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道情皮影戏高等教育的构建与实践

2020-03-04 00:26赵志学常建萍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道情环县陇东

赵志学,常建萍

(陇东学院 音乐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中国皮影戏艺术在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环县道情皮影戏便是其中的重要成员。陇东皮影戏(以环县皮影戏为重点)以唐宋时期道教音乐[1]为其基本传承方式。到了清中叶,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大师解长春在陕北学艺,融汇众家之长,使其成为细致、精湛、具有以嘛簧为特点的唱腔艺术,与中晚唐以来逐步形成的影戏进行了密切的结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陇东道情皮影戏。后又经过历代艺人的加工完善,发展成为一种享誉海内外的道情皮影艺术。它有完备的表演系统、伴奏系统和工艺美术系统;其影件造型独特,音乐唱腔优美,流传剧目丰富,演出简易灵活,在全国独具特色。尤其是目前在全国三十个省市的各路皮影戏当中,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演出戏班最多、艺人最多、演出最为兴盛,所有的伴奏音乐、唱腔音乐、剧本都处于一种活态的传承当中。

自从开展非遗保护以来,特别是中央两厅颁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后,作为地方资源的民间音乐品种会越来越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需要更多传承地方文化的服务人才。社会转型、学校转型,整个国家都在强调中华文化的复兴,未来对于推广、传承传统文化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学校教师也需要学习掌握本地民间音乐技艺,独特的皮影表演技艺将会极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2017年《音乐与舞蹈学(皮影戏)》被陇东学院列为特色培育学科后,我们本着“全国有皮影戏但未见有高校以传承与研究皮影戏为学科特色”的错位发展理念,坚持“音乐、戏曲研究”+“现代皮影创作”的“创研”研究模式,坚持“民间传承”+“专业教学”的“双语”教学模式,为搭建集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与传承发展三位一体的综合高校皮影戏学科平台奠定了一定基础。

一、陇东道情皮影戏高等教育的理论构建

在高校设立特色学科《皮影戏》尚属首次,在学科建设理念、资料积累、师资配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会面临诸多困境,如何以“我者”文化传承的担当与使命去审视学科的发展定位,找准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突破点,都需要对陇东道情皮影戏高等教育进行多重的理论构建[2]。

(一)建立道情皮影记录机制

作为一个进入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教研对象,对陇东道情皮影戏进行全方位的搜集、整理和数字化保存,是实现更好保护和传承的必要举措。深入民间去实地考察,邀请戏班进校现场表演、邀请道情音乐专家现场讲学等系列活动,目的是让我们整个学科团队深入皮影戏演出现场,了解和学习皮影戏,提高认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记录内容包括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表演剧目、说唱特点、传承术语(行话)、表演语汇、乐器及伴奏、相关文献、艺人口述资料、演出活动、高校课堂教学内容等等。而作为一个资料建设、课程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准备,我们邀请环县道情皮影戏“敬家班”进行内容丰富(包括数十种板路唱腔选段、曲牌音乐和打击乐,常见折子戏,经典本戏和经典文武场面表演)的分轨立体声高品质录音录像。以此为基础,利用完备的信息网络等设备建设道情皮影信息资料中心,据此对道情皮影文化资料进行系统化的收集、整理、保存。

学科组成员对这些录音录像进行的听音记谱是记录机制的进一步延伸,这不但使得他们迅速熟悉了本身并不熟悉的这些地方性音乐知识体系,还为后续的教材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作为教学,这些音像资料是学生范本式的学习内容;作为研究,掐出乐谱记录中的某些独特之处,便可形成很多可以深究的课题。这些做法解决了团队成员对民间文化不以为然的观念问题,也解决了他们深入了解和理解民间文化的能力问题,使他们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多了一种为地方文化服务的技能,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聘请专家指导团队建设

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根据陇东道情皮影戏这门综合艺术的特点,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传承研究,亟待建立一支有专家学者理论指导、以高校教师教研为主体、国家级传承人参与授课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队伍。为此,学校聘请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黄虎教授指导确立学科建设方向、聘请艺人及课程开设、开展音视频记录、撰写相关课题申报书、编写系列教材以及交流传播等;聘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原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戏曲史研究的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康保成教授,扎实开展田野调查,撰写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等。

