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中教授治肾病之益气培元法

2020-03-04 00:14耿贤华彭建中
光明中医 2020年18期
关键词:肾络大法培元

耿贤华 彭 越 彭建中

吾师彭建中先生乃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赵绍琴名家研究室负责人,彭建中名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彭教授深得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先生之真传,从事中医临床40多年,学验俱丰,擅长以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各种慢性肾病,疗效显著。彭建中教授继承了赵老的学术观点,认为慢性肾病是由伏邪化火导致热郁血分、络脉瘀阻[1],或由湿热郁结日久致湿热伤血、络脉瘀阻[2]而成。郁热或湿热作用于人体,日久使之元气损伤,气机升降失常,故慢性肾病非单纯用虚或实来概括,乃是虚实夹杂之病。二邪又皆为热邪,皆以络脉瘀阻而致病,故制定了以凉血化瘀为主,以疏风胜湿、疏调三焦、通腑排毒、分消利湿、益气培元为辅,配合饮食调摄、运动锻炼的综合治疗方法。今将益气培元法浅析如下。

1 益气培元法的确立

慢性肾病的病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或外邪反复侵袭,或伏邪间歇发作,或湿热时盛时衰,或饮食不当、起居不慎等因素均可使肾病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不断造成正气损耗,致使肾气不足,久则元气亏损。慢性肾病既有郁热、湿热等邪实的因素,又有肾气不足、元气亏损等正虚的一面,也就是说慢性肾病是虚实夹杂性的病症。关于湿、热、郁、瘀、毒等邪实因素的辨治,之前已经论述。

正虚的主要因素可分为肾气不足、元气亏损、阴液亏虚几个方面。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水,主纳气,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脏腑气化;与现代医学的肾脏是泌尿器官不同,二者不可混淆[3]。现代的慢性肾病之“肾”,与传统中医之“肾”并不完全吻合,但肾主水、主脏腑气化功能所出现的障碍正是慢性肾病的主要表现。《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泛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慢性肾病的胕肿、夜尿、小便不通等都与肾主水的功能有关,“久病及肾”,久则肾气不足。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元气根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又赖后天之精的滋养;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流行于全身,推动调控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慢性肾病时三焦壅滞不通,元气流行受阻失于健运,对各脏腑推动调控作用减弱;同时由于正气的亏耗,则后天不足,不能充养元气,造成元气亏损,如此恶性循环。肾气、元气都是人体的重要之气,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及损伤后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肾气不足、元气亏损直接影响着慢性肾病的恢复。彭教授基于此,在慢性肾病的治疗大法指导下,确立了补益元气、平补肾气的益气培元之法。彭教授说:“单用益气培元,肯定不行,但是结合起来用就行”[4],彭教授以益气培元法结合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疏调三焦等治法,在慢性肾病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

2 益气培元法的选药

慢性肾病之益气培元法是在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疏调三焦等大法的指导下制定的,是治疗大法的补充。益气培元法是以补益元气、平补肾气之药,改善元气亏损、肾气不足的状态,以利肾病的恢复,一定要在确定元气、肾气虚损的情况下使用,勿犯虚虚实实之弊。在补气药、补肾药的选择上以补而不热、不腻、不滞、不燥为原则。现选常用药物介绍如下。

黄芪,甘,微温,入肺、肝经。生用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炙则有壅滞气机之弊,故慢性肾病时常用生黄芪。李杲云其“温分肉,益皮毛,实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气而补三焦”[5],朱震亨亦说“黄芪,补元气”,《汤液本草》又云:“补肾脏元气,为里药”。黄芪,甘温益气而不热,入肺肝之经,补而不滞,无黏腻之性,慢性肾病虚者无力抗邪时,以之补益元气有利恢复;或在邪不盛时配合大法应用,可提高脏腑功能,预防肾病进一步发展。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芪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且不产生耐受性;可使肾炎尿蛋白显著降低;并有强壮作用。

