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华,张淑芳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领导创建了红二十六军、建立并巩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这过程中,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基本内涵的南梁精神逐步形成。南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理想信仰、政治本色和务实态度在陕甘边地区的集中反映[1]22,实现了党、政、军、民的有机融合、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陕甘边具体实际的结合,包含丰富的地域特色、人本情怀、革命信仰、道德情操和创新思维。南梁精神的四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完整体系:从面向群众到坚守信念,再到顾全大局和求实开拓,是革命从外在力量到内在动力,从情感感召到组织约束,从一般策略到具体实践的转化。南梁精神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有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2009年6月习近平在甘肃庆阳调研时强调,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要与时俱进地加以弘扬。南梁精神不仅是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动力源泉,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启示意义。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党的使命旨归。如今,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关头,对党、政府和各级干部在服务人民、脱贫信念、整体谋划和实际落实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弘扬南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重温党的优良传统,有助于推进脱贫攻坚。
人民群众是革命的力量来源和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刘志丹等党的领导人在开展革命斗争时,注重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八七会议后,陕西省委领导的早期武装暴动和兵运工作屡次受挫,刘志丹等人逐渐意识到军事运动必须同农民运动相结合,建立革命根据地[2]10。陕甘游击队根据陕甘边地广人稀的实际,开展打土豪、分粮食、分财产的斗争,宣传、组织、武装群众,提高群众觉悟,使其成为革命的主力军。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成立,习仲勋任政府主席。习仲勋深入百姓生活,与群众联系密切。时任政府秘书长的蔡子伟回忆:“几乎每逢集市,习仲勋和我们几个人都去转一转,群众每每把我们围拢起来,问这问那,亲热极了。”[3]习仲勋也对陕甘边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风貌做了细致调查,据此制定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十大政策”,解决了土地、财政、粮食、军事、社会风俗、统一战线、文化教育等攸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从而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十大政策”从各方面为人民谋利益,是革命时期根据地建设的典范,为党局部执政积累了丰富经验。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也高度重视民主和廉政建设。苏区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并规定了选举办法,即兼顾工、农、兵、妇女等群体,按照选举地区和单位人数比例选出代表,在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苏维埃政府委员会[1]29。这有利于人民实现政治权利,得到群众欢迎。政府清廉与否直接影响群众利益。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建立严格的法规约束领导干部,如刘志丹曾制定“凡一切党政军干部,如有贪污十元以上者枪毙”的条例[2]15。这些规定看似严厉,却保证了陕甘边苏区政府的清正廉洁。以刘志丹为代表的陕甘边共产党人尊民、亲民、爱民、护民,与群众建立了深厚联系,为革命胜利构筑了坚强堡垒。
南梁精神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党的生命之基、初心所依和归宿之所在。有了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陕甘边的革命道路方能“行得远”。今天,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样需要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党心系群众、造福于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实现人民解放和人民富裕作为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目标得以完成,党中央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减贫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反贫史上树立起光辉典范。几十年的成就值得肯定,但脱贫事业仍未结束。2015-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期。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上,否则就会贻误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七千多万贫困人口。”[4]为了拔掉7000多万人的“穷根”,中共中央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策保障、凝聚社会力量、建设精神文明等方面进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以及一系列精准扶贫方略,确保脱贫成效落到实处。