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婉琼
南安市自然资源局
近年来,南安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承载能力和凝聚力为着力点,探索“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式的城市化发展之路,引领城市和产业有序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提升,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在规划管理工作上取得了新进展、新实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当前,南安充分发挥区位、空间、产业和生态文化优势,以市域空间管控和城乡统筹为抓手,在进行一体化发展的同时,通过三大板块差异化发展来寻求南中北城乡统筹的路径,以组合型城市思路来协调城镇发展关系。以下分别从规划编制及规划管理分别展开论述。
(1)创新编制总体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总规编制,打破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建立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全市域规划,提出全市域城乡空间布局、产业联系、公共服务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统筹,合理引导各乡镇的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从市域层面上统筹协调重大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市—乡(镇)—村三级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救助与服务福利设施进行规划配套,形成城乡共建共享的服务设施网络,实现城乡统筹均等发展。针对南安特有的南部、中部、北部的差异格局,强化北部地区生态保育与水源涵养的任务,控制引导工业的发展;控制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土地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形成具有闽南特色的依山傍水的城市,建设宜居的生态城市。
(2)全面覆盖详细规划,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中心城区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梳理用地布局,根据各片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建设特点,完成城南、城东、丰州等片区单元控规整合修编及城市设计编制及评审工作,基本达到城区控规全覆盖,有效指导旧城的更新改造及新城的具体建设实施,为加快城市更新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3)继续推动专项规划,完善城市配套设施。为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在不同专业的技术指导,对城市发展的建设指引,目前已完成十几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如《南安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南安市中心城区电力专项规划》、《南安市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整治规划》、《南安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南安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南安市中心城区教育资源均衡布局专项规划研究》等,分别从市政管网、道路交通、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对现状情况进行专项分析,有针对性开展专项研究和提出管理措施,并策划生成近、远期大量建设项目如交通综合整治八大工程百个项目、停车场5年滚动建设计划、南安市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合提升工作方案等,为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指明了方向。
(1)道路交通。为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体系,积极引导城区交通建设项目具体落地,通过对交通分流、整治交通环境、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等措施加强城市的精细管理,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人文软环境,并以现有城市路网整合作为布局基础,通过科学系统的整治、提升、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干道网络,提升城区交通效率,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同时为撑大城市框架预留通道,做好中远期环城路规划。
(2)静态交通。为进一步改善南安的停车静态交通环境,解决备受关注的停车难问题,完成了《南安市中心市区停车场专项规划》,并根据规划要求,结合近期旧城改造计划,远期停车场发展规划,以配建停车位主体,路外停车位辅助,形成差别化的停车供应政策。
(3)市政景观。配合市政部门积极开展城区绿化提升,不断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对规划方案的绿化要求专门严格把关,鼓励建设项目推行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丰富绿化层次,增加彩化数量。同时充分利用边坡、边沟,见缝插绿,突出“点、线、面”认真选取关键节点,片区连线、重点片区加强规划研究,逐步形成“显山透绿”的绿道系统,拓展绿化空间,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由于规划管理人员及经费相对欠缺,规划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二是规划编制相对滞后、旧城片区规划编制较早、各专项规划不够全面细致,不适应现状发展需要、规划质量有待提高等一些现象;三是规划公众参与面较狭窄,公众对城市规划管理建设认识不足;四是由于要素问题,致使规划策划项目无法顺利实施,项目无法落地,导致道路微循环不畅,断头路等现象突出;五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涉及部门较多,各部门之间工作密切协调配合不够,无法形成合力,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时尚有冲突,具体项目有时落地难。
城市的有序发展“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在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同时,应逐步完善南安城建管理制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充实规划管理与技术人员,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与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壮大南安规划管理队伍,为南安规划及“多规合一”工作的开展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制定和落实相关措施。逐步成立南安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的职能,科学制定委员会工作制度,发挥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城市规划的指导和监督。
在完成城市公共服务、综合交通、停车场、电力、燃气、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绿道网等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专项规划编制范围,以补充提升规划体系的专业化、系统化水平。由各相关主管部门根据自身职能编制城建项目规划研究、教育布点规划、公共交通、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全市水域保护利用规划、中心城区水域详细规划、中心城区社区发展及居委会选址规划、文体设施布局及发展规划、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农贸市场和加油站布局规划。
将《城乡规划法》列入普法宣教重要内容之一,切实加大对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规划意识,切实加强规划工作。利用《城乡规划法》颁布日、法制宣传日等,积极开展《城乡规划法》咨询等活动,扩展城乡规划宣传面。认真做好城乡规划批前公示和批后公布,利用报纸、政府门户网等舆论工具,切实加大城乡规划的公示力度,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知情度。
以中心市区城市景观风貌、交通综合整治、停车场、公共服务设施、电力、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为工作指导依据,为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规划指引。各建设管理职能部门对城区市容市貌整治、生态景观改善、动静态交通硬环境建设作出具体项目安排,通过城市环境保洁宣传、两溪一湾城市景观提升、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引导交通分流、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宣传和强化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品位。
以多规合一为契机,加强各部门规划的协调,形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工作合力,从分析差异,到解决差异,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从城市建设到生态保护达到统一的口径,统一的目标,真正做到“规划”的“一张图”、一张蓝图干到底,避免了各种规划的冲突,发展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冲突,通过“融合”的规划,创建联审联批制度,建立健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减少项目审批互为前置等矛盾,加快建设项目的落地,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城市,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