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2020-03-03 21:04于海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围术期体外循环插管

于海洋

(北京市健宫医院心胸外科,北京 100054)

心脏肿瘤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疾病,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心脏肿瘤发病率0.0017%~0.0500%,其中75%为良性,25%为恶性[1]。良性肿瘤以粘液瘤最多见,手术切除是目前较为积极的治疗心脏肿瘤的首选方法心脏恶性肿瘤很难做到根治切除,外科治疗仅仅是姑息手术,目的是为了解除梗阻,延长生命[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在北京市健宫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心恶性肿瘤患者2例术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别为60岁和65岁,均有胸闷、憋气、无法平卧。1例有头颈部及双上肢肿胀,另1例有双下肢凹陷水肿。

1.2 检查与诊断

1例心脏超声提示:心脏右心室占位3.4×2.5 cm,右侧颈内静脉、右侧锁骨下静脉、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均堵塞。CT提示:左肺下叶动脉栓塞。术后病理切片示:恶性肿瘤,血管肉瘤。另1例心脏超声提示:左房粘液瘤5×5 cm,二尖瓣口梗阻。术后病理切片示:恶性肿瘤,黏液纤维肉瘤。

1.3 手术方法

1例行右室占位切除;右侧颈内静脉缝闭;无名静脉取栓+成型术;上腔静脉取栓+成型术;肺动脉拉栓术;体外循环时经无名静脉接人工血管插入静脉插管建立。另1例行左房占位切除术;体外循环时(无右心受侵)常规经右房插入静脉插管建立[2]。

2 护 理

2.1 循环系统的护理

给予5~10分钟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及各项压力指标,注意患者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存在静脉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等相关指标变化清宫,然后判断末梢循环是否存在低心排综合症的发生。在末梢循环情况观察期间对患者实施升温毯保暖干预。1例患者由于无法留置上腔静脉插管,留置了右侧股静脉插管,监测股静脉压力无法正确反映右心功能及容量负荷情况,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球结膜、舌苔、皮肤黏膜的弹性及肢端皮肤的干燥度相结合来判断心功能及容量的变化。

2.2 引流的护理

ICU的护士要有预见性,根据患者资料和实际情况评估患者手术后以及医生重点交接术出现出血症状的发生率,在护理干预期间保证引流管处于畅通状态,进行管道妥善固定。患者体外循环术后,手术创伤大,同时给予抗凝治疗,持续负压吸引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随时用手挤压引流管,同时观察引流情况及PT、APTT、INR值。

2.3 导管的护理

患者术后带有气管插管、漂浮导管、深静脉导管、有创动脉测压管、心包纵膈引流管等,严格做好各种管路的标记,保证各管路标识清晰。在动静脉置管固定时均采用透明敷料,以方便护理人员进行置管局部情况的观察,在置管敷料更换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相关操作,在多管腔插管等环节操作中需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2.4 呼吸系统的护理

本组2例患者均手术时间长,带呼吸机时间长,因此需要呼吸机进行气道的持续湿化,吸痰前需要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痰液稀释,以便于痰液易于吸出。每次吸痰时观察患者痰液是否带血,观察口腔黏膜有无出血点,判断有无出血倾向。

2.5 感染控制

本组患者中手术时间分别为7小时4分钟和6小时25分钟,创面长时间暴露,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感染一旦发生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患者早期引流口渗血较多,密切观察引流口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早期在引流口敷料上覆盖无菌巾,每4 h更换一次无菌巾,保证其清洁干燥。监测体温、血常规及各种培养的变化。

3 讨 论

心脏肿瘤中良性粘液瘤具有比较理想的手术效果,手术操作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唯一的办法,在解除病灶的同时能够明确肿瘤性质,能够有效缓解且梗阻症状,进一步提高其生存质量,还能延长生存期[3]。通过对2例心脏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本文认为对肿瘤患者围术期的抢救、监护及护理应更加的准确细致,只有ICU护理人员应用高度的责任意识同时通过对肿瘤患者围术期循环系统的护理、引流的护理、导管的护理、呼吸系统的护理及感染控制的护理等过硬的专业技术与技能,制定实施全面整体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可以提高对心脏恶性肿瘤围术期的认识以及该病的护理质量,才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延长生命。

猜你喜欢
围术期体外循环插管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给药方式比较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