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青年教师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困境和对策

2020-03-03 20:04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视域青年教师培育

袁 樱

(南通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全媒体指的是在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基础上,整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的图、文、影、音等多维度、全方位传播信息的手段。2019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与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提出,应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促进全媒体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1〕。在2019年3月的思政理论教师座谈会上,又再次强调在新时代应加强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

全媒体丰富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的方法和渠道,对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此背景下,高校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因与学生年龄相近,沟通较多,更易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引导作用而成为全媒体视域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环。因此,做好全媒体视域下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石,是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固本和铸魂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1 全媒体视域下青年教师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

全媒体丰富了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和载体形式,其所特有的平等、交互、开放、共享等特点,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且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模式以及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形式,也是大学生喜闻乐见且高频率使用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和教师的权威性和主体地位被削弱,高校教育愈发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的培育,这与全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可以突破时空桎梏,由过去的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学习,加强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互动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青年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2016年公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了专任教师的65 %以上,是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因此,作为对学生影响最大,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青年教师,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直接的群体,由此得出,全媒体视域下青年教师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可行性〔2〕。

1.2 全媒体视域下青年教师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需要多部门统一协作,也需要丰富培育渠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切实引领和培育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当大学生有更多、更广的信息渠道获取知识时,他们对于价值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全媒体视域下的各种信息资源,不被庞杂的信息所影响,也是青年教师队伍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课题。高校和青年教师应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全媒体优势,整合发展高校中各种新旧媒体形式,让大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熟知,并易于接受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因此,为了实现培养新时代正能量人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在全媒体视域下,构建青年教师队伍,发展线上线下于一体的全领域、多方位覆盖的新型思政教育模式,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效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2 全媒体视域下青年教师培育学生价值观面临的困境

2.1 全媒体视域下信息文化庞杂,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青年人是全媒体时代的主体人群,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参与到信息的发布与传递中。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移动终端的使用,全媒体在带给青年人更多的信息的同时,过于庞杂的信息中也会掺杂有西方不良文化渗透以及其他负面内容。从大学生角度而言,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对于隐匿来源,动机各异的信息无法理性、准确地判断,也有的学生沉迷于网上娱乐信息,游戏和虚拟的人际交流不可自拔,长此以往形成价值观偏离,人格不健全,社会交往不利等问题等。从青年教师角度而言,新一代青年教师本身成长环境相对优越,在全媒体视域下的信息和文化思潮冲击下,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极易侵蚀相对单纯的青年教师,继而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此外在高校开放办学理念下,一些青年教师是留学归国就业,一些青年教师外出访学交流等,也会使得一些西方意识形态理念趁机而入,不断渗透,防不胜防。

2.2 价值观教育非中心化导致青年教师权威性下降

新媒体的普及应用以及媒体融合趋势的加剧,推动了全媒体立体化的传播改变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以及获取信息和社交沟通模式,观点的多元化、碎片化实现了教育的非中心化,但却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难度。当代大学生独立性高,自主意识强,价值观培养的信息渠道并不比青年教师少,这就令本身年纪与学生相近的青年教师权威性下降,思政教学话语权嬗变,当青年教师在面临较大的职业竞争、高负荷的工作强度、以及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下,难免产生职业倦怠以及自我否定情绪,继而产生心理失衡与职业迷茫。因此,全媒体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对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身心素质,还需要熟练掌握多种媒体的使用方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价值观的培育氛围。

2.3 青年教师自身理想信念不坚定,职业责任感弱化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开始强调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并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部分高校中的部分青年教师仍存在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信念不坚定,职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个人因素方面,有部分教师忙于搞科研,写论文,评职称,未能树立起坚定崇高的职业道德,缺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有部分青年教师个体意识强,缺乏集体主义意识,部分海外留学回国的青年教师相对意识形态不足,对国际发展、社会民生缺乏关注热情,对马克思主义传统价值观出现抵触情绪,这就极大的弱化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责任感。学校管理方面,部分高校存在重视教学成绩、科研成果,对青年教师管理、考核等制度等不完善等问题。如在青年教师选聘、评优、晋升职称时,缺乏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把关,选拔仍存在“论资排辈”现象;在考核中缺乏思政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的有效把控,使得思想政治考核形同虚设,传统的“学生评教”制度也渐渐流于形式,无法准确衡量教师的师德师风,理想信念和职业责任感。