为了打造教学团队和保证应有的教学水平,学科主干课程(道情演唱、伴奏,皮影表演等)聘请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和当地道情专家教授课程,对学生以民间传承话语体系进行全程授课,而学科基础课程则由本院教师承担。这种兼容了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的教学队伍不但体现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也保证了这是一种非常专业而又地道的传承。再者,上述的乐谱记录,不仅使团队成员快速进入并熟悉道情皮影文化,由一个“局外人”[3]快速变为一个“局内人”,从而实现其知识和观念双重能力的转变(既具有西方音乐教育的能力,又具有认识、研究、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能力);同时也通过各种文献检索和书籍的阅读,解决了团队成员在皮影戏相关知识方面的储备。这样就可从观念、知识和能力这三个方面武装团队成员,从而为教学、科研等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未来还将扩大到皮影工艺美术和皮影戏剧文本学研究两个方向,抽调美术学院、文学院相关专业和有研究成果的师生加入学科建设团队,“皮影雕刻社团”“皮影动漫社团”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进行影件的雕刻与敷色实践,融入新的设计理念进行现代皮影和皮影动漫作品创作;文学院师生在皮影戏剧本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方面展开工作,申报如《陇东皮影戏剧本抢救性整理》国家级课题。这样就可全方位、多层次发挥团队资源优势。

(三)多向申报科研课题

皮影戏被学校确立为重点特色培育学科之后,在学科首席专家和特聘教授的指导下,学科组成员围绕陇东道情皮影戏教学与传承等问题进行了多面向较深入的探索。探讨皮影戏在高校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方法的课题有:《以环县道情皮影戏为资源的音乐学院课程建设研究》《地方高校特色专业<音乐与舞蹈学(皮影戏)>“双语”教学实践研究》《环县道情皮影表演进入地方民间舞课堂的教学方法与组合研究》;涉及道情音乐乐谱记录整理及研究的课题有:《环县道情皮影乐谱整理及研究》《环县道情皮影经典剧目乐谱整理及保护传承》;研究皮影戏传承模式的课题有:《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探究皮影戏表演特征的课题有:《环县道情皮影表演语汇整理与研究》;关注艺人口述资料(技艺内容、习艺过程、习艺方式、晋级路线等)的课题有:《环县道情皮影戏班班主口述史研究》;针对道情皮影戏传承保护与开发路径的课题有:《“非遗”保护视野下环县道情皮影戏数字化传承路径与策略研究》等。以上研究为教师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能力和稳定的研究方向、为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理念与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提升学科研究的交叉融合与覆盖力,联合文学院在皮影戏剧本的方言俗字、文本分类、题材来源、人物典故等多方面探讨其特征与内涵。文学院现有已结项和正在结项的国家、省部级相关课题如《陇东方言与关中方言比较研究》《甘肃方言调查研究·宁县》《环县语言文化典藏》《戏曲人类学视野下的环县道情皮影戏研究》,这些课题与环县道情皮影戏剧本蕴藏的语言特点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关联度高,课题研究者在语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局内人”研究视角和宽度,进一步的研究对提升环县道情皮影戏这个世界“非遗”的研究高度和拓宽研究领域大有禆益。

二、陇东道情皮影戏高等教育的传承实践

面对陇东道情皮影戏的民间传承机制,探索如何将其与现代教学体制有机结合,找到一种把现代大学教育体制与传统科班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既能发挥现代教育体系的长处,以此来弥补科班教育的不足,同时又能把科班教学“口传心授”的优点传承下来,以达到更好培养戏曲方面人才的目的,这是陇东道情皮影戏高等教育传承实践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确立“双语”教学模式

将陇东道情皮影戏人才培养的原生环境从民间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中,在传统与现代的语境中进行“跨域”融合,从皮影戏表演、皮影戏伴奏两个方向入手,基于“民间传承(传统口传心授方式)”与“专业教学(现代音乐学基本理论与技能课程)”两种教学语言(“双语”)的有机结合[4],进行教学实践和传承研究,这是我们学科建设之初就已确立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开设方面,经多次邀请相关戏曲工作者、民间艺人、专家学者进行座谈研讨,多次商议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在多方征集不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计划。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经历了由开设选修课到方向性的主修课的两个阶段,最新人才培养方案已将皮影戏增设为从二年级就可开始的主修方向,首次确立了皮影戏在音乐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建设中的明确地位。针对其他专业学生,通过全校性的“通识选修课”进行大班授课,以欣赏课为主,培养一批懂得欣赏道情皮影戏的新生代,其重要性不亚于对道情皮影戏专业学生的培养。