杜仲,甘、微辛,温,入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效,可治腰脊酸痛,足膝痿弱,小便余沥,胎漏欲堕等证。《神农本草经》云其:“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其味甘微辛,气温而平,甘温能补,微辛且润,故可补肝肾,强壮筋骨,药理研究证实其尚有降压利尿之功。慢性肾病之腰痛、浮肿、高血压等症,确属肾虚者,可在大法指导下用之。

续断,苦、辛,微温,入肝、肾经。有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之功,可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带下,遗精等症。《本草汇言》云其:“补续血脉之药也。大抵所断之血脉非此不续,所伤之筋骨非此不养,所滞之关节非此不利”,续、养、利充分说明了续断补肝肾、益气血之功及补而不滞、行而不泄的特点。慢性肾病肾络损伤,血脉不续,在元气、肾气虚损及邪气不盛时配合大法使用,以此补肾益元,续脉养络,可促进肾病之恢复。

桑寄生,苦、甘,平,入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络、益血、安胎之功,可治腰膝酸疼、筋骨痿弱等疾。味苦能泄邪热,甘可补益血脉,性平无辛热之弊,与慢性肾病郁热、湿热之病机相符; 又有通经络、益血之功,与络脉瘀阻之机相吻,有利于血脉通利肾络修复。《辽宁经济植物志》云其:“治郁血肾炎”,可知其对肾病之效,然一切要以虚为准则,邪气盛实时亦当禁忌。

山萸肉,酸,微温,入肝、肾经。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之功,可治腰膝酸疼、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等疾。《日华子本草》云其:“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癥结”,其味酸有收敛之性,性温具温通之能,故能补肝益肾、涩精固元、安利脏腑,可除一切邪风、浊气、癥结。慢性肾病虚损之时,无力抗邪,邪伏肾络,络伤而精散,以之于大队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等法中无敛邪之弊,可益肾固精,助疏风、利水谷、破癥结,有利于慢性肾病的恢复。

具有补肾作用的中药还有很多,如:补骨脂、金樱子、桑螵蛸、菟丝子等,临证时可根据具体病情选用适当药物。

3 益气培元法的运用

彭教授认为慢性肾病的病机是热郁血分、络脉瘀阻,或湿热伤血、络脉瘀阻,并确立了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疏调三焦、利水消肿、通腑排毒的治疗大法。慢性肾病过程中出现气虚症状,或因本虚而致肾络无力修复,此时应当使用补元气、补肾等补益的治法。但补益元气、肾气之品多具温热之性,与慢性肾病之病机不宜。这种情况下,彭教授选用补益药中补而不热、补而不腻、补而不滞、补而不燥的补益元气、平补肾气之品,配合大法使用,可消除补益药于本病之不利的温热之性,专取其补肾益元之力,收到良好疗效。

慢性肾病水肿是由于郁热或湿热损伤血分、络脉瘀阻,致肾脏排泄功能下降,水及电解质等潴留,造成肢体水肿或胸腹积水。此时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疏调三焦等大法是治本之法,以之疏通肾络瘀阻,使肾络畅通,气血流畅,并清血中之热;透散清除络内郁热或湿热,使邪热外散,不伤肾络;调畅三焦气机,使元气、水液运行通畅,改善全身气机以利肾络修复。水肿重者,配合利水消肿之法,一则排出多余水液以利心肾,再则毒素随小便而出减轻对肾及其他脏腑损害,三则多余水液排出有利气血畅行。“久病多虚”“久病伤肾”乃千古之理,更何况肾脏本身之疾。肾者,元气之根,肾基损伤,元气不足,不能推动、调控脏腑、经络,又致肾气难复,故当补益元气、平补肾气。肾气足、元气盛,自易抗邪外出,损伤络脉自易修复。补元气首选黄芪,《医学衷中参西录》说:“黄芪,能补气……更能熄内风也”,其与发表药同用祛外风,与养阴清热药同用熄内风,正合慢性肾病之病机与治法。

