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芳
我们从马德里转机飞往里斯本,随后坐了一个小时的车到达了葡萄牙中南部阿伦克尔的Ota小镇,这也是我太太此次的目的地。这个只有一千多人口的地方藏着一个令马术爱好者们兴奋的农场,他们来这里向大师学习骑术、训练马匹,而像我这样不懂马术的同行者,则可以好好在原始的树林、山丘、河流间漫步,度过几天奇妙的休闲日子。
这个农场叫作Quinta do Archino,老师是葡萄牙骑术大师Francisco Braganga,教授如何命令马匹走路。他退休后就在自己的农庄里教授马术,为当地最优良的卢西塔诺马( Lusitano)配种,然后进行马术训练。马匹的买卖是他的大生意,他就是当地最有名气的伯乐。听我太太的朋友说,他的学生来自全世界,开心而来,沮丧而离的学生很多,因為老师的脾气极大,可是再回来受苦的人也有很多。
在这里,学生们骑的都是卢西塔诺马,这是世界上有名的品种,可以说是葡萄牙的国马。卢西塔诺马与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马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伊比利亚马,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万年。卢西塔诺马勇敢、聪明又喜欢表现自我,它们可以是战争中的战马,当然更可以充当比赛中的花式骑术选手和本地斗牛勇士的坐骑。说到斗牛,我只有向大家诚实坦白: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扣人心弦的表演,是人类和野兽、勇敢和死亡结合的运动。来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只要时间允许,我一定买票进场观看。海明威曾在小说中流露出自己对斗牛活动的热衷,我受到他文字的影响,二十多年前第一次看过后就深深地爱上了。
从农场主Francisco的太太Maria口中,我知道了西班牙斗牛和葡萄牙斗牛的区别。西班牙斗牛,场上只有人与牛对抗。最后斗牛勇士擦身躲过盛怒的公牛冲击,将利剑插入牛背的脊椎中。公牛的神经系统立刻瓦解,不得不在勇士跟前俯首称臣,最后死去。葡萄牙斗牛,勇士则是骑在马上,将带有利钩的长木棍刺进公牛背后,牛想要甩掉身上的木棍而挣扎,在愤怒中就会增加更多的疼痛感。表演的后半场,上演的是八个人徒手去制服这一头发了狂的牛。首先选为队长的一个人站在已经去了牛角的牛面前尽量去抓住它的头,另一个人负责它的尾,其他六个人分布在左右两边,在共同努力下制服狂牛。跟西班牙斗牛不一样的是,葡萄牙斗牛中的牛不会被杀。
当太太上马术课的时候,我在农场里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在大片大片高低起伏的草地上,我看到最多的就是栓皮栎,又名软木橡树。Maria告诉我,红酒瓶上的软木塞就是用它们的树皮做的。这种树的树皮可以防水,可以压缩,不会腐烂,所以拥有这样一棵树就等于拥有了一座小金矿。栓皮栎是葡萄牙的国树,在例行采割之外,他们每年都会种植一万公顷的栓皮栎林,以此来延续这种树木的生命力。葡萄牙有一句谚语:“关心他们的孙辈,就种一棵栓皮栎”。
每一棵栓皮栎都要经历二三十年的生长期,树围达到70厘米才能采割。一个有经验的收割者懂得如何用一把斧头切开厚厚的软木,因为他们用的力道刚好可以割开树皮,而不会伤害到树的本体。上一次采割的9年之后才能再次采割。所以每一棵健康的栓皮栎树身上都有一个大大的号码(当年年份的最后一个数字),用来确定这棵树下一次的采割时间。每一棵栓皮栎大约有200年的寿命,平均一生约可采割17次。这些栎树表面覆盖着厚实开裂的淡灰色树皮——这就是软木,树皮剥离后露出棕红色的躯干,极为美丽又富有神秘感。对葡萄牙人来说,它们不仅是赏心悦目的树,还使得葡萄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木产品出口国,拥有63%的全球市场份额,这称得上为他们创造庞大经济效益的“国之财富”。
