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稷,张铭洋
(武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65)
随着新时代大学生教育深受网络迅速发展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复杂多变的社交场所、文化交流空间,作为深受网络影响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既从网络中汲取优秀文化成果养分,也遭受网络腐败文化的侵害。面对新时代网络文化的转型与发展,掌握网络文化意识形态主导权,对高校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时代,依托日益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虚拟构建网络交流空间,构筑起网络互动平台。首先,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风貌朝着追求自我意识、自我宣泄、自我表达的方向演变。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把握舆论的局面被打破。因此,青年大学生群体更乐于借助网络来表达自我情感、展现自我个性,从而加速推动了青年大学生群体逐渐脱离现实社会空间,呈现出全新的社交方式,“潮流化”“风格化”“娱乐至上化”成为网络青年的新标签。其次,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行为表达朝着展现个性和展现风格的方向演变。网络时代是科技进步的时代,增强了青年大学生群体个性的情感化和娱乐化的表达,他们认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就是独立性的象征,穿标新立异的服装、说网络潮流词汇就是个性化的表达;这种“个性”是个体感知和表达的差异性,而这种“文化”则是个体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这种执着于个性化以达到吸引他人关注的风格表达有时超脱社会化的限制,导致青年大学生群体忽视了社会化自我的存在,忽视了基本道德要求和法律底线的存在,在这种状态下青年大学生群体自身担负的社会责任被忽略,进而丧失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从而做出种种打破本能式的、随意性的宣泄行为。最后,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价值理念朝着追求独特、追求创新、追求少数的方向转变。过去,“圈群文化”代表着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会现象,它以封闭排他性和对抗性的特点组成了一种成员爱好共同、兴趣共同、认知共同的虚拟网络空间。网络内容多样化的发展使得青年大学生群体得到更为良好的服务,这种“个性”文化服务的发展极大程度地弱化了过去寻求认同的理念,受众的个体受到极大尊重,推动了各种类型媒体不断细化自己的受众,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传播的限制,使青年大学生群体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得以在主体范围内追求独特和创新。
首先,受众的选择性行为增加。网络以其信息传播快、互动性强、参与度广的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线性传播、信息反馈少、受众被动接受的模式,使得在新媒体影响下,信息的传播者可以是新闻记者、专业作家,也可以是普通网民,网络以其隐蔽性的特点给用户提供了虚拟的空间,可以满足人们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台前表演欲望。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文化以网络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短文等多种多样的传播形式呈现,面对海量的信息,受众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性地接触、选择性筛选和选择性记忆,使受众与信息之间互动性增强,实现了信息的平等化交流和点对点传播。其次,受众成长为独立的理性个体。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时代下,媒体是引导者、权威者、导向者,因此受众会深受一种信息传播渠道、信息传播观点的影响。而在网络中,媒体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平民化特点凸显,人们希望获得有针对性、有指向性、有相关性的信息,这促使受众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提高了甄别和思考能力,不再接受传统的“信息靶子”角色定位,人们的参与度增强,并形成了有想法、有态度、有思考的网络群体。最后,受众本位意识崛起。市场经济是新时代网络文化得以迅速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市场经济”也称为消费需求导向型经济,是通过了解主体需求,不断调整产品与之相配合的经济形式。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04亿,其中,20~29岁的网民群体占比最高,达21.5%,在职业方面,以学生居多,占比达到26.9%[1]。青年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时代下的主力军和主要受众群体,重视它们的心理需要并投其所好,这才是新时代网络媒体新的市场定位,使其网络文化推向媒体平台化、内容多样化、受众扩散化的方向发展。
网络时代塑造了信息传播新生态,碎片化网络热点加速迸发,促使多元化的文化思潮涌动,网络语言稀释了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信息传播碎片化成为网络时代下的主要趋势,它有三个特征:第一,信息源碎片化。网络环境下,从信息的产生、加工和传播视角看,可以是个人、群体、平台等。第二,信息传播媒介碎片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传播媒介向形态多样、功能多变、数量多种的方向转变,在新媒体环境下带来了传播媒介的融合和变迁。第三,传播内容的碎片化。由于信息源和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导致网络市场的“监督者”缺位,使得传播内容片段化、杂乱化、无序化、娱乐化和非专业化,造成了互联网“内容虽多,但良莠不齐”的局面。
碎片化信息解决了大学生时间不足、无法沉浸式深度阅读的问题,满足了大学生在海量信息中即时、高效的学习和娱乐的需求。同时,碎片化的信息因其“定向式”地推送方式、丰富多彩的推送内容、个体差异的情感体验,提升了受众群体使用体验感,以极具亲和力和吸引力地方式成功输出意识形态。但是由于信息传播态势日益呈现开放性和扁平化,多元文化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各类新媒体平台形成了不同群体的圈层,构建起高效的交流社群,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冲击[2]。因信息过滤和筛选十分固定,内容和价值观输送成为“定向”传送,而大学生群体使用的媒介参差不齐,所以极易落入“信息茧房”的圈套,使得在网络时代的外衣下堵塞了信息的顺畅和有效获得。
随着网络成为文化传播的新中介,它以即时性、高效性、广泛性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大学生通过移动新媒体参与网络互动、接受网络文化、传播网络思想,成为大学生新型学习互动模式、人际交往模式、休闲娱乐模式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也给大学生教育主体、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环境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故此只有将互联网与传统教育合力利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传统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是以教材为教学工具、以课堂为教学途径、以考试为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筛选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统一地灌输性授课,出现“考什么就教什么”的现象,教育者以其与被教育者经验不对等、信息不对等的优势居于教育权威性地位。而在网络时代下,这种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冲击,教育者的绝对性地位受到削弱:一方面,网络中的海量信息和多途径的信息获取渠道为大学生自主选择所需信息提供了可能,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性,面对巨大的社会变化和巨快的信息传播速度,使得教育者丧失了信息优势,从而导致失去了教育明显话语权和优先解释权;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让被教育者有更多的想法和意见得以表达,这种主客体关系的改变,使得教育模式实现了从灌输性授课到交互性授课的转变。正是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教育者文化话语权的权威、职业化水平和专业化技能受到威胁,迫使教育者需要改变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能力,从而增强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力。
