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41)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也在不断完善检验试剂。其中,新型溶血素不断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待对于其检验稳定性依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及提高。基于此,本文笔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64例行血常规检测的健康者分组行传统溶血素及新型溶血素的研究,探究新型溶血素在检验血常规上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血常规检测的健康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检测者的血液样本,将这些血液样本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2例。其中,实验组男46例,女36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52.34±6.18)岁;对照组男48例,女34例,年龄22~81岁,平均年龄(51.96±5.94)岁。两组检测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检测者均已半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实验组以新型溶血素(南京普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AA703)进行检测,对照组以传统溶血素(山东兰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C7012)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为:按照操作说明书严格进行操作,即:采用本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配套稀释液、全血质控物,取2~3 mL静脉血,行分离、离心后,以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血红蛋白计数(Hb)、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RBC)等指标[1]。
观察、对比两组检测者血常规内的血红蛋白计数(Hb)、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RBC)等指标。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 验 组H b 、 W B C 、 P L T 、 R B C 水 平 分别为(1 4 2.9±5.0 4)g/L、(3.9 6 2±0.3 2 8)×109/L、(203.30±8.53)×109/L、(5.86±0.51)×1 012/L;对照组H b、W B C、P L T、R B C 水平分别为(11 9.4±0.2 0 2)g/L、(3.9 2 3±0.2 0 5)×109/L、(203.22±9.62)×109/L、(3.67±0.51)×1012/L。两组对比,实验组Hb、R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者WBC、PL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临床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已广泛应用血液细胞分析仪,随着血液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中应用价值的凸显,临床也在不断完善检验试剂也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2]。目前,因无氰溶血素既环保又无毒,因此已取代传统有氰溶血素而为临床所广泛应用。一般来说,传统溶血素与新型溶血素之所以在检测血红蛋白上出现较大差异,主要与二者的测定原理不同有关。传统的有氰溶血素多为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型溶血素,在测量血红蛋白上稳定性相比新型溶血素更高,但测定结果却差些[3]。本文经研究发现,行新型溶血素的实验组Hb、RBC水平均高于行传统溶血素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检测者WBC、PL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新型溶血素内无氰化合物形成的产物稳定性差造成的。经研究发现,相比传统溶血素,新型溶血素检验可重复性高些,且溶解速度快,能有效缩短检验时间,此外还具有环保、无毒等优势,可避免检验中因操作不当致使操作者出现的毒副反应,还可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此,临床可通过进一步研究来明确新型溶血素检测稳定性,以利于新型溶血素在临床的应用。
综上所述,与传统溶血素检验血常规相比,应用新型溶血素检验血常规可使血红蛋白含量升高,临床可通过调整因数来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