我喜欢我现在的工作,因为我的脸皮已经跟栓皮栎的皮一样厚。只要我举起照相机,虚心地问一句话,很多时候都可以找到一个人,开心地告诉我一大堆我没有想过要知道的东西。比如,幸运地遇上一片栓皮栎林,然后知道了在想要喝醉的时候一定要拔出来的软木塞的来源。
看一场葡国斗牛表演
葡萄牙最大的斗牛场是位于里斯本市中心的坎波佩克诺斗牛历(Campo Pequeno Bullring),建于1890至1892年,可容纳10000名观众。建筑本身富于浪漫的风格魅力:斗牛场为圆形,建筑表面被橙红色砖覆盖,马蹄形的窗户是它的经典装饰,周身还建有4座塔,其中西侧的塔上有2个角楼,为斗牛场的入口。经过翻新后,斗牛场在2006年重新投入使用。除了作为斗牛表演场地外,许多著名乐队也曾生此演出。地下还有购物中心、电影院、餐馆和停车场。
纳扎雷(Nazaré)以有着世界上最高的海浪而闻名遐迩。这里是顶级冲浪者的圣地,每年冬天,他们聚集在此挑战极限。昏昏欲睡的渔业小镇的命运也因此永远被改变了。
三天的马术课程结束以后,我们从小镇中的商业区租了一辆小车前往纳扎雷。我的女儿酷爱冲浪,在纽约生活的她,经常在周末的时候去附近的长岛冲浪大半天。因为她,我在世界各地旅行时,也特别有兴趣了解跟冲浪有关的地点。这次既然知道了纳扎雷有着世界上最高的浪,我又怎么会错过?
我们在纳扎雷入住了一家位于山上的小型酒店,小露台面向大西洋的整个海湾,一片风平浪静。我们的右手边是一个狭窄的半岛。远远地看到有如蚂蚁般小的人影正在往半岛的尽头走动。尽头有一座建筑物和一座鲜红色的灯塔。我们跳上车子就往半岛驶去。途中经过许多礼物店、户外餐厅等,但我们的心思早已飞到了远处。到达目的地停车后,一直往灯塔的方向走。原来,这不是半岛,而是海岬——深入海中的尖形陆地。海岬的左右两边竟然是两片不同的海面,我们在酒店看不到的是有着世界上最高海浪的海滩,这里几十年来制造了无数的冲浪传奇人物和故事。
我们终于在这里看到了海上一波接一波的浪潮,海浪涌起、翻卷形成一个“隧道”,冲浪的人就会突然间消失在隧道里面,几分钟后重新出现在水面上,这让你无法不敬佩他们的勇气和能力。跟斗牛一样,这是一个以生命来交换和挑战的运动。如果不具有特殊的心态,就根本不可能去了解他们引以为傲的人生观。
为什么世界上最高的海浪会在这里出现?原来,纳扎雷海岬地形非常特殊,海面之下有一个纳扎雷峡谷(Nazar e Canyon),那是欧洲最大的海底峡谷,深达5000米,长约230公里,北滩(Praia do Norte)南部与岬角之间的世界级巨浪就在海下峡谷、冬季海流与强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这些海浪可高达三十多米。
在这形状宛如手指的海岬尽头有一座灯塔,下面则是要塞圣米格尔·阿坎乔堡(Fort of Sao Miguel Arcanjo)。整个堡垒现在是一个冲浪运动的博物馆。我喜欢里面的“纳扎雷冲浪者墙”(Nazare Surfer Wall)——将一块一块的冲浪板竖直陈列在地上,以展示历届冲浪大师们在这里比赛时的战绩,再加上特别设计的灯光效果和大师们挑战巨浪的视频镜头,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风景如画的纳扎雷不仅拥有惊涛骇浪,还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渔民传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海滨度假胜地。纳扎雷的沙滩上最醒目的景观就是一片片整齐悬挂在铁丝网上曝晒的竹荚鱼干。穿着传统黑色衣服的老婆婆们在摊档前叫卖着自己家腌制的咸鱼。1955年的时候,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镜头完美地记录了这些女性,她们是这个地方的灵魂。
