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随太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根据会议精神,上海市教委2017年1月首次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课程思政是一种有效整合课程专业知识教学与承载思政教育功能的新理念;是尝试构建思想政治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发挥课程教学传播知识与德育的主阵地作用,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发挥教师身先垂范的作用,化思政理论知识为学生的德行与能力,最终水到渠成地对学生实现价值导向与引领以及全面突显“三全育人”的价值。
中国山水画创作是美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这是因为中国山水画创作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学习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精神为本,在整个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创作中,以不断反映时代精神为指导思想。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众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总结出以“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教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都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勤学与苦练、素养与能力、生活与创作相结合的原则[1]。对每一届的授业教师都要求既要重视传统又要立足于现代,在不同时期的教学中要具有勇于开拓创新的教学意识,万不可墨守成规。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努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绘画艺术表现情感有机结合,将人文精神融入绘画艺术教学的每一环节,这是授业者的担当与责任。对每一届的学习者,都要求其能够成为弘扬时代精神、拥有传承与创新能力的美术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学习者树立“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现代”的学习意识,明确要求每位学习者在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基础上,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和感受能力,而且还要有睿智的判断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开展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思政教学,不但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继承和创新,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思政教学,一方面是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坚持在教学改革中以创新求突破、以协同促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两者进行科学合理地结合,在新时代实现两者的同向同行以及形成协同效应。即让学习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思政教学在新时代始终要坚持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方针,要求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中牢记自己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绘画艺术的使命,以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拥有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名山大川和艺术的情感为出发点,时刻唤醒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对祖国艺术的热爱和不断探索研究的勇气,助推我国传统艺术更加光辉灿烂。在各高校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大背景、大环境下,本文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思政建设为例,分析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1.教学研究不够深入
高等师范院校把专业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阵地,虽然基本上实现了“春风化雨”式的“隐性思政教育”,但是一部分课程建设者急功近利,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极易形成简单粗暴式的理论灌输与肆意说教。还有一部分人对课程思政建设持有“怕建设不好,不敢大胆进行建设”的顾虑,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缺乏勇于思考研究的开拓精神。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思政教学为避免出现发展误区,就要不断深入钻研,提升隐性思政育人水平;强调“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式的教学方式;突出课程思政育人的要点和任务;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广泛深入研究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品德修养、专业精神、法治理念及特色创新等思政育人的重要议题。
2.思政教育内容与知识技能融合难度大
在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中思政教育内容与知识技能融合难度较大。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创作教学体系只简单地“讲练结合”,即由“专业理论知识讲授+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组合而成。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中,将众多的思政教育内容分别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和专业技能训练具体的某一章节,更需要整体地思考与分析;一个或多个知识点融入哪些教育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载体来无痕融合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改革系统性工作,不能想当然地随意生搬硬套和“一刀切”,需要较长时间探索和研究,反之将欲速则不达。
3.精通课程思政教学的专业教师不足
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主要是由专门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和班级辅导员进行。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是由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课教师虽然能够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在思政教育方面还不擅长。一部分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育不问不管,尤其是个别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考试舞弊等明显违背思政育人目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良行为不予制止,助长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一方面,主要是由于专业课教师没有受过全面系统的思政教育培训和研究,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虽有意识地尽力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但是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对“三全育人”的理解和落实还不够准、不够深,特别是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专业教学中如何融会贯通思政教育的问题,在意识理念、教学方式、挖掘资源、教育能力和方法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学习完善[2]。可见,精通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师严重缺乏。
4.缺乏专业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高等师范院校专业课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截然不同的两本教材。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创作课教材中基本没有明显的思政教育内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还处于成长阶段。一方面要将思政教育的原则、要求、核心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另一方面又要选取专业课程不同章节与思政教育内容、实践方法实现无缝对接。无论实现哪一方面,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大量的资源来支撑和佐证,这其中就包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思政教育内容的专业教材和教学资源。由于专业教材和教学资源的缺乏,给课程思政的实施带来了挑战。
