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振,冯志明,艾小林
(福建商学院,福州 350000)
据调查,自杀是中国16—33岁年龄段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占该年龄段死亡人数的18%[1]。在2008—2012年间,我国大学生的自杀率为1.24/10万,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因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自杀也是各高校面临的最棘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对大学生自杀干预的研究已刻不容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中指出,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预防和降低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本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摆脱负面情绪,协同干预大学生自杀,以期降低大学生自杀概率[3]。
1.扩宽思政教育的研究范畴
以往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局限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及政治素养提升上,但随着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不断加强,对思政视域下大学生自杀行为干预进行研究,将有利于该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同时也是该学科研究领域的扩展和突破。
2.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内容
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自杀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进而对其自杀行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一定理论支撑,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
3.丰富大学生自杀干预措施的理论知识
以往对大学生自杀的干预理论大多是停留在普及自杀预防知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的研究以及加强医疗理论研究等,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干预的理论研究较少,因此,该研究从思政教育角度丰富了大学生自杀干预的理论知识[4]。
1.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管理工作
各高校对大学生自杀都“谈虎色变”,只要出现一起自杀事件就会对学校产生重大影响,产生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各高校对此不敢有丝毫懈怠,对大学生自杀干预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该研究扩宽了大学生自杀干预的渠道,为高校的安全稳定提供保障。
2.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人生态度,纠正大学生错误言行,治愈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如果出现自杀情况,就会对该家庭造成重大影响,家长也会失去生活的意义,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探讨该研究也有利于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繁荣[5]。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学者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维度分析,有些学者从自杀个体的内在和外在两个因素分析,有些学者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从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角度分析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融入我国的不仅有国外资本,还有外国文化。在网络高速发达的时代,信息加速传播,刚好处于信仰筑牢期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尤其是价值观、人生观受到侵袭[6]。有些大学生意志不坚定,容易动摇,从而对马列主义、共产主义产生怀疑。大学生从怀疑信仰开始,进而变得无所适从,产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久而久之,发现自己和周围的其他同学格格不入,最后信仰缺失,认为生命无意义,遂产生了自杀行为。
正确认识生命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其目的是给社会人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有自杀倾向大学生与无自杀倾向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在生命价值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积极乐观等生命价值观各个维度上的分值都低于无自杀倾向的。当人们的生活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时,负性事件就产生负性生命价值观,最终导致自杀意念产生,这种由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自杀意念相关度达到了47%左右。因此,可以以生命价值观为抓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而进行大学生自杀干预[7]。
自尊是个体和社会对该个体的认识和评价,该认识和评价是整体性的、积极性的。自尊心越强的大学生,他们自杀倾向越小,反之亦然。自尊心强的大学生做事情比较积极,思想较为上进,遵纪守法,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所以他们自杀的倾向比较小。而自尊心比较弱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和羞耻观念较淡薄,容易妒忌他人,容易自暴自弃,容易产生报复心理,这些人往往容易产生自杀意念。
常见的精神障碍有抑郁症、人格分裂症、神经症等,这几种患者占大学生自杀死亡人数的比率高达70%左右。临床案例表明,患有精神障碍的大学生不一定都会选择自杀,选择自杀的患者大约占10%左右。研究还发现,有精神障碍的大学生容易出现冲动、妄想、有攻击性等表现。他们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自杀产生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几倍,并且有些自杀倾向的学生患有多种精神障碍,这类学生比只患有一种精神障碍的自杀概率更高。
人格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独树一帜的稳定特征。学者Barratt将冲动性人格分为三类,分别是认知性的冲动、无规划性的冲动和行为性的冲动。冲动性人格会导致自杀倾向已经是研究者的共识。具有冲动性人格的人受到外界刺激或自身刺激后会产生激动的、迅速的非理性反应,这种非理性反应是不计后果的,反应者不会考虑自己或者他人的感受,而实际上已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冲动性人格的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反应一般是夸张的、非常规的、片面的、绝对的,这种思想蔓延,最终产生极端思想,渐渐地就会产生自杀倾向。
学者Shneidman早在1993年就提出心理痛的概念,他指出心理痛是由于个体的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负面情绪影响到内心感受,这种情绪蔓延导致内心痛苦。个体往往为了摆脱这种痛苦而选择了轻生。Shneidman认为自杀是产生心理痛的充分条件,心理痛不一定会引起自杀死亡,但是自杀死亡之前,个体一定经历过心理痛苦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心理痛苦是自杀的中间因素,他们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自杀的人都曾经历过心理痛苦,因此心理痛是自杀的原因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学生,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养成,树立良好的政治素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辩证的思维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观等都对我们认知世界、待人接物产生了积极的、正向的、乐观的情绪体验。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学生对待压力是正向的,会把外部的磨练当作是对个人品行的养成,迎难而上,化困难为前进的动力。因此,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找寻正确人生方向,可以抑制大学生内心冲动,是大学生自杀干预的重要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高校预防大学生自杀的重要方法,为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包括五种,分别为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课程、团体健康教育辅导、心理危机干预、心理评估与测试,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构建了高校较为完善的心理辅导机制。有些高校建立了自杀预防工作体系:第一级网络是统筹全面工作的学校领导层,第二级网络是学生处、心理服务站、校医,第三级网络是各院系,第四级网络是班级,第五级网络是宿舍。在预防大学生自杀方面,这五级网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