这里也是享用美味海鲜的好地方。逛累了可以找一家餐馆坐下来。葡萄牙的餐厅都不太大,可是都很精致。这里的材料很新鲜,只是用最传统的方法烹制就已经可以令我垂涎了。这里是海港,沙丁鱼不可以不吃,怪兽一样的大墨鱼其香无比,冷冻过的虾、橄榄是下酒的好搭配。千万要记住,你不可以离开葡萄牙而不吃一顿他们叫Bacalhau(中文叫马介休)的咸鱼,这是用盐腌制的大鳕鱼。马介休是当仁不让的葡萄牙国菜,但鳕鱼却并不产自葡萄牙,而是来自挪威。葡萄牙人把这种来自北欧的鱼做出了上千种花样,可见对它的爱之深。不会冲浪的人,就让舌尖在海洋中乘风破浪吧。
纳扎雷摩托艇拖带冲浪挑战赛
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冬季期间,世界冲浪联盟(WSL)会在纳扎雷举办最新的冲浪比赛,这一次为了挑战更高的海浪,冲浪者将借助摩托艇而不是只用冲浪板。比赛仅持续一天,没有固定日期,具体时间取决于海况预测。活动日期需提前48小时确认,但可能在一周前宣布。不管有没有运气遇到比赛日,冬季的时候去看世界上最高的浪已经是一件让人终生难忘的事。
波尔图市(Porto)是葡萄牙北部大区波尔图区的首府及中心,葡萄牙的第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15 世纪起,大航海时代拉开序幕,鼎盛时期的葡萄牙帝国从巴西延伸到非洲再到东印度群岛,其中经历的众多历史事件都在波尔图留下了印迹。如今,在悲恸地表达海与命运的葡萄牙国民音乐法多(Fado)中,我们还可以听到来自那遥远时空的回响。
我们从纳扎雷驾车一路向北前往波尔图。看波尔图、波特酒与葡萄牙的英文名字Porto、Port和Portugal,就知道这个城市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到达之后我就开始后悔:自己几十年来竟然没有想过来这里看看。
从波尔图市政厅步行10分钟,就到达了我们这一次入住的酒店,这是一间由旧银行大楼改造而成的精品酒店-Torel1884。这里的每个房间都呈现着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时代发现的海外珍宝:美洲的黄金、亚洲的瓷器、非洲的猛兽,让每个客人都可以从藏品材质、颜色和光线的丰富变化中体味异国情调。
如果到葡萄牙,一定要来波尔图:这里有着欧洲古城的浪漫,同时又显得特别亲切近人。城市建在山坡上,中心就在杜罗河岸边,餐馆和咖啡馆聚集在此,游客可以在河边小憩,或是在露天咖啡馆喝上一杯咖啡,感受惬意的氛围。从酒店出来,我们乘上一辆出租车在狭小的巷子里穿梭,上山后鸟瞰整个城市。下山过桥则是波尔图区的另一个城市——加亚新城(Vila Nova de Gaia)。连接两岸的路易一世大桥(Ponte Dom Lu i s I)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存在,它由法国建筑大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徒弟所设计,这座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钢铁拱桥在1886年开通,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铺有轨道,供电车通行,下层通行普通的车辆,两层都可以让人步行。从桥上看波尔图的风景又是一个令人惊喜的角度,不要错过。
在波尔图最开心的事隋,就是我们可以在城市中漫不经心地游逛,到处吃和喝,因为在这里就该放慢脚步,无忧无虑地感受没有人催促的时间,去呼吸自由自在的空气。
天色渐晚,我们路过一间唱法多的酒吧。呀,怎么能够错过他们的“国唱”法多呢?法多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的里斯本,葡萄牙语Fado意为命运或宿命,又被称为葡萄牙怨曲。如果说弗拉明戈舞代表了热情奔放的西班牙,那细腻悲险的法多大概就是葡萄牙航海文化的见证,水手对爱人、故土的思念,妻女对水手的牵挂是法多常见的主题。
