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2020-03-03 11:17李蔚波
青年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自然界共生马克思主义

李蔚波

摘要: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一系列理论,深刻阐释了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具体阐述如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以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措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最新的行动指南。为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案。其中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系列理论继承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人与自然物质统一性。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具体措施中弘扬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的系统思维。

第一章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人与自然的继承和发展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由于工业革命轰轰烈烈的开展,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不仅仅是表面上所呈现的生态系统失衡的严重破坏,从背后隐隐显现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马克思在唯物论中已经清晰地表述到,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人的特殊存在方式就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而人类的整个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都是围绕自然界依赖于自然界而开展的。人类并不主导自然界,而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是先于人类社会存在的,但自然与人的互动关系是相互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生产的过程离不开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提供的各种物质资料,人类就不可能生存,不可能开展一系列的生产活动。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界为我们无私地提供了各种生产资料的同时,也从各方面限制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比如地形,气候,地理等等,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并合理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必将遭到大自然的反噬。人类只有意识到自身与自然是协同发展的,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重视保护自然环境,自然才能够向着人类所期盼的一面发展。否则大自然会加倍惩罚人类。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系列理论中提到,文明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最本质最核心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核心思想。其中提到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发展之源。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依附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在意识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生的发展历程。在一系列血和泪的教训之下,全世界都形成了这样的普遍共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人自然界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个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因此我们要将美丽这个词加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涵之中。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也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从国情出发,我国的资源是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现状不容乐观。经济发展蒸蒸日上,但一部分的经济发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所以我们必须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最首要要求。我们不能贪图短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期。

第二章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提出的生态思想认为生态不仅是研究生态问题。而是将政治和生态结合起来。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用联系的方法将生态意识和政治意识联合起来一同探讨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发现和提出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构建科学的框架,尊重合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中包含着不仅仅是经济上和社会上的相对公平。同时也包括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我们不仅要建立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幸福共产主义社会,更要建立一种合理生态秩序的全新社会。

美丽中国建设系列理论是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用详尽严密的思想对生态进行了总体的概述。他认为政治问题不是夸大悬空的问题,而是与人民等现实问题息息相关,互为连理。也是与生态问题紧密相关的存在。将政治问题和生态问题紧密相连。同样都看作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政治有其优势性,表现为政策落实、治理能力、领导作用等等。应该与政治和生态紧密相连。化解生態所引起的一系列危机和矛盾。才是落实党的使命宗旨的根本表现。我们指的美丽中国一般指的就是生态环境上的美丽。我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发展,按照合理的程序去进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从无数的历史生态灾难中总结出来的血泪教训。我们既要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但同时也需要优美的环境,合理的生态系统人民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生存空间。经济的发展决不能以环境的损害为代价来进行。正如习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说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三章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的系统思维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系统是由很多要素构成的,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特性是总体趋势能够走向优化。系统也构成了事物和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在事物相互联系的过程中,系统是一种普遍的状态。在研究事物的运动状态中,我们应该用系统的方法去看问题,也就是说要全面的用整体思维去看问题。

大自然本身是一个系统,而人类社会是其中的重要要素。在探讨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中,应考虑它们之间的整体和部分以及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调整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建设美丽中国系列理论的基本价值。大自然在整个系统中具有主导作用,人类要认识到这一点依附于依赖于大自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对大自然的变化和发展起很大的作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在不破坏自然的环境下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合理有序建设人类社会,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理论的根本价值。

从整体论的角度,强调了人类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美丽中国建设强调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保护自然伴随着国家的重视,将美丽中国提到了战略高度,从建设进程和情况可以看出美丽中国建设充分体现出了辩证的生态哲学思想。只有从意识上真正理解了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才能正确地指导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

猜你喜欢
自然界共生马克思主义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漫画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建筑与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