3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培育工作实践路径

习近平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对于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极大影响。而高校作为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教师作为培育工作的具体参与者和实践者,要与时俱进,用全媒体视域下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来进行价值观培育,增强其吸引力与感染力,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3.1 顶层架构保障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党和国家应高度重视,出台各种相关政策文件,从顶层架构保障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保障其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如2013年,中宣部、组织部、教育部联合发文,提出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指导意见。2014年,国家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应将“有理想有信念”作为教师考核的第一位。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就明确指出,高校在开展教师教学评价、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应将教师的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育人功能发挥作为首要指标。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再次指出,应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才能使得教师担任起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其次,高校应做好党建工作,党支部建设是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所在,具体实践包括建立党委负责制,完善基层党建,创建党建工作平台,广泛开展交流会、文体活动、沙龙等党建活动。再次,应从顶层架构做好青年教师帮扶工作,包括为青年教师提供出国深造,学术访问机会以及奖学金,科研经费等经费支持。此外,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在津贴发放中,根据青年教师具体情况,优先考虑其现实需求,缓解青年教师生活经济压力。

3.2 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补足“精神之钙”

思想理念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是“精神之钙”,部分高校仍存在重科研重教学而轻视教师职业道德、思政素质培训和考核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青年教师本身思想政治意识淡薄,自然就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因此,高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思想理念问题的重视,成立相关小组,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和专题研究,培养青年教师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以及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初心。首先,完善校内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制度,即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专题讲座、党组织学习等方式,引领青年教师加强思想学习,补足“精神之钙”。且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范围应覆盖专业思政教师、专业课程教师以及综合课程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等,进而实现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以及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全过程育人。其次,完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内容体系,即充分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塑造青年教师价值观,使得高校青年教师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能具有坚定的信念、决心和底气〔3〕。再次,完善校内青年教师思想教育方式,可以在全媒体视域下,充分发挥新媒体高效、便捷的传播特点,塑造校园文化氛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入脑入心,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做有情怀的学生价值观培育者,也可以理论联系实践,在对青年教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培训的同时,鼓励教师深入乡村、企业、其他高校等,更好更多的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校情。

3.3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管理制度建设

首先,高校应完善青年教师管理制度,即在青年教师的选聘、岗前培训、绩效考核、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政政治素质把关和考评。如可以建立青年教师相关的三级联动机制,沟通协调各相关部门,建立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合力作用的长效机制、联合预警机制以及合作保障机制,只有如此才能实现青年教师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其次,做好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在推动青年教师职业素质以及师德师风价值观建设基础上,为在教学、科研以及大学生管理等方面工作优秀的青年教师提供向上晋升甚至是破格晋升的渠道,做好生活保障工作,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此外,还应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融入到教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引导青年教师自觉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做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指明灯。再次,在制度建立完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教职工大会等形式,鼓励、支持青年教师为自己发声并参与到学校管理以及青年教师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工作中来;广泛开展教学名师、师德模范、学生最喜欢的教师评比等活动,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提供校园文化和氛围。

3.4 创新“互联网+思政”,实践青年教师全媒体育人

在全媒体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应与时俱进,把握全媒体立体传播的优势和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探索青年教师培育大学生价值观新模式。首先,高校应加强青年教师对新媒体的使用,引导青年教师正确使用网络工具,把握网络言行和教育的话语权,加强网络言行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高校应为青年教师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全媒体视域下的软、硬件保障,即软件上充分结合新旧媒体优势,创新“互联网+思政”的新型育人模式和制度管理模式,硬件上建设“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与网络结合的教育平台,鼓励、激励青年教师打造一批“微思政”网上精品课。再次,高校充分运用全媒体立体化的传播和发布形式,为青年教师打通与校领导的利益诉求表达通道,让校领导者及时了解掌握青年教师的民主意识和思想动态,及时做好青年教师舆论事件的紧急应对、处理和反馈。

猜你喜欢
视域青年教师培育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