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觉醒”视域下的“家国情怀”

2020-03-03 20:29
历史教学问题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族意识家国情怀

王 亮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渴望,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应如何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文拟结合笔者教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实践,就“民族觉醒”视域下的家国情怀培育加以探讨,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教。

一、“民族觉醒”视域下的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

家国情怀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理念是家国情怀形成的关键。《礼记》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中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等思想都是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而当代历史教育的家国情怀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有很大不同,它是在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丰富起来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是当今中国“立德树人”教育主旨下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近代以来,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觉醒成为历史重要内容。民族觉醒,意即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社会民族共同体。其基本内涵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我们在“民族觉醒”视域下培育家国情怀素养,应该使学生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形成民族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国际视野这里指在学习近代中外交往史的过程中,形成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主动了解并融入世界潮流。那么,何为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指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国家形态……有确定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民族国家的全体国民构成民族共同体,并享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①余伟民、沐涛主编:《高中历史·第四分册》(试验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第7 页。近现代的精神“中国”是民族国家观念,是古代“家国天下”的近代化转型,“振兴中华”“中华民族复兴”是家国情怀的精神内核。②王德民、赵玉洁:《论历史教育的家国情怀》,《历史教学》2018 年第5 期。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规定“在树立正确历史观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③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年,第6—7 页。这就要求我们的近代史教学应使学生做到,一,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列强入侵,寻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近代史,就是培育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近代中国“社会进步以民族灾难为代价,古老的东方社会以其惨痛的代价换取了某种历史进步”,①杨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137 页。民族意识随之得到了觉醒。

二、“民族觉醒”视域下的家国情怀的培育实践

(一)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萌发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爱国先驱的前瞻意识,培养民族认同感。鸦片战争的惨败,惊醒了林则徐、魏源等爱国知识分子。他们首先“睁眼看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变革,拉开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帷幕。越来越多的人渐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醒来,反对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萌发。

在全球化时代,教师还应让学生了解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逐步具备了国际视野,形成开放的心态和国际意识。陈旭麓站在近代化的角度,肯定了鸦片战争客观上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51 页。再比如,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都说明传统的夷狄观念受到动摇,清政府的外交逐渐近代化。

随着民族意识的萌发,一些知识分子逐渐摆脱了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束缚,目光投向西方近代民主政治。清代首任驻英、法公使郭嵩焘在《使西纪程》中提及英国“所以持久而国事益张者,则在巴力门议政院(议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买阿尔(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愿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而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反”。这是早期维新派代表主张学习西方、寻求政治变革的言论。由于当时专制顽固势力的强大,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刚刚起步,这些言论引起国内官绅的公愤,郭嵩焘被罢黜公使职务。该事例的讲述可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由传统帝国走向近代社会的起步是何等艰难,进而唤醒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

培育家国情怀,应以典型历史人物事例引导学生产生指向民族国家的情感波澜。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从救亡图存的爱国要求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思想家身上展现出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能够唤起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形成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梁启超以“国名之说”激发民族精神的事例,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1901 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中国民族”的概念:“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之一事……於三者俱失之中,万无得已,仍用吾人口头所习惯者,称之曰中国史。虽稍骄泰,然民族之各自尊其国,今世界之通义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实,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翌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后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正式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1905 年,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从历史演变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和混合性:“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1915 年,梁启超有感于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二十一条”,写下《痛定罪言》一文,将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顾炎武的“亡国”与“亡天下”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这也是培育家国情怀、增强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重要素材。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了解近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艰难历程,理解中央集权衰落与近代化举步维艰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东南互保”,说明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已严重削弱;武昌起义后十几省相继宣告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混战,民国只剩下一个空壳。此时,可对比讲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对外实现民族独立,对内结束分裂割据,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纪元。通过对比,我们贯彻了新课标理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①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年,第2 页,第5 页。