尿蛋白是判断肾病病情的重要指标,是肾病络脉损伤,脾肾不固,精气下泄所造成。湿热、郁热、瘀阻、尿毒等是主要致病因素,肾络难以修复是尿蛋白的根本原因。以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疏调三焦等大法治疗,在去除致病因素的同时,促进肾络修复是重要治法。在治疗大法的基础上,确有气虚的情况下,合理使用补益元气、平补肾气药可有效促进肾络修复,减轻尿蛋白。饮食、运动、情绪、环境等均能影响肾病的恢复,从而影响尿蛋白,要充分用其有利避其不良。

另外,慢性肾病还有乏力、神疲、贫血、尿血、喘逆等诸多不同表现,然其病机不尽相同,确定气虚的情况下,均可采用益气培元法结合大法治疗。

4 验案举例

武某某,男,58岁,慢性肾炎。

2019年6月17日一诊:腰部酸痛6个月,伴神疲乏力,两小腿略肿,夜尿5~6次。有高血压病史3年,有高血脂史7年,体检时查血压150/110 mmHg,血尿酸435.4 μmol/L,尿蛋白+++,尿红细胞1+,小便有沫。舌淡红胖苔薄白根部黄厚,脉滑。诊断:慢性肾炎。证属湿热伤血,络脉瘀阻,元气亏损。治以凉血化瘀,疏风胜湿法,佐以益气培元。处方:荆芥6 g,白芷6 g,独活6 g,防风6 g,生地榆10 g,槐花10 g,丹参10 g,茜草10 g,桑枝30 g,丝瓜络10 g,决明子30 g,土茯苓40 g,萆薢20 g,大黄6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金樱子15 g,杜仲20 g,黄芪30 g。水煎温服,每日1剂,20剂。嘱:忌食高蛋白食物,坚持散步锻炼。

2019年7月9日二诊:现腰已不痛,感觉有力气,腿肿消失,夜尿2~3次,血压140/95 mmHg,尿蛋白+,余无异常,每于劳累则腰酸胀,夜尿稍多,舌淡胖苔薄白,脉略滑。既已显效,仍宗前法。荆芥6 g,防风10 g,紫苏叶9 g,白芷6 g,生地榆10 g,赤芍10 g,丹参10 g,茜草10 g,土茯苓50 g,萆薢20 g,蒲公英30 g,桑寄生30 g,冬瓜皮30 g,金樱子15 g,杜仲20 g,黄芪50 g。水煎温服,每日1剂,20剂。

2019年8月2日三诊:尿常规检查无异常,腰未再痛,夜尿1~2次,舌淡胖苔薄白,脉略滑。予二诊方继服20剂,嘱饮食控制,适当增加运动锻炼等。

按:本例患者素患高血压、高血脂等,实属痰湿内蕴,化热伤及下焦血分,肾之络脉瘀阻,又近暮年,元气不足,无力达邪。若固于湿热一味驱邪,恐使元气更虚,不利于病;若见元气不足而纯以补益,又有增热之弊,故宗彭教授攻补兼施之法。其治疗之法以凉血化瘀,疏风胜湿清热驱邪,同时以补益元气、平补肾气法益气培元,在分清正邪虚实多少的情况下祛邪与补虚同时进行。待热减湿退收到疗效后,再增加益气培元之力,促进慢性肾炎恢复,终收良好效果。

5 小结

彭教授继承了赵老的学术思想,认为慢性肾病的病机为热郁血分、络脉瘀阻,或湿热伤血、络脉瘀阻,确立了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疏调三焦、通腑排毒、分消水湿、益气培元的治疗大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益气培元法的运用原则是在确定有虚的情况下,在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疏调三焦等大法的基础上使用。以益气培元法结合其他治法治疗慢性肾病,是彭教授在肾病治疗的多年探索中发现的,是以元气学说为理论基础,是经临证反复验证的,充实、完善了原有的肾病治疗体系,显著提升了原有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肾络大法培元
曹式丽教授应用辛通畅络法论治慢性肾脏病概述*
幸福就是跟你走
脂蛋白肾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景行行止
——蔡培元、林风眠在杭州 纸本水墨 林皖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基于肾络理论浅析慢性肾脏病的辨证施治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与肾络瘀阻的相关性分析
冬日珠宝吸睛大法
吸星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