当有学生自杀时,人们首先会认为该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学习压力大、感情不和谐、人际交往受到伤害等问题,却往往忽视了个体的思想观念是否出现问题。而思想观念的正确指导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于一个生命意义感强的学生,他会避免很多心理问题。王中杰的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对预防大学生自杀的作用效果明显。而目前着重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指导,没有将两者在课堂教学等应用层面有机联系、融会贯通,反而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大作用[2]。因此,应将二者在应用层面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于生命意义感的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于领悟社会支持的教育,疏导不健康心理情绪。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预防大学生自杀方面起到协同作用。
2.二者的对象和目的一致,思想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充分条件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坚力量和接班人。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根据心理学的技术和理论方法,可以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让大学生身心愉悦,由内到外全面发展,因此二者的对象和目的是一致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都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宏观层面的、正面的、积极的思想价值观念;心理健康教育则更注重心理的微观层面的健康,如关注学生是否有抑郁症、人格分裂症、神经症等。思想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充分条件,如果一个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是他的思想观念出现偏差,出现反社会思想,不仅对己不利,还会对家庭、学校、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只有思想健康、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才可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生命意义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领悟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8]。领悟生命价值观应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实现,主要参考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材的内容,设计好教学大纲和方案,以“生命的意义”为主题开展四次课程为宜,每个课程2小时,课程的教授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上课前一周给学生题目,让学生收集整理资料,上课时以学生上台发言和讨论为主,教师做引导和启迪作用,给学生充分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
领悟社会支持应采用团体形式的心理辅导模式,每阶段辅导六次为宜,每次间隔1.5个月,每次活动的时间1.5小时。活动事先要设置好主题,主题内容有团队建设、培养人际沟通、人际间信任、人际间互相支持等,每个主题对应一个目标和相应的活动内容。旨在根据大学生心理特征,营造学生良好温馨的人际交往氛围,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发现人际交往间的问题,然后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领悟能力,进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减少自杀意念。
生命意义感教育和领悟社会支持教育的结合模式对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效果最佳。但是有自杀倾向的学生仍然需要医学、医药的途径进行干预,因为如果患了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则不能正常参加课堂活动或者团体游戏。如若对他们进行生命意义感教育和领悟社会支持教育的协同干预,则需要医学和医药的配合,以学生能正常参加教育为前提。
协同干预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所以课堂教学质量决定了干预方法的成效和质量,因此,要提高教育课堂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自主学习的模式是最有效和可持续的,也更能引发学生思考,产生良好的效果。而目前高校思政课程中多采用单一的讲授法,缺乏学生自我思考、互相交流等环节,从而导致学生厌学等现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验和理论结合学生切身经历后,再与其他同学分享、讨论并指导以后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印象深刻。因此,干预课程应当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让学生产生积极主动性,以问题为主导,通过搜索资料、互相交流、讨论,而后自发解决问题,并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真正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充分发挥思政和心理教育课堂的作用。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和健康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规律,引导大学生学会情绪调整,让大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根源其实就是认识扭曲、价值观错位。只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自身心理和价值观等问题的有效方法,他们才会化被动为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所学内容吸收消化、入脑入心,并转化为行动指南,成就未来。
随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加强,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据此可知,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养已经成为共识。一方面,教师应多接触时代热点,关心学生所关心,将知识点与思想政治相联系,用正确价值观去引导学生。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多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和学生心智水平,以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如沐春风,读书事半功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在平时应多观察学生是否有心理问题,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接触,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心理学素养,协同教育,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降低大学生自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