互联网的应用是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互联网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正是因为它拥有可以打破时空限制的技术优势,将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到一起,在推动全球化的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对国家网络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政府对社会舆论和对社会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控制力有所下降,文化主权有所削弱。伴随西方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使得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我国网络文化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它的多维度功能和全局性给人们和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搜索信息,信息的发布不受职业限制、身份限制、社会地位限制,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但网民的文化程度和道德素质程度有差异性,他们所创作的文化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中包含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文化作品,但同时也存在大量腐蚀人们精神的封建愚昧文化、庸俗拜金思想的文化,以及西方反华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具体利用图片、视频还有小说连载、漫画连载等隐性的网络文化形式向社会传播,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和国家网络安全起到负面影响。
文化自信是国家之本、民族之魂,是宣扬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放大镜,关系到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成长。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大学生是文化自信的践行者、弘扬者和推动者,网络时代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途径。网络的发展改变了文化的传播和存储模式,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虽然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但是文化的正面引导和教育的回应速度不能与之相对等,大量的良莠不齐的文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甚至削弱了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这场“信息战”中的霸权,全球信息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群体,甚至较少群体已被植入自由主义观念,严重扭曲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了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培育效果。在传统文化自信教育中,信息的把握和控制更易实现,而网络时代环境下,缺乏完备的组织系统,“把关人”的缺位和其权利的弱化,使得信息的审查核对标准降低,文化自信的培育环境变得杂乱。
高校虽然作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的主阵地,但教育研究暂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课程设置模式缺乏创新,部分教育工作者积极性匮乏,导致高校教育与网络广度和深度的发展速度难以匹配。网络的发展与应用,带来了信息手段的拓展,新技术、新媒介给新时代大学生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高校可依托网络技术为教育手段,以网络文化为教育素材,推动大学生教育体系的创新升级。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通过多种多样的新型媒介相互交融与碰撞,对新时代大学生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面对新形势,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传统“防”“堵”“截”的思维模式,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结合传统教育,制定不同内容、不同目标、不同方法的教育方案。高校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时代潮流文化紧密结合,线上线下教育模式联动并行,开展诸如网络科技讲座、网络潮流互动论坛、网络知识专题课等课程,将时政热点、社会热事、校园风云融入教育内容之中,以微博、微电影、微访谈等新颖的互动方式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交流互动中使青年大学生从内心真正接受、认同主流文化。另外,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使用者、引领者与建设者,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需要在更加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考虑到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的培育和人格健全的培养应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将社会感人事迹、榜样典型故事引入课堂,为他们身心发展的提高提供正向影响,并针对部分大学生极端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引导和动态预测分析,降低不良影响的发生,使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仍能够健康成长。
网络的时效性、全天候性和传播方式多样性的特点,使任何一种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都可以成为大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中小学乃至高校推迟开学,全部课程改为线上教学,使得在线教育的用户需求量急剧增加。慕课、网络直播课、网络精品课等方式不仅丰富了教育实践方式,同时也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从而可以达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近年来,中国在线教育逐渐兴起,但与欧美国家的线上教育的发展仍有一定差距。中国必须结合自己的教育模式、教育路线、教育理念,结合实际推出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的在线教育课程。
首先,应当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推动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在线教育的不间断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是由于现阶段高校师资投入与大学生现实需求有较大差距,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网络文明素养意识薄弱,对网络文化了解程度低、网络技术使用不当,教学过程“一切从简”,缺乏与时俱进地教育学生的精神。同时,在线教育在高校课程中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工具”,长期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化”状态,才会使如慕课教育的翻转课堂等线上教育处于“只建不用”的状态,导致大学生在线教育课程与网络文明素养培育速度不相匹配。
其次,需要学校体制的配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4],这给我国在线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线上教育的内容应以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实践形式为切入点,大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可以对课堂内容有所补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堂外的内容学习,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性地播放直播课,对其重难点反复观看学习,既可以弥补高校专业学习模式带来的无法综合学习知识的遗憾,还可以借助网络与校外名师、学者进行交流,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实现了被动接受知识向讨论式、启发式与实践式学习模式的转化,推动了从本体认识论向主体认识论的转化。因此,高校可以适当转化体制,创新教育内容和途径,从课堂时间、课堂形式、课堂内容等方面实现微课堂教育,利用简洁短小的视频作为在线教育课程的形式,紧紧以“讲什么、怎么讲”为重点,不断提升在线教育的针对性、互动性和创新性,重新构建学习流程。同时,注重构建培育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体系,包括新时代网络文化认知、网络技术运用和网络心理培育三方面,还有网络法律知识宣传、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