在师资配置上,我们采取课程“双导师制”做法,音乐学基础理论和技能课程由本院教师担任,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现代意识;道情演唱、乐器伴奏和皮影表演等实践性课程由民间艺人全程执教。通过艺人反复的“口传心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这些民间的传承方法,体悟其精妙绝到之处,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陇东道情皮影戏的“干梆子入门”“念札子”“节奏第一”[5]等学艺方法很巧妙,有其独特性和规律性,是符合音乐技艺学习本身规律的,与奥尔夫、铃木、达尔克罗兹等教学法的观念是一致的。近代西方这些音乐教学法所主张的观念却在我们的皮影戏传承中已施行数百年,是值得我们自豪和珍惜的地方。在民间艺人执教时,安排专业教师跟班听课、帮助艺人组织教学、记录民间艺人授课方法及内容,整理相关教学资料,逐渐形成一系列符合高校教育教学要求的文本,也为皮影戏教材编写积累第一手资料。所有这些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都是旨在达到培养“具备音乐学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的皮影戏师资和研究人才”的目标。

(二)开发系列校本教材

为了改变传统皮影戏口传心授、没有规范教学文本的传承方式,丰富皮影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编写适合高校使用的皮影戏校本教材就成了必须。在教材中既要归纳体现皮影戏的民间传承理念和技术,固化其技艺传授手段;又要通过建立规范的教材文本,丰富、完善民间技艺传承的某些不足,以满足当代高校知识技能传输的多元需求。陇东道情系列教材,首批出版《唱腔音乐》《打击乐》和《曲牌音乐》,共三本。这是国内高校首次以传承研究皮影戏为主题的地方音乐文化教材,是陇东学院《皮影戏》特色学科建设三年多来,坚持“音乐、戏曲研究”+“现代皮影创作”的“创研”研究模式,坚持“民间传承”+“专业教学”的“双语”教学模式的阶段性成果。

本系列教材聚焦陇东道情皮影戏唱腔音乐、打击乐和曲牌音乐,系统阐释这些音乐知识特有的规律性问题,同时融入在高校进行传承实践的教学方法。《唱腔》《打击乐》和《曲牌音乐》三本教材,通过代表性乐班、代表性艺人、代表性剧目的高水平表演,高品质分轨录音,每一个声部的精心记谱,兼具地方性知识和教育教学规律的解释说明,形成了一个原始录音、对应乐谱、教学说明与图例多元呈现的立体教材,是高校教学、爱好者自学与学术研究的一份可靠文献。后续计划编著校本教材还有短剧、表演、雕刻等教程,陇东方言以及艺人口述史、剧目摘要和皮影动漫等。

(三)致力传承传播实践

陇东道情皮影戏在高校“安家落户”,我们需要面对两个维度:传统与传承。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讲,传统的陇东道情皮影戏需要原样保护,包括独特的传承方式、唱奏和曲谱的分析、乐器与文本的考察,这些属于本体研究;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讲,陇东道情皮影需要更进一步即从传承研究走向传播研究,进行当代传承与教育,为现实社会服务,这需要树立传统与现实融合的意识。高校培养的道情皮影专业学生,不但需要掌握传统唱奏和表演技艺,更需要在新创剧目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现实社会多样性的审美需要。前者已有三年的教学实践基础,后者需要跨学科、跨专业、以创新思维努力开拓,这是现实中的道情皮影传播研究,是新的传承研究领域,设计多个学科和多个面向,高校在这方面的传承与实践会很艰难,但这正是研究的价值所在,甚至可以构成道情皮影传播学。

随着对陇东道情皮影文化整理研究的深入,我们深感要对这样一个综合戏曲艺术进行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学科、单位、团体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局面是不能适应道情皮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需求的,通过协同创新是推进道情皮影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的必然选择。联合组建“道情皮影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相关单位、院校、团体、艺术家和学者参与中心的组建、申报、管理和发展,共享学术资源、提供高端人才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与指导。在道情皮影文化的传承研究与数据库建设、学科交叉研究、创新发展研究和加大交流传播等方面,共同构建协同创新模式、建立创新机制,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拓展、深化道情皮影文化交流。

三、结 语

本着积极落实国务院“双一流”建设、中央两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借鉴其他地方院校成功先例的基础上,立足陇东这方土地,聚焦错位发展、凸显特色,抢抓机遇,我们力求通过陇东道情皮影戏高等教育的构建与实践,使其成为陇东学院学科建设的新亮点,以期在特殊需求人才培养、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音乐学专业教学质量提升与改革等方面走出一条务实、领先、有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力争把陇东学院建设成为国内道情皮影传承发展研究的示范性基地。

猜你喜欢
道情环县陇东
环县:羊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7 000元
环县羊羔肉冠名高铁乘风远航
河南太康道情戏及其生存现状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紧盯需求强弱项 精准发力补短板——环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晋北道情的保护传承
历史回音壁
——蓝田上许村道情演唱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道情窝”里的演唱家
——陕北道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明理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