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华
“点拨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一般称之为“点拨教学法”,它不但贯串于整个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是贯串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根据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我将一课(或一个单元)教学的全过程划分成五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或曰主要环节。根据这五个环节各自的教学目的,依次名之为导入新课点拨、整体感知点拨、突破重难点点拨、终结课文点拨和迁移知识点拨。
一、导入新课点拨
导入新课点拨是开始引入新课并引发學生学习动机的一种点拨,它是上好一堂课的前奏曲。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某种精心设计,运用一定的点拨方式和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来。比如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小说着力表现了鲁达扶弱济困、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的鲜明性格,教师上课前,可以放一段电视剧《水浒》中的《好汉歌》:“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不仅直接导入了课文,那高亢的音符、激越的曲调、气壮山河的歌词,令学生听后精神振奋并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拍歌之。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深入课文了解鲁达如何“出手”救助金氏父女并惩治恶霸镇关西。这种创设情境式的导入,发挥了点拨功能。
二、整体感知点拨
整体感知点拨就是教师在进入新知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材料,了解梗概,掌握整体知识的核心内容的粗线条。如学习《荷塘夜色》,可就标题直接点拨,教师提出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从文章标题看,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是什么文体?”学生答:“写了荷塘夜色,是散文。”回答虽不错,但嫌笼统,还不能充分实现老师整体点拨的意图。于是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从词语结构分析,这个题目包含两个的词语,分解并指出来。明确一个是“荷塘”,一个是“夜色”。但是,文中主要描绘的是哪种“景”?接下去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出文中与“荷塘”和“夜色”相照应的段落。学生读后,回答文章第四段描绘了“夜色中的荷塘”,第五段写了“荷塘上的夜色”。老师再问:作者逛“荷塘”目的何在?为什么又要在晚上逛荷塘?明确在第一段可以找到答案,这时老师可让学生找出“文眼”,即“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进而向学生介绍作者“心里不宁静”的原因。学生很快从整体上把握住了文章的来由,理解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突破重难点点拨
1.知识重点点拨
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种不同类型的课文时,我们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某些重点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主旨。
以《荷塘夜色》为例,在学习本文过程中领悟作者想暂时忘记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记的这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矛盾情绪,是学习本课的重点之一,在进入重点点拨阶段,我们可以让学生认真体味文章首尾的两个相似的句子:“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轻轻地推门进去……”,这里引起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悄悄”和“轻轻”这两个叠词,更主要的是从“带上门出去”到“推门进去”,这是怎样的情感历程啊!难道“门”不正意味着现实与理想的界限么? 这样从关键字词的微观处点拨引导,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有序地品味了文章中所饱含的复杂感情,而且培养了学生从细微处分析文章的能力。
2.学习疑难点拨
高明的点拨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引导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让他们学会“点拨”自己,善于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提倡学生对所有课文养成“四问”习惯: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切磋琢磨,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有思考的火花和思想的碰撞,这就是好的质疑,是洞察文章主旨的一把钥匙。此外,教师也可以巧妙安排,采用重要词语来理解遗漏及重要的内容,特殊内容提示理解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这些课文的疑难处必须适当点拨。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七节开头有一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学生一般只认识到这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对为什么要用“首先”一词不能领会。这便是学生的疑难问题。这时,教师要点拨学生由表及里地思考,前后连贯地推敲,使其领悟“首先”这个词用在这里,不但承接上文马克思理论上的贡献,开启马克思伟大实践的论述,而且突出了革命理论来源于革命实践的观点。这样,抓住了学生疑难问题,点在学生似懂非懂之处,既抓住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又进行了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效果便能提高。
四、终结课文点拨
上完课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作进一步的归纳总结,使其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这个阶段更为具体,更为有效的点拨法就是“比较点拨法”。
比较点拨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同异比较和前后对比,启迪学生在比较分析中通过积极思考去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将对比作为诱导思索的媒介,通过对比点拨、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对象的出现顺序或内容差异可更具体地将比较点拨分为以下几种:
1.前后比较
比如《雷雨》一课,文字理解无难处,情节发展不复杂,矛盾冲突不炽烈,故而对现在的高中生吸引力不大,可文中就有一个前后可供比较的阅读“盲点”:节选的这一幕中,“哦,哼,嗯”三个叹词,共出现三十余处,这三个叹词均为多音词,读音不同,表意也不同。由于这三个叹词的读音和“释义”恰是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盲点,要正确地判定这三十余处叹词的音“义”,又取决于对当事人此时思想情感、心理状态乃至性格特征的正确分析。我们利用学生朗读时容易忽略的,光靠查字典无法解决的叹词的读音比较去组织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能诱导学生的思维朝明确的方向运动,从而达到理解戏剧人物心理及性格的目的。
2.同中求异
通过分析比较,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之处,同一单元的课文往往体裁相同,这为比较法的运用提供了方便。依据各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了比较的内容,让学生每课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在教学初中第四册第七单元文言状景名篇时,可着重将《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进行比较,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