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刘梦,古翠凤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4)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广泛开展文明学校创建,鼓励学校特色发展,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鼓励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建立健全学校文化评价机制,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建设特色学校文化。[1]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所在,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农村小规模学校因教育资源的短缺而陷入发展的困境。依托乡土文化建设特色学校,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摆脱困境的出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2]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农村的文化单元,担负着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将优秀乡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建设中,既能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又能促进乡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传承。
乡村教育之于城市教育,并不全是劣势,也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性和作用。首先,农村小规模学校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需要,保障农民权益和解决民生问题,彰显教育机会公平,保障农村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3]其次,农村小规模学校具有文化保护的作用,它是乡村中活动最丰富的文化单元,既是连接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桥梁,又是乡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阵地。最后,农村小规模学校具有非常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教育是经济发展重要的引擎和动力,农村小规模学校为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农村小规模学校主要是指乡镇以下,学生人数少于100人的学校。顾名思义,农村小规模学校主要分布在农村,而且大部分是人数少的中小学和教学点,为地处偏远、生源较少的学校。可以说,为方便农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形式。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区域教育发展不协调,城镇教育资源优于农村教育资源,促使农村生源和优秀师资往城镇学校转移,农村学校逐渐小规模化。[4]生源和师资的流失影响学校教育资源的获取,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小规模学校陷入发展的恶性循环。
“离农”是一种主张农村教育应促使农村学生跳出农门、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遵循以城市为中心的城本主义教育价值取向。[5]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学校将教学质量和升学率视为学校的立校之本,认为学校文化的建设在于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外在的投资和输血,因而并不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和创立造血机制。再者,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较少,学校文化建设的力量非常薄弱,让校长有着决定学校文化建设方向的绝对话语权。完全遵从上级要求建设本校文化,或者参照城镇学校的建设模式,或者追求外在物质的建设,这种脱离农村实际的做法,既不利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具有其特色的学校文化,又背离了乡村文化的背景和现实。
乡土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建设需要教师对乡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情,并且热衷于探索融合建设的路径,这样才能为学校文化的乡土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在融合建设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目前的年轻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了解较少,无法与乡土文化产生共鸣。教师以局外人的视角对待乡村场域中的教育教学,采取效仿城市的单一与固化教学模式,是无法在丰富的乡土文化中寻找到地方性知识与学校课程内容的转化要素,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的。[6]教育教学的丰富和发展与学校文化的繁荣相互促进。教师缺乏对乡土文化的了解,使其无法对乡土文化进行整体的把握,无法从乡土文化中获得更多的内容。
在融合建设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系统化的开发模式以及对乡土文化的整体规划尚未形成和确定,学校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教师对乡土文化的传承、推广仅停留在表层。学校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影响范围有限,比如学校举办诗词朗诵等活动均偏向于城镇学校文化活动,脱离乡土元素,使学校文化活动不深入,没有让学生真切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农村小规模学校对乡土文化的天然优势利用不足,无法通过有效形式与乡土文化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形成良性的相互推动、相互补充的关系。
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需要学校对文化建设的整个流程进行系统而有效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弥补不足、调整方案、提升效果。[7]学校文化与乡土文化的融合建设、融合的契合度,决定了乡土文化在学校发展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文化评估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未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学校文化与乡土文化的融合建设存在实施效果不明显、停留于表述层面和内容层面的问题。