到2018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1660万人,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决战”时刻。党和国家在精准扶贫中,应注重依靠人民,处理好外力帮扶和群众自主、物质扶贫和精神、技能扶贫的关系,激发群众自觉,提高群众自我创造力,从更高层次上造福于民。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谈道:“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5]弱鸟如何先飞、如何脱贫,首先应有敢飞的勇气和会飞的实力,即应有飞的“志”和“智”。故此扶贫应在扶志和扶智上下功夫,既帮助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淡化贫困意识,鼓励群众自立更生、积极进取,又教导群众充实头脑,增强生活本领,摆脱懒汉思维,促使群众自强不息、勤劳致富。这样,扶贫工作由“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和“我能脱贫”,有利于群众脱离帮扶的“温床”,增强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使脱贫效果更实,脱贫攻坚也应与反贪、反腐结合起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和对扶贫干部的审核、监督工作,严查扶贫领域的犯罪行为,保证扶贫资金真正为民所用。
顾全大局,即坚持整体利益至上,保持内部团结稳定。陕甘边革命者将党的利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不计个人得失,从整体出发,谋划部署,开展革命活动。刘志丹等人在“三嘉塬缴枪事件”、杜衡冠以“右倾机会主义”“逃跑路线”“梢山主义”的批评和指摘以及陕北“肃反”面前,始终忠诚于党,不顾个人荣辱,维护党和军队团结。如习仲勋在陕北“肃反”被关押期间,有人暗示习仲勋可以帮他逃离,习仲勋只回答了四个字:为党尽忠[6]。又如刘志丹在被捕释放后,毫无怨言,激动地说:“中央来了,今后一切事都好办了。”[2]19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不求个人名利,不论资排辈,以能力高低担任党政军重要职务。习仲勋年纪小,但在政权建设方面经验丰富,刘志丹推荐他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2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刘志丹、谢子长从革命利益出发,在西北军委主席的职位上互相推举[7]。陕甘边革命者的大局观不仅体现为不谋私利,也体现在统筹部队和根据地的行动上。在革命大局面前,三路游击队与红二十六军互相配合,三路游击区互相呼应,推动了南梁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形成稳固的中心区域与多个游击区并存、互为补充的局面,保存并壮大了革命力量。1934年到1935年,为粉碎国民党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一、第二次“围剿”,红二十六军与陕北红军统一行动、共同御敌[8]。陕甘边革命党人从大局出发,遵守组织纪律,坚持整体利益高于一切,为了革命事业而精诚团结,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了革命进程。
南梁精神告诉我们,人民群众的力量需要党的凝聚和团结。党是旗帜和方向,发挥谋大势、定大局的引领作用。有了党的领导,陕甘边的革命道路方能“行得对”。今天,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我们守住党的核心地位,统筹各方,勇于担当。脱贫攻坚是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的“独奏”,而是多方参与的“合奏”。总体来说,打好脱贫攻坚战,需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国际来看,中国是世界反贫事业的重要一员,应同各国一道,互学互助促脱贫。习近平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提道:“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9]我国应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绿色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合作[9],借鉴有益经验,积极履行国际责任,推动实现全球减贫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各国共谋发展、携手消除贫困的良好尝试;从国内来看,脱贫攻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任务,需要从区域合作、社会力量、政府部门三方面做到多向发力,构建从中央到基层、从政府到社会、从组织到个人相互联动的“扶贫网络”。在区域合作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加强东西部协作,以补齐短板,缩小区域差距。在社会力量方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发扬扶倾济弱、团结互助的大爱精神,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10],汇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形成扶贫领域的“统一战线”。党应健全社会力量帮扶机制,鼓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承担社会责任。在政府部门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坚持党的领导,执行各级党委一把手负责制,强化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10]。其中,中央是脱贫攻坚的“总指挥部”,负责制定扶贫开发的大政方针;各省是脱贫攻坚的“联络站”,根据中央指示和实际情况,做好进度安排、资金使用、人力调配等工作;各市、县,尤其是贫困村,是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应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选用有责任、勇担当的扶贫干部,保证扶贫工作有效落实。
