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沁河沿岸的117座太行古堡中,砥洎城不是最出名的一座,却算得上最有特色的一座。砥洎城里有故事,它的铜墙铁壁守护着百姓一方安宁。
沁河是山西省内第二大河,它出自晋中南的沁源县,流至晋城市端氏镇才折南而下至润城,此段沁河古时又称洎水。砥洎城就建在沁河岸边的一座突出的小山口上,南接村镇,北临沁河,三面环水,呈半岛状;远远望去,如同磐石砥柱挺立在沁河中流,这也就是“砥洎城”三字的由来。当地煤铁资源丰富,历来十分富庶,不少人都曾在南方为官或经商,因而城中错落有致的建筑阁楼便有了江南水乡的特色。
砥洎城有两道门,一道水门、一道陆门。过去,这里的村民会坐船从水门进城。水门是外城墙上一道小门,沁河改道后,这里的水基本都是地下水,水门也就基本不用了。
我们从陆门——也就是南门——进入城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传说中的“铜墙铁壁”。明朝末年,富裕的润城地区多次被流寇袭击,为了抗匪自保,沁河一带建造了54座城堡。几百年过去了,经历过地震洪水、火灾战争等一系列天灾人祸后,当年的50多座城堡大都受损后陆续修复,只有砥洎城完好无损。砥洎城坚固的城墙为本地民众挡住了外来的侵扰。
砥洎城的城墙不一般。从城外看,它与其他城墙并无二致;进入城内,却会发现在沿街而立高大的内城墙上,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着许多坩埚孔洞。明末润城地区冶炼业发达,修筑城堡的人以冶铁时废弃的坩埚和沁河中的鹅卵石为原料,炼铁矿渣,调浆垒筑,筑就城墙,守护了这个小城400多年的安宁。
坩埚的温度非常高,而沁河鹅卵石的含钙量也高,二者结合,所以砥洎城的城墙不仅是铜墙铁壁,且时代越久就越坚固。远的不提,在抗日战争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春天,砥洎城里住进来一支八路军的医疗小分队和重伤员,得知消息的日军包围了此城打算强攻;可不管怎么打,机枪大炮全用上都没起到作用,日军只好知难而退。
“以人为本”是这个小城的本色。当地流传着一首这样的诗:“一巨砥基筑城台,三面水绕门南开。脉气造就多奇景,风华荟萃出人才。”登上砥洎城最高点——祖师阁,这首诗就挂在祖师阁里;诗中说的是城内文风鼎盛,出了不少人才,仅明清时期,就出了5个进士、13个举人。
离祖师阁不远处,有一个平台,上面卧着两只镇河铁牛。这两只牛是2017年重铸的,关于镇河铁牛还有一个传说。
明崇祯年间的陕西巡抚张椿是砥洎城人,因父亲亡故,张椿在家丁忧时,绕城而过的沁河突发洪水,在砥洎城外起了“蛟”。过去迷信的说法,“起蛟”是有蛟龙在作怪,洪水在一个地方像叠罗汉一样垂直地往高堆叠,直到把既定目标淹没。那年起蛟时,砥洎城内百姓把镇河铁牛推下沁河也无济于事,于是,张椿站在城墙上对着河里的蛟说:“如果不能守护家乡平安,我宁可不要这乌纱!”说罢,便将乌纱帽向水中掷去。说来也怪,张椿的乌纱帽落到水中的一刹那,蛟便应声而落了。“以人为本,百姓的利益高于一切”,砥洎城的人自古就认同这个道理,张椿除蛟的传说堪为佐证。
砥洎城是一座集古民居与军事防守为一体的小城。从防御上讲,有三面环水、坩埚墙、口袋巷、院院相通四道防御体系。从生活用途上讲,这个不大的小城内,巧妙地建有70多座院落。在城中一路漫步,明清风格的老建筑恢宏雅致,极具江南水乡特色,门额上随处可见文雅的牌匾,“谦益居”“怀德居”“世泽坊”“鸿胪第”,传达出宅院主人的情怀和品位。
“鸿胪第”宅院的主人郭璋是清朝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儿女亲家,康熙年间在鸿胪寺任职,管过国宴,当时有名的“千叟宴”就是由郭璋主理的。据说如今人们津津乐道的满汉全席,也是郭璋在当地“八八席”基础上研制的。如今,“鸿胪第”里的公共卫生间,卫生、方便、现代化,绝对称得上“五星级”。如果当时就有这样的卫生间,相信康熙老爷子来阳城时,一定也会来砥洎城里歇一歇。
