归”背后的文化意象,学生领悟到词的意蕴就是活出生命本来的样子,活出本色,活出自然。学生通过意象,对言与意有了真切的感受。
又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墨梅》这首诗时,抓住“清气”这个诗眼,带着学生“四品”梅花,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托物言志”。他问学生:“王冕写梅花用的是清气,而更多人写梅花用的是香气,两者也许真有不同,谁发现了不同?”随后PPT出示:
1.香气写的是花,清气写的是( );
2.香气是用鼻子闻出来的,清气是用( )品出来的;
3.香气是每个人都能闻到,清气只有( )的人才能品到;
4.香气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清气则是一种( )品质。
尔后,王老师一次又一次引读上述句子的前半部分,由学生跟读后半部分。在师生合作读中,学生边读边悟,领会出“清气”所表达的真正内涵。在这个独到又精妙的设计后,王老师又设计了“三引”:
师:这就是一身清气的王冕,当别人重金购买他的画时,他这样拒绝——
生:“疏花各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
师:当有人劝王冕出来做官时,王冕用这样的诗回他——
生:“平生固守冰霜操,不与繁华一样情。”
师:晚年时,王冕生活依然潦倒,过着清贫的生活,有人说他傻,他却这样回复——
生:“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个环节的设计,王老师以《墨梅》这首诗为原点,帮助学生构建墨梅的人格特质。它的底蕴是“清气”,“清气”就是淡泊名利、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就是干净做人。三次引用王冕不同的诗,一方面是对墨梅品质的反复印证,一方面是对“清气”内涵的不断丰富。在这样的涵咏中,学生不仅能领悟这首诗的意蕴,还能明白写梅花就是写诗人自己,梅格就是人格,它们是统一的。透过意象,我们读懂了作者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意与言连接了。
意象具有生命性,中国人感受世界,讲究任何天地万象生命境界的融通。杜甫在《春望》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这是把自己的生命感受移植在花和鸟上,此时的花和鸟像人一样感时伤世,花为国悲,鸟为家哀。又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苏轼的“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风雨均“知”,带着生命印记。再说《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称三人”,李白招呼明月和身影,共享悲欢。这又叫生命诗学,这也是一种文化。
意向具有文化性,它是一种表面现象,如何由表及里,深刻洞悉,需要我们追根溯源,知人论世。如柳宗元的《江雪》,其诗眼“钓”字意味深远。学生在学习江雪时,提出“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渔翁要出来钓鱼”,直指主旨。教师反问道:“他真的只是在钓鱼吗?”随后,教师出示作者生平资料。阅读完资料后,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他在锻炼自己的意志,有的说他非常孤独,有的说他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春天,“因为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就是有文化的解读,诗意的解读。
意向具有传承性,古诗词中的文化意象灿若星河,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意象不断被引用,被传承。“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明月”应是乡愁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又如,寄托张继愁思的“钟声”。逆时间而上,钟声存在于当代的《涛声依旧》、清代的《夜雨题南山寺》、明代的《泊枫桥》、宋代的《宿枫桥》中,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再如,中国古诗词中,“春风”不仅是自然意象,更是一种文化意象。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揽槛露华浓”,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里的“春风”都指皇恩浩荡。这就是经过历史沉淀、价值传承的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刘勰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师应该借意象搭建起“言”和“意”的桥梁,让学生在诗学文化中启迪智慧,陶冶性情,温暖心灵,充盈精神,浸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