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为何是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民俗节日

2020-03-03 22:41
领导月读 2020年1期
关键词:阳历公历纪年

艾 君

提起现在的元旦,其实是一个新的节日习俗,因为今日所说的元旦在中国仅仅有百年历史;但是,传统元旦却又是个古老的中华节日,因为它与春节同日不同名,古老的元旦其实也就是现代所指的春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元旦是中华古老的民间节俗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即“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可见其含义已沿用了4000多年。

中国人有过年习俗,古时候的年初一,就叫元旦,也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岁朝、新正、首祚等,但没有“春节”的称谓。元谓之“首”,旦谓之“日”,故“元旦”意即“首日”,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那么,年初一从哪日算起呢?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即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即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即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即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到了汉武帝时,为了统一规范,才规定孟喜月(即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即夏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民间所讲的农历(或阴历)正月初一,称为“大年初一”,即为元旦。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可见,“元旦”的概念和理念来源于中华,但这还不是我们今天所指的“元旦”节。

夏历的元旦因何变成阳历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1912)初步决定使用公历纪年。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正式宣布改用公元纪年,并通告全国施行。延续数千年的历法突然改了,民间都觉得很不适应。而且,颁布新历法时,其实阳历“新年”已经过了。这怎么办?据说,就在周围地区补了一个阳历“新年”。从此规定公历1 月1 日为阳历“新年”。但当时并不叫“元旦”,民间都叫其“阳历年”。而此时,北伐战争还没有开始,北方地区还是以农历为准,过的还是农历新年。当时的中国,出现了过两个“年”的情况,民间过年比较混乱。

当孙中山将大总统之位让给了袁世凯后,袁世凯承诺继续实行新历法。1914 年,民国内务部研究出一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节日改革方案并呈交袁世凯审批。呈文具体是:“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看了看方案说:“改动太多太大,太麻烦了!除了春节,其他还是按照以前的来。”这或算法律层面上,对新旧历节俗做了统一。但社会上实行了几千年的农历,民众对新的公历不太买账,过节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所以,民间老百姓对阳历过年比较冷淡。到了蒋介石当政时期,还开始过废旧历运动。规定:农历新年,商店不准关门,工厂不准放假,学生照常上课,不准祭拜。这项规定,民国政府强推了好几年,但阻力很大,收效甚微,民间还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最后当局还是放弃了废旧历。不过,关于农历正月初一叫“春节”就算定下了,民间也逐渐在接受,关于阳历过年也只是公职人员过阳历年放假的事,民间并不热衷。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世界各国通用的公历。为了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正式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至此,元旦和春节才成为我国新的意义上的节日,阳历元旦也成为我国全国性的欢乐节日,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民俗节日。这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元旦”。公历纪年的采用,为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天,在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问题上,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里讲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又说:“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从这一点上讲,元旦和春节就是“扬弃继承、转化创新”的节日典范。

古今中外元旦有哪些节俗

如今,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将公历纪年法后的元旦作为法定节日。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进入元旦的时间也不同。

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

庆贺新年伊始的元旦现在已经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古代人过元旦有拜岁、贺岁习俗。譬如,三国时曹植《元会》云:“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可见宫廷的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魏恶诗人辛萧曾有诗《元正》:“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的庆贺情景。唐人孟浩然则有诗《田家元日》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则更家喻户晓了,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南宋诗人陆游的《己酉元旦》云:“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斟。”其中的桃符指春联。宋陆游父子参订的《嘉泰会稽志》中有一句:“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进一步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可见当时民间过元旦喜庆欢乐的气氛。

今天的元旦,我国除传承古代节俗外,随着时代发展,又有了元旦“跨年”和“元旦贺词”的习俗,这些已成为中国人喜欢的新节俗。由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元旦的习俗。

猜你喜欢
阳历公历纪年
《故太师铭石记》纪年小考
古代的“干支纪年法”
2020年春节,为何来得“早”
寒露
学数学要『咬文嚼字』
稀里糊涂大纪年(下)
稀里糊涂大纪年(上)
新月历
按阳历算的清明节
2012年缘何“春节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