信念,是一种心理认同和情感支撑,是对理想的笃定,对未来满怀希望且目标明确。陕甘边革命者心中的信念是共产党人共同的革命理想,即为中国求独立、为人民求解放,在当时集中表现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革命必胜的信念,百折不挠、无私奉献[1]35-46。陕甘边革命者在多次失败后,注重掌握军队领导权。刘志丹等人贯彻“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从兵运工作起,就在部队中建立党支部,开展政治教育,确保全军政治团结、步调一致跟党走。由于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革命斗争并非一帆风顺。但陕甘边军民坚定革命必会胜利,屡败屡战、不懈奋斗。如在革命武装创建初期,陕西省委发动的清涧、旬邑、渭华等起义均遭失败;在开展兵运工作期间,刘志丹经历了三道川事件、张皮塬遇挫、彬县身陷囹圄、早胜遭受暗算、合水遇险等磨难[11];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成立后,部队内部就改造成份、是否立即打出红旗的问题产生分歧,酿成了“三嘉塬缴枪事件”;陕甘游击队成立后,多次受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辗转于平原与山地间,未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1932年7月,在杜衡的错误指示下,红二十六军南下渭华起义失败,部队遭到重创。在失败面前,陕甘边革命领导者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提出适合陕甘实际的“三窟”理论,以动态的多区域布局促进了西北红军的壮大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在当时激烈的革命环境下,能够跨越这些阻碍,体现的是革命者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刘志丹说过:“加入党团,就要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到底,作为个人来说,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12]纵使局势恶劣,革命者心中的“红旗”永不倒;他们抱定信念、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甚至付出生命。
南梁精神告诉我们,理想信念高于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希望灯塔”。在信念的引导下,陕甘边革命者矢志不渝,使陕甘边革命道路“行得久”。今天,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我们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攻坚克难。脱贫攻坚战在最后关卡,攻克的是一些障碍重重的深度贫困区。我们既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深刻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也要了解脱贫攻坚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胜性。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懈怠,越要有锲而不舍的信心,凯旋的意志、迎难而上的魄力和苦干实干的精神。脱贫攻坚战是一场只许胜、不能败的决战;脱贫攻坚能否如期完成,事关百姓民生、人民福祉,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和我国的国际形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彰显。2019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13]我们要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各区域、各领域、各阶层的帮助下,在贫困群众的奋斗下,脱贫攻坚必能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贫困,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状态。扶贫脱贫,是一个慢功夫,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扶贫干部要有“沉下去”的恒心和毅力,致力于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脱贫攻坚战是一场困难交错的苦战。我国的贫困地区分布较为广泛,各地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文风情差别各异,致困原因多样,脱贫路上面临的阻碍众多,需要我们有直面困难的胆识和战胜困难的智慧。脱贫攻坚战是一场久久为功的硬战。脱贫攻坚不是蜻蜓点水就能完成,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敢想敢干,需要有“忘我”“无我”的品格和滴水穿石、愚公移山的精神。近几年来,脱贫攻坚战线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扶贫干部,如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云南贡山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等,他们在扶贫一线倾情付出,甘愿做泥泞路上的“老牛”,一步一个脚印踏出当地百姓的脱贫致富路,用满腔热血甚至生命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求实开拓是一种尊重事实、追求真理、敢于探索的精神,表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在王明“左”倾错误干扰下,陕甘边共产党人的求实开拓尤为典型。刘志丹等人立足陕甘边客观形势,理论联系实际,同错误思想做斗争。他们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寻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陕甘革命道路,最具代表性的是刘志丹的“三色”和“三窟”理论。“三色”,即运用“白色”“灰色”“红色”三种武装力量和斗争形式建军。“白色”指在军阀部队中开展兵运工作;“灰色”指收编改造土匪、绿林武装;“红色”指发动工农群众。“三色”是兵运、匪运与工农运动的结合,三者有机统一,相互配合。其中,“红色”是保持军队无产阶级性质的“主色”和“底色”“白色”“灰色”从属于“红色”。刘志丹等人从陕甘边地理环境、军事化体系、社会阶层构成及其经济地位、全国及西北革命局势出发,利用一切积极因素适时调整建军方式。从开展兵运工作,到收编绿林武装,再到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的建立,党在陕甘边的武装从无到有,从小变大,奠定了西北红军的最初基础。“三窟”理论是陕甘边革命者开辟根据地、保存革命实力的方式;“三窟”,指围绕桥山中段、向南北延伸的陕北、陇东、关中三路游击区。其中,第一路以安定为中心,第二路以南梁为中心,第三路以照金为中心。三路游击区相互策应,以南梁为主体建立南梁革命根据地。“三窟”理论扩大了部队回旋余地,在动态中实现了红军力量和根据地的双向发展。“三窟”中既有核心区域,又有补充、协调区域,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陕甘边的具体化,是“梢林”中的马克思主义。陕甘边革命者实事求是,不崇拜抽象教条,勇于纠正错误,自主创新,创造出了有陕甘特色的革命模式。