农村学校对乡土文化的疏远,对乡村社会的剥离,使农村学校失去自身所特有的文化优势。农村小规模学校文化建设遗失了本身应该具有的文化气质,使原本就处于劣势的发展状态陷入了更大的考验。要想实现特色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就要创建有自己特色和吸引力的学习场,即独特的学校文化,结合地域上的优势,充分利用周边的乡土文化教育资源,让田间地头也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可转化为物质力量。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文化精神始终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适宜的文化建设,能够激发学校的内在潜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的内涵式发展。通过接地气的学校文化建设,农村小规模学校也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农村学校多以城市教育价值为导向,课程内容大多是以城市生活经验为背景知识,与农村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相背离。这些导致农村学生对农村生活与文化的认识片面。有调查显示,农村教育多忽略农村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其精神世界荒漠化,导致个体缺乏奋斗动力和信心,从而出现沉迷于网络游戏、被不良群体拉拢等行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并能够学会更好地生活。乡土文化进校园,辅助学校文化建设,能够让学生在具有乡土文化特征的学校文化浸染中发现和认同乡土文化的价值,最终培养乡土文化自信。而乡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也能帮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养成质朴、善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踏实肯干、坚忍不拔等优良品质。
城市化的进程繁荣了城市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土文明在与外界的碰撞中逐渐衰落,乡土文化建设成为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一大薄弱点。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扎根于乡村社会最基础的文化单元,置身于乡土文化氛围中,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然而,以城市为导向的农村教育教学让农村小规模学校成为乡村社会中的“孤岛”,学生远离了乡土文化,以至于身在农村而“不知农村”。乡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不仅给乡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焕发生机,而且给学校找到了发展的立足点。乡土文化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通过教育的实践,给予了乡村文化时代的内涵,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农村小规模学校应提高教师对乡土文化的认识,明确学校在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担当。农村小规模学校拥有处于乡土文化中心的优势,是传承与发展乡村文明最合适的载体。通过乡土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建设,提高农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代际传承。在认同的基础上,农村小规模学校树立起应有的文化自信,将能更好地承担起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引领乡土文化的发展。从情感上,只有通过文化的熏陶,对乡土文化产生深厚的情感,学生才会尽其所能地建设和保护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才能彰显新时代发展的活力和魅力。
学校文化的内容不仅应包含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还应结合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具有世界眼光的文化,农村学生学习现代文化有利于拓宽眼界和提升个人。融合乡土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应包含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方面,学校应从民情、风俗、道德伦理等乡土文化中挖掘适合学校文化建设的元素。物质文化方面,学校可建设富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教室、文化长廊、校园景观。除此之外,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也可以向广阔的农村地区延伸,服务当地的文化建设。学校的文化建设应体现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势,突显学校文化建设的独特性、原生性、乡土性。因此,融合乡村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要传承乡土优秀文化,还要结合当今时代教育的重点,积极借鉴和吸收城市文化的优越性,去粗取精,科学表述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及办学理念,构建特色精神文化。
乡土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家乡文化,正确认识乡土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从而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热情。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中,开发适当的乡土课程是一项重要内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乡村各界人士参与乡土课程的开发,由专家、学校领导者、优秀教师、本土乡土文化教育组织人员等组成学校文化建设的专业团队,利用当前大数据、互联网的现代化手段,挖掘和整合乡土资源,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设计、教材编制等。乡土课程承载着乡土文化,在课程开发中,学校应注重乡土文化的挖掘、运用,如对当地自然景观、风俗民情、历史人文、传统技艺等进行调研分析,并选取具有经典性的特色文化作为开发乡土课程的资源。[8]同时,培养情怀型的乡村教师。乡土课程的实施和教授都是由教师负责的,教师通过传授知识、传播情怀,农村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乡土文化,促进乡土文化与学校文化融合建设。
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应树立文化科学融合的意识,统筹协调好教书育人和文化传承两个任务顶层设计的内容逻辑和操作逻辑。学校文化与乡土文化两种文化的融合并不能一蹴而就,对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学校需要不断改进和调整融合方案。例如,组建评估团队考察学校文化建设的科学性,通过学校特色文化的引领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建立动态监督机制来跟踪学校文化建设的效果,及时获取信息并进行动态调整;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制订评价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的标准和要求、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学校文化的评价应秉承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由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方自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外部专家、其他学校的他评共同评估实施效果,力求评价的科学性,实现乡土文化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融合发展。
乡土文化与农村小规模学校文化的融合建设,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农村小规模学校未来的发展而言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通过教育的手段,学校在文化建设中融入乡土文化元素,传承乡土文化,唤起文化自觉,形成乡土文化自信,是学校保持生命力的一个必然选择。而从学生角度来说,这也能增强他们对乡土文化价值的认同,填补他们精神上的缺失,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