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伶
摘要:何为舞蹈之美,本文将以第九届桃李杯获奖作品,中国古典舞独舞《芳春行》为例,来浅析其动态之美、心灵之美、距离之美、虚幻之美、技艺之美。
关键词:舞蹈美 美的感受
舞蹈是艺术的其中一种形式,舞蹈艺术在特定的时间中,借由人体这一感性材料表达人自身的生命力与思想情感。什么是舞蹈美的感受?从舞者的角度来看,即舞者在舞动中,内心的情感得到了释放,通过情感的释放,在心理上得到了平衡与满足,从而达到“灵肉合一”的境界。从欣赏者的角度来看,即一个舞蹈作品给欣赏者带来心理感受的冲击,这种冲击所带来的刺激,使欣赏者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快感,欣赏者通过舞蹈作品这个媒介,感受到了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得到了心理上的共情与满足。总的来说,人们对于舞蹈的美的感受,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感受。
那么舞蹈究竟美在哪里呢?下面将以舞蹈《芳春行》为例,从舞蹈的动态之美、心灵之美、距离之美、虚幻之美、技艺之美,来浅谈舞蹈美在何处:
一、舞蹈美在动态
舞蹈最本质的特性,就是它的动态性。著名的舞蹈艺术家吴晓邦先生曾把舞蹈定义为“动的艺术”,吕艺生先生在《舞蹈美学》中写道“身体的运动,在思想情感的支配下有节律、有章法、有目的的运动,是人类所独有的舞蹈这门艺术的最本质的特性。”舞者在肢体动作的动与静里,用舞蹈语言表达情感与思想,因此舞蹈具有永远的鲜活性、动态的形象性、连贯的雕塑性。在《芳春行》中,舞者舒緩轻柔、轻盈灵巧的动作,将女子手执轻罗小扇游园赏花的情境呈现的惟妙惟肖。尤其是圆场步、碎步、慢步、蹉步等步伐的运用,增强了舞蹈整体的流动感,点明了女子于春色满园之行中“行”的主题。而对道具团扇的运用,如盘扇、闻扇、望扇、以扇遮面等动作,则将女子在赏花时醉于春色甚或忘我的情态展现出来。
二、舞蹈美在心灵
舞蹈美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情感性。舞蹈艺术借由人体表情,这种情感有编导的,也有舞者自己的,编导或者舞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舞蹈作品传达给观众,观众通过舞蹈作品的呈现产生共情,达到精神上的共鸣。舞蹈《芳春行》在音乐上选用了大众所熟知的经典昆曲《牡丹亭》中“游园惊梦”一折的唱段《皂罗袍》,再加上舞蹈演员戏曲化“旦角”的装扮,引导观众进入了“杜丽娘游园赏花”的情景,其中又设计了风火轮、云手、踹燕、元宝跳等大幅度的动作和不同步伐多方位的空间流动,不仅将女子游园赏花的情境活现地展现了出来,且女子在赏花过程中,时而娇羞、时而沉醉、时而望花抒怀的情态也通过舞蹈动作鲜明地传递给了观众。
三、舞蹈美在虚幻
不同力度的动作传递了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情境表达,一个又一个不同力度的动作组成了特有的舞蹈语汇,舞者通过这特有的舞蹈语汇,来表达当下所要抒发的情感和需要传达的意境。这些情感和意境都不是物理存在的真实事物,是抽象的,但是却通过肉眼可见,不同力度、不同质感的舞蹈动作表达了出来。《芳春行》展现了一位妙曼女子游园赏花的情景,而在舞台上,花园是虚拟的,不是真实存在的,但舞者通过对道具团扇的灵活运用、不同步伐的快速变换和动静结合的动作对比,将花园里“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虚幻场景和女子陶醉于万花盛开的春光美景之中的姿态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四、舞蹈美在距离
舞蹈之美,还美在距离,舞蹈的审美距离包括了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芳春行》作为表演性的舞蹈,需要通过舞台呈现出来,因此拉远了审美主体(观众)与审美对象(舞蹈)间的物理距离。而《芳春行》作为古典戏曲题材的中国古典舞剧目,在演出时不仅运用了舞美灯光,舞者还扮上了日常生活中鲜少出现的“旦角”形象,创造了一个“妙曼女子游园赏花”的虚幻情境,使审美对象(舞蹈)变得更神秘,由此拉远了审美主体(观众)与审美对象(舞蹈)的心理距离,加之舞者在舞动中展现了平常人做不到的高超的技艺——身法韵律的灵活运用、跳转翻控等高难度的技术技巧动作,这些都拉远了审美主体(观众)与审美对象(舞蹈)的心理距离,使得整个舞蹈成为舞台表演美的作品。
五、舞蹈美在技艺
在《舞蹈艺术概论》中,将舞蹈分为生活舞蹈与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一般是指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功利目的性比较明确的舞蹈,习俗舞蹈、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都划分在生活舞蹈里;艺术舞蹈则是指由专业或业余的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感悟、分析后,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创造出来的,由舞者在舞台或者广场上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而《芳春行》就属于艺术舞蹈,艺术舞蹈对舞者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舞蹈中舞者精湛高超的艺术技巧使得这个舞蹈更贴合中国古典舞行云流水、跌宕起伏、曲徊萦绕的审美标准,其中舞者对气息、对身体、对节奏、对空间方位的把控自如,都是舞蹈技艺美的展现。
不同的人,因为时代、阶级、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的不同,所产生的审美心理也不同,但无论审美差异如何存在,能引起广大群众共同美感的舞蹈美,必定是一种人体动态美,是舞者“身心合一“的美,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也是愉悦性与功能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美学[M].出版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23-106.
[2]隆萌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出版地: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54-57.
[3]李濛,李炜.中国优秀作品赏析及国际标准舞史话[M].出版地: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
[4]佛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寇鹏程(编译).美学[M].出版地:重庆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