法多用歌唱来表达人们内心凄怨的感受,它让我联想到福建的文化遗产南音,很个人,很悲伤。我们买了门票进去,当天演出的是一个女法多歌手,有一把葡萄牙吉他和一把古典吉他伴奏。这不愧是葡萄牙的国唱,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是闭上眼睛就会有画面浮现出来,怪不得有人说,法多的每首歌都是一部微电影,你会看到怀念和渴望。喝着他们的国酒,听着他们的国粹,我们终于叩开了葡萄牙人心灵世界的大门。
在波尔图还有一个年轻人喜欢去的地方,那是一家闻名世界的书店,叫作莱罗书店(Livraria Lello)。它在1906年开张营业,见证了这个殖民帝国一个多世纪的变化。除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这里让人们趋之若鹜的最大原因可能是《哈利·波特》的风靡。作者J.K罗琳曾经在波尔图住了好几年,在《哈利·波特》一系列的故事里,许多地方、人物和情节都是借她在波尔图的经历而发挥的。这一间不得了的书店二楼,正是她在这城市生活的十年中啜饮咖啡、接收灵感的地方。我进入书店,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书店中间的红色木梯根本就是哈利·波特故事里面才能有的构思,现在则真实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还可以走上去,在弯曲探索中去到二楼、三楼,有如走进了另外一个时空。
加亚新城酒窖之旅
到波尔图后也可以去加亚新城看看,这里是制造葡萄牙国酒波特酒的中心,杜罗河南岸沿河一切的装置都跟波特酒的制作有关。波特酒是一种有甜味的加强型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加入了高度数的白兰地,让葡萄汁停止发酵,从而令残余糖分保留在酒中,并提高了酒精含量。波特酒的酒精度为19°-20°,通常在餐后作为甜点酒享用,与奶酪是经典的搭配。
以前专门运载酒桶的平底木帆船(Barcos Rabelos)停泊在杜罗河岸边,早已不再执行任务的它们成了最好的波特酒广告。波尔图葡萄在杜罗河河谷的上游种植和压榨,波特酒在加亚新城河岸的酒害里陈酿和储藏。这片地区是波特酒酒害的聚集地,拥有60多个酒害,其中至少有20个对外开放,会有专人讲解波特酒的酿造和历史,参观者在此还能品尝波特酒。我们由河边搭乘缆车上山,从高处静静欣赏这里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景观。下了缆车,我们随意走进了一家有卖波特酒的餐厅,叫了一杯20年的桑德曼波特酒(Sandeman port),一杯10年的茶色波特酒(Tawny port),10年的颜色很红,很香甜,20年的略呈咖啡色,入口更清爽,更有个性。
每家大型的波特酒生产商在加亚新城都拥有一个酒害,其中最驰名的有桑德曼、卡勒姆、格雷厄姆和飞鸟园等。你可以品尝不同年份(10年、20年、30年、40年)、不同种类(茶色、白色、酒垢、陈年等)的波特酒,了解它们不同的口感和特点。在完成酒害之旅和品尝波特酒之后,可以沿着美丽的杜罗河南岸漫步,然后乘坐缆车前往比拉尔山修道院(Mosteiro da serra do pilar)及其觀景台,欣赏最美的城市全景。
这次我们在波尔图品尝了20年的桑德曼波特酒,在他们的网站上也找到了3种参观品酒活动,下一次如果时间充裕一定要去试试。
(1)优质之旅:由导游带领参观桑德曼在杜罗河南岸的Quinta do Seixo酒厂,品尝3种波特酒:茶色、红宝石和白色,时长40分钟,价格每人16欧元。
(2)Vau瓦奥之旅:参观Quinta do Seixo酒厂,了解桑德曼葡萄酒的历史和秘密,品尝5种波特酒,包括屡获殊荣的瓦奥年份波特酒(Vau Vintage Porto),时长1.5小时,价格每人22欧元。
(3)老茶色之旅:了解桑德曼生产高品质茶色波特酒的悠久传统,最后品尝10年、20年、30年、40年的茶色波特酒,时长1.5小时,价格每人40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