最后,构建高校一体化资源数据库。高校是社会教育的核心,网络数字技术崛起使高校整合社会知识资源、实现教育共享成为必然选择,一方面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可以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潮流。高校通过网络将教育资源结合起来,通过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教育跨学科资源共享、大数据教育网络和个性化推送服务式学习。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学科优势特点,站在网络优秀文化传播高度,与研究课题相结合,关注国际科研热点,加大基础性科研投入,大力推进国家高新技术和应用研究,扩充多元化数据、跨学科数据,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资源,形成具有自身独特性的知识资源结构,并利用网络技术积极引导基础科研项目向新型技术领域延伸。同时,为深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必须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预案,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网络教育资源依法共享。
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成为新时代网络文化传播的助推器,尤其是网络平台和网络文化内容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世界各地、各行业、各领域的群众提供了世界级文化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当学习者在获取世界级文化内容的同时,也在无意识地接受一国文化的输出和隐形价值观的影响,这对提供多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工作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熟练掌握互联网传播模式和特点,充分把握互联网未来发展前沿动态,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是统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应有之义”[5]。网络文化全球化不只是单向线性传播文化内容和教育理念,而应当在借鉴和吸收其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双向交流与合作,夯实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加强理论创新,坚持科学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拥有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与凝聚力,与网络文化全球化是动态平衡的过程。若这种动态关系被打破,大学生教育则会出现两个极端表现:一是教育彻底“本土化”,拒绝学习和利用全球优秀文化资源,从而不能达到教育课程优化、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效果提升的目的,进一步阻碍了和世界文明的联系和交流,阻碍了和世界教育发展的一致性。二是教育彻底“全球化”,本土文化和教育环境受困,进而导致本民族教育创造性的减退。因此,新时代在网络文化影响下,首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鼓励大学生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原理,并通过社会实践不断丰富、完善其内涵;其次,坚持与时俱进,立足当前高校教育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解决网络文化与新时代高校教育之间的矛盾,我国高校教师在学习和借鉴外国网络课程时,应当选择性地吸取有益部分,结合我国本土文化加以融合和创新;同时,高校教师应当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设计符合我国实际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质线上课程,满足大学生群体个性化发展需求,培育具有全球文化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青年群体。最后,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关键作用。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成败。面对网络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无论是线上教育课程还是线下社会实践都不能照搬和复制,必须密切结合本国核心理念、价值导向、教育国情,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以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共识,最终在网络空间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的价值认同心理。
网络空间的有序运营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有利于新时代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6]。有学者从“微空间”价值出发,提出“要尽快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建立起舆情反馈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构建提供一个相对有序的信息环境”[7]。由于我国相关网络法律法规起步较晚,但网络文化已经发展成为影响范围大、扩散速度快的流动性文化,因此,目前陷入网络空间治理无法可依、无法可行的窘态,造成了低门槛、多形式、不同地区的网络文化发展程度和发展规模具有较大差异性的状态,网络中充斥着不实言论、淫秽色情、腐败思想等内容,使得网络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变得十分紧要。
第一,需要从完善网络文化安全体系的角度出发做好网络法律法规标准界定,以法律手段降低网络不良文化对受众的负面影响,注重保护青少年群体的网络安全。学校的网络信息中心、宣传部门应当与校外公安部门联合起来,相互配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健全网络空间监测机制,及时报送监测到的不良信息,为有效预防和把控网络中危机内容对大学生的影响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以网络文化多样性为依据,以保证网络文化具备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为前提,构建网络文化引导和保障机制,做好法律标准的规范性调整,使网络信息监管工作与网络文化市场相适应,同时及时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空间法律法规教育和引导,使其领会法律监督和约束精神。
第三,高校网络文化的有效监测离不开专业的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网络监测设备的财力投入,完善网络文化对重点环节正向引导的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建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空间。
第四,为了进一步规范网络空间运营,立法工作应当广泛听取民众意见,集思广益,平衡和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利益。国家及有关部门需要做好网络文化法律条文内容的简单化处理,提高宣传力和影响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法律实践层面普及的有效性,深入网络圈层最深处,从基础性环节遏制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法律条款,实现网络信息监管在网络空间中的全面覆盖,为构筑健康、安全的网络空间夯实法律基础。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网络渗透于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互联网迅速发展背景下的产物——网络文化,它的流行使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交往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育人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应从不同角度审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群体教育的影响,发挥党和政府、高校、教育媒体平台、社会监督等多方合力的作用,将提升大学生文化知识水平与强化对网络综合运用能力相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和甄别网络文化的能力,切实增强大学生网络文化的自我教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