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士相见礼

2020-03-03 21:32
领导月读 2020年10期
关键词:仪礼忠信礼节

始见于君,执挚①,至下,容弥蹙,庶人见于君,不为容,进退走。士大夫,则奠②挚再拜稽首;君答壹拜。

若他邦之人,则使摈③者还其挚,曰:“寡君使某还挚。”宾对曰:“君不有其外臣,臣不敢辞。”再拜稽首,受。

凡燕④见于君,必辩君之南面。若不得,则正方,不疑君。君在堂,升见无方阶,辩⑤君所在。凡言,非对也,妥而后传言。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毋改。众皆若是。若父,则游目,毋上于面,毋下于带。若不言,立则视足,坐则视膝。

凡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⑥,以食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夜侍坐,问夜,膳荤,请退可也。

(原文据中华书局2012年版《仪礼》)

【注释】

①挚:通“贽”,见面礼。

②奠:放置、放下。

③摈:通“傧”,傧相,导引宾客的人。

④燕:私底下,非正式场合。

⑤辩:通“辨”,辨明君的方向。君臣相见,以君居南面臣居北面为正。

⑥晏:晚。

【译文】

新臣首次面见君,要执持礼物,走到君的堂下时,容貌要愈益恭敬,庶人进见君时,不必做奔走翔行的姿势,只是进退时要疾步快走。士大夫首次见君,把礼物放在地上后再拜叩首,君答以一拜之礼。

如果是外邦之臣来见君,礼毕,就让傧相把礼物还给客人,说:“寡君派某人将礼物奉还于您。”客人回答说:“君不愿以外臣为臣,岂敢再推辞。”于是再拜叩首后收下礼物。

凡是臣私底下面见君,必须按照君居南面臣居北方的礼则。如果不能得君南面之位,则要取君正东面或正西面之位,不能随便猜度君的方位而斜向行礼。君在堂上时,臣走的台阶没有一定之规,君临近哪个方向,就从哪个方向的台阶上去。凡是向君进言,而不是回答君的发问,一定要等君安坐后再开口。闲暇时谈论的话题,与君,应该谈如何使用臣下;与卿大夫,应该谈如何侍奉君上;与年老的长辈,应该谈如何教育弟子;与年轻人,应该谈如何孝悌父兄;与一般人,应该谈如何以忠信仁慈处世;与士以下的官吏,应该谈如何忠诚奉公。凡是与卿大夫说话,要注意自己视线的位置,开始时视线要落在对方脸部,观察其气色,看能否开口说话,话说完后,视线要移到对方的胸部,以示尊敬,并给对方思考的时间,最后再将视线移到对方脸部,观察他是否已采纳自己的意见,整个过程,体态表情不要随意变动。对在座的其他卿大夫,也都应如此。如果是与父亲说话,则目光可以游移,但上不得高于其面部,那样显得傲慢;下不得低于其腰带,那样显得忧愁。如果对方不再说话,那么视线要落在他行走时最先移动的部位,对方站立则视其双足,对方坐则视其膝部。

凡是陪坐在君子的左右,如果君子打哈欠、伸懒腰,问时间的早晚,就要问仆从是否已准备好饭菜。如果君子在座位上不断变换姿势,这表明君子已有倦意,这时就可以请求告退。如果是在夜间陪坐君子,当君子问钟鼓漏刻的时数,或者用葱、韭菜等辛菜作为夜宵以解瞌睡,表明君子有倦意了,这时可以请求告退。

【简析】

《士相见礼》记录了古人初次相见之礼。古人非常重视士大夫初次相见之时的礼节,强调人际交往的伦理道德和礼仪的重要性,认为交往对象不同,言行举止的表现应各有不同,但都应以厚德劝善为宗旨。

本选段为本篇名段,记载了五个方面的礼节:首先是大夫、士人、庶人首次见君之礼,其次是他邦外臣见君之礼,接着是大臣私下里见君之礼,然后是向君主进言之礼,最后士大夫陪坐于君子身旁之礼。其中“进言之礼”的相关记载最为精彩,虽然两千多年过去了,社会形态、社交礼仪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们今天读来仍然很受启发,这些礼节也十分实用。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则是《仪礼》中对每一个言行举止都有道德上的要求与解释,让我们能切身体会到“发乎情,止乎礼”“不学礼,无以立”“人而不仁,如礼何”这些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同时发现其中许多合情合理的言行仪则仍然可以作为我们今天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龟鉴。

涵养

冷淡的回报

彭懿轩

一个著名作家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作家问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

“那么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作家问他。

朋友答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猜你喜欢
仪礼忠信礼节
杨复《仪礼图》明清版本考——兼论《仪礼图》的版本源流
A well-respecte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联墨双馨
十室之内,必有忠信
论杨复《仪礼图》与张惠言《仪礼图》之关系
《仪礼》郑注“相人偶”新诂
探病礼节
篆刻
朱鼎煦与顾校《仪礼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