一部《康熙王朝》,让书香弥漫、充满皇家色彩的皇城相府名扬天下,众多游客来此都是奔着这座帝师宅邸。殊不知在距皇城相府不远处的润城镇,还散落着许多朴实纯粹、文韵深邃的城堡式古村落。
润城曾是沁河的古渡口,明清之际,这里商业繁盛、市井富庶。当时,这一带的士绅乡民为求自保,建起了一座座坚固的城堡式村落,抵御流寇入侵。这些村落大多有着严密的防御系统、坚实的城墙、密集的垛口以及高大的看家楼。由于建造坚固实用,不少民居保存较为完好,至今仍有村民居住。
自古以来,润城一带的士绅乡民极为重视教育,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当地素有“郭峪三莊上下伏,秀才举人两千五”的美誉。而其中的“三庄”和“上下伏”,指的就是现在润城境内的上庄村、中庄村、下庄村和上伏村、下伏村。
与游人如织的皇城相府相比,这里的古村落要清幽许多,也显得格外神秘和苍凉。正因此,漫步于纵横交错的小巷之间,看着那一座座牌楼高阁、一行行敕封官职、一层层雕花斗拱,静静欣赏、细细品读,仿佛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和皇城相府一样,润城一带的古村落大多与历史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从上庄村走出的明朝重臣王国光最为著名。
始建于宋金时期的上庄村.地处太岳山南麓、沁河东岸,与皇城相府相隔不到两公里。尽管地处偏僻山区,可在明清数百年历史中,上庄村共走出了5位进士、6位举人及数百名贡、监生员,而王国光就是村里最大也是最有名的“官儿”。
王国光是辅佐张居正“万历中兴”的明代杰出政治家、改革家,官至正一品光禄大夫,吏、户、刑三部尚书。之后500多年,其家族数代在上庄延脉相承建造大型官居建筑群,被后人称为“天官王府”。
上莊村是一个集元、明、清和民国时期古建筑群于一体的古村落,现存完好的官宅民居40多处,涵盖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上庄村以河街为中轴线,分南北“两岸”。而“河街”的由来,因一条季节性的河流自东向西穿村而过,汛期时为排水系统、枯水季节则为街道,故而得名。
从我国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到明清两代留存的天官府、武举第等官家巨宅,再到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樊家庄园”,每一处窗花、石雕,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日的繁华。漫步其中,会产生“一日穿越四朝,恍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2015年上映的电视连续剧《白鹿原》取景于此,更让上庄村名声大震。
而在上庄之外,附近还有不少村落完好地保存着旧时风貌。史料记载,明代实行“里甲制”,上庄与中庄、下庄等统称“白巷里”。至清代,“三庄”仍属白巷里。20世纪60年代,白巷里分为上庄、中庄、下庄3个独立的村子,隶属阳城县润城镇管辖。上庄、中庄、下庄自东向西沿庄河而建,“三庄”之间备有一巷之隔,若不注意沿途的标志牌或者没有当地人指引,外地人或许会认为这就是一个大村庄。
在紧邻上庄村的中庄村内,保存最为完好、最具规模的当数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李家大院,这是曾任河南、山东两省布政使的李家先祖李豸及其家族的居住府第,分为环宅院和棋盘八院两大部分,以明清建筑为主。
如今,李家大院按照明朝客栈的风格进行布置,并推出了“吃、住、游”服务,游客来此不仅可以参观游览,还能进行民宿体验。大院内开设了餐厅,流传本地上千年的“八八宴席”也成了吸引游客的主打项目。
从“三庄”由东向西走上大约3公里,便是坐落在沁河东西两岸的上伏村和下伏村。上伏村古有渡口,俗称“官津渡”,村中的“三里龙街”是沁河流域著名的古代商道,至今仍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