南梁精神告诉我们,理想信念高远美好,但更需脚踏实地、求实开拓。求实开拓“俯于地”,体现为尊重规律、聚焦问题、务实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制胜法宝”。陕甘边革命者立足陕甘实际,使陕甘边革命道路“行得通”。今天,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我们找准痛点、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精准脱贫的要义在“精”“准”“实”,其目标是“真”“稳”“优”。精准方略坚持问题导向,贯穿贫困开始、持续、结束的全过程。精准脱贫从扶贫对象、类型、目标到扶贫方法和结果,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精准识贫、精准析贫、精准定标、精准治贫和精准减贫。精准识贫是脱贫攻坚的起始阶段,从源头影响脱贫效果。精准识贫务必经过实地调查,摸清底数,做好建档立卡工作,防止假贫困人口混入。同时,由于贫困的可变性,建档立卡应进行实时管理和调整,确保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在找准扶贫对象的基础上,应分析原因,深挖穷根。基于贫困流动性视角,以贫困人口的收入和支出为基础,贫困类型可分为绝对型贫困、支出型贫困、收入型贫困、技能开发型贫困、脆弱型贫困、家庭急难型贫困、人情型贫困、人力资本型贫困、依赖型贫困等九类[14]。只有准确把握原因,才能做到因人、因户施策。在了解贫困人口基本情况后,应确定一个脱贫目标,以指导行动。脱贫目标的制定,应从中央部署和本地实际出发,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好高骛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精准识贫、精准析贫、精准定标是为了更好地对症下药。精准治贫应做到因地制宜,创新方法,真抓实干,可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施易地搬迁、加强教育和就业培训、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实现脱贫。在项目实施、扶贫开发取得一定成果后,涉及何时退、如何退的问题。在这一阶段,应建立严格的脱贫考核、监督体系,反对假脱贫、急脱贫、乱脱贫等现象,确保百姓真实脱贫。贫困县摘帽后,不能马上退出,要保留原有政策和人力,防止群众返贫。精准识贫、析贫、定标、治贫和减贫是环环相扣、相互衔接的系统,任何一环节均需务实、精细,以保证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15],增强脱贫实效。
南梁精神是我国革命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革命精神的共同特征,并与脱贫攻坚战的内在要求相契合。南梁精神包含中国共产党人从价值追求到实践落成的全过程,体现共产党人的出发点、落脚点、革命理想、依靠力量、组织原则和行动方针等。其中,面向群众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指引党在脱贫攻坚中心系群众、造福人民;坚守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指引党在脱贫攻坚中百折不挠、攻坚克难;顾全大局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生命,指引党在脱贫攻坚中统筹各方、勇担责任;求实开拓是共产党人的行动指针,指引党在脱贫攻坚中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在南梁精神的启示下,脱贫攻坚战的具体要求也构成了一个由理想到现实、从愿景展望到政策落地的完整体系。
过去,陕甘边革命者和中国共产党人打了一场为人民求解放的反帝反封建之战;现在,我们也面临一场硬仗,那就是为人民谋富裕的脱贫攻坚战。2015年11月29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0]贫困是古今中外的重大难题,我国的脱贫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带领人民成功解决7亿多人口的贫困问题,谱写了中华民族脱贫史、社会主义抗贫史和人类社会反贫史的华丽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更将扶贫工作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扶贫事业取得重大进展,8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中国在全球减贫中的贡献率超过七成,体现了大国作为和大国担当。同时,我国在扶贫开发中探索的一系列经验,如扶贫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外援帮扶与内源脱贫相统一、政府和社会协同发力、全民参与、精准施策等,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工作,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口,我国仍有一些深度贫困地区未顺利脱贫,低质量脱贫、返贫现象有待解决,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百米冲刺”的关键期。过去,陕甘边军民创造了“硕果仅存”的奇迹,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南梁精神;现在,我们应以南梁精神为指引,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勠力同心下,定能创造脱贫攻坚的下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