5.课程思政教学建设过于求成求快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三全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学科和专业领域众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量较大,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逐步完成。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思政教学在半年时间内经历了以下几步:第一步,组织专业教师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步,在制定课程教学总目标时融入了思政教育目标,在课程教学每个环节尽量科学合理地增加思政元素。第三步,在教学实施的每个环节充分体现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并得以实践。由此可见,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存在急于求成的问题。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专业课教学深度与广度的拓展。
6.思政教育效果考评标准不完善
专业课程教学虽然对教师提出了既教书又育人的要求,但是对教师课程育人并没有提出详细的考核要求,对教师的思政教育效果未提出具体的评价标准。以往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主要是以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及熟练程度的评价,无形中轻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理想信念和操行品德的评价[3]。虽然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受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中思政教育效果的考评长期流于形式、缺乏完善的考核要求和考核办法的影响,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考评标准亟须完善。
7.协同效应不够强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充分体现了“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应相互协同发展,同向同行。在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中以自身专业课程的内容与特点为基础,大胆借鉴思政课程的内容、方式与方法进行创新。虽然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但是协同效应还不强,具体表现为教学效果不明显和学生满意度不够高[4]。因此还需要在其建设中以无痕融入的方式具化思政课程中的教育新载体,使学生在学习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后能够提升爱国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心、强化职业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建立健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机制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要健全管理机制,明确由专业部门进行管理,不能出现谁都管的现象;优化课程建设运行机制,不能简单盲目地追求短平快;完善上级部门的指导机制,不搞一言堂;强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品牌建设机制,不能将课程建设得千篇一律;全面实现与兄弟院校开放合作的教学机制,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不能闭门造车;形成独特的评价和奖励机制,让课程建设内部具有较强的原动力;形成完整的宣传机制,有利于教师的参与和学生的接受。
2.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的形式
专业课程思政要避免采用灌输式、肆意说教式的理论教学方式,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各种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将趣味性、生动性、时代性的知识引入课堂,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接受度。在中国山水画创作思政课程教学建设中,一方面要将我国的寓言故事、名人名言、历史文化名人遗址等具有代表性的命题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中,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课程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
3.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思政教育能力
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意识的培养和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首先,要明确“三全育人”的要求,明确专业课程思政和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要求,将立德树人转化为每位教师的思想自觉。其次,专业课教师要认真学习思考思政教育的内容、原则、方式方法等,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最后,专业课教师不仅要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武装自己,而且要快速提高自己的专业课教学能力和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从而掌握“两手”都要硬的教书育人真本领;在课堂上将“四个意识”以及“四个自信”融入教学内容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烈责任感。
4.增加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内容
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建设中,将专业课程知识点、思政教育内容与案例教学法紧密结合,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民风、寓言故事、名人逸事等与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紧密结合,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方法来增加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内容。专业课教师应在专业教学中全面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专业课教书育人的质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拓展专业课程的知识点、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大胆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
5.多方面多渠道解决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面对高等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要采用多种方法积极解决。在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中,以高等民族师范院校现有资源为基础,成立由各级党务干部、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参与的专业课程思政研究团队,一方面由专业人员对现有的专业教材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对各专业课程进行分析研究,遴选出与专业课程的各章节和教学实施的各环节相适应的思政教育内容。同时,专业课教师还要不断更新和拓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各种资源,与时俱进,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6.制定科学的专业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标准
应科学地制定考核“教师教学+学生课程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效果”的评价标准体系。新制定的评价标准有利于考核教师是否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方法是否符合原则、教育的效果是否实现了育人的目标。在对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中一方面要将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和熟练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另一方面也要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品德表现、操行表现进行同步考核评价。这样既考核了教师,又考核了学生,以考核为动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分析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利于探索高等院校思政育人的新路径,是“三全育人”立体化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中国传统绘画变得更加光辉灿烂的推动力。对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有利于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最大化地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完善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的机制;有利于中国山水画创作课程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和对传统绘画技法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热爱之情,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