(三)五四运动前后民族意识觉醒的升华

历史教学应引导学生把握近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当时的国情。到20 世纪初,列强侵华方式实现由直接武装侵略到利用在华代理人间接统治的转变,国人的对外斗争随之由反侵略变为反帝反封建相结合。五四时期,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外的各种矛盾,理解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挖掘著名历史人物的情感魅力和思想价值,有利于学生感悟民族觉醒,涵养家国情怀。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就是一位在中国近代屈辱史上能够慰藉国人心灵、激发民族意识的代表人物。一战后“民族自觉”原则在世界上得到了承认和应用,被压迫民族国家的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在巴黎和会上,作为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的顾维钧,为维护我国权益,敢于向列强说“不”。这一声“不”多少挽回了近代以来中国在外交上逐渐丢失的民族尊严,促进了国人的觉醒与自强。他后来在回忆录中指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的,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只能把谈判搞糟”。顾维钧在外交上既注重维护国家主权,又力争达成协议,认识到绝对要求不利于国家利益。该案例的了解可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当以长远的民族国家利益为重,从实际国情出发,培养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爱国运动。在运动中,学生、工人、商人和先进知识分子,团结起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得到了理性的升华。五四运动中既有以杨晦、匡互生为代表的以情感宣泄为主的暴力爱国者,又涌现出了以傅斯年、梁实秋为主的理性爱国者。对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过激行为,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导,以顺应法制时代潮流。五四运动发生后,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在《国民公报》上发表《论学生事件》:“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审厅去审理判罪,学生去遵判服罪……在道理上讲,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的。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于他。纵是国民公众的举动,也不能横行,不管不顾。”梁漱溟正确理解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认识到道德行为不能逾越法律底线,对五四学生运动做出了较理性的分析。此外我们还可举蔡元培、梁启超的例子,他们在事件发生后都曾表达过与梁漱溟类似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扎根民族文化土壤,逐渐形成法治信仰,培养理性的爱国情感。

(四)抗日战争中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尊严。在武力和强权占主导的时代,国人在反侵略时只有表现出自己的意志和力量,方可争得尊严。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四万万多中华儿女先后举起维护民族尊严的大旗。日本的加紧侵华,令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空前觉醒。在民族存亡的危难之际,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为了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先人们什么都可以牺牲,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同心同德、浴血奋战,集中体现了国人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完美展现了对整个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忧患和深情大爱。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日益萎缩并最终陷入困境,主要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凌。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宝贵经验。这样对比教学,坚持了正确的思想导向,有助于培养学生认同我们的革命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

要涵养家国情怀,我们学习和探究历史就“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②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年,第2 页,第5 页。讲到抗战胜利的意义,教师可让学生认识到以下四点:首先,它极大地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其次,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三,它是中华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拉开了民族国家建立的序幕;第四,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十四年抗战唤起了民族空前觉醒,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和民族精神,激励着国人取得了抗战胜利,并将激励国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总结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民族觉醒”视域下的家国情怀的当代价值

家国情怀是面向未来的正确价值取向。学生从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中,获取丰富的经验教训和历史智慧,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和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由于古今相通,学者的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陈寅恪先生曾以忧时伤世的感情袒露自己在抗战孤岛——香港读宋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对两宋之际“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然其中颇有不甚可解者,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①陈寅恪:《陈述〈辽史补注〉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第234 页。可见,培育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

家国情怀是形成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思想基础。在历史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规律趋势,在家国情怀培养过程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②曹小文:《家国情怀: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目标与追求》,《历史教学》2018 年第1 期。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国人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尽管有曲折和反复,但总体趋势是光明的,最终是前进的。通过我们渗透家国情怀的历史教育,学生可以培养以史为鉴的理性精神,进而形成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家国情怀是文化繁荣进步的重要动力。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启“西学东渐”的进程。甲午战后,西方的政治理念在中国逐渐产生重大影响。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实现了中国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有识之士都在探索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及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③曹小文:《家国情怀: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目标与追求》,《历史教学》2018 年第1 期。在全球化背景下,欲达成家国情怀素养,历史教育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既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又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繁荣进步。

家国情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内生动力。④邵清:《学科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的认识与实践》,《历史教学问题》2018 年第1 期。鸦片战争以来,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成为民族国家构建的内生动力。而“民族国家的出现是现代化的起点,民族国家就是现代化的载体”。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民族富强和人民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代家国情怀中所蕴含的“探索新知”“经邦济世”的追求会激发国人以身报国的态度和担当,进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引领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民族意识家国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论当前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日益强烈对我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影响
中华民族追逐“复兴之路”的历史足迹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根植民族 与时俱进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