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兰州百合是甘肃最具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也是兰州市七里河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兰州百合纤维很少,口感细腻,味道甜美,其生产的百合个头大、色泽白皙,是百合中的上乘极品,是全国唯一食用甜百合。2004年9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兰州百合”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兰州百合历经400多年的发展,是兰州市最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兰州地区海拔在1521至3121米之间,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较大的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决定了其适合百合的种植,二阴山区优越的土壤、空气、水等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资源条件使得兰州百合区别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百合。兰州百合种植面积达10.24万亩,产地主要分布在七里河地区的西果园镇、魏岭乡、黄峪乡等地,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户平均收益为35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兰州百合的发展状况对当地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
兰州百合是全国四大百合品系之一,品质优越,产品主要有真空保鲜百合、百合粉、百合脆片等。兰州百合是唯一味甜的可食用的百合,获得了国内外多项荣誉,荣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经贸文化艺术展“优质产品奖”等。其畅销国内外,兰州百合的主要销售市场为香港、澳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还有部分远销出口到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据兰州百合协会统计显示,出口百合量达500多吨,出口产值达1亿多人民币,其经济效益高,对兰州的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1 生产、加工技术落后。兰州百合种植的产品单一,农户多年来采无性繁殖的方法扩大繁育的方式,使得其品质和产量严重下降,现在兰州百合的品种退化问题和缺乏抗病新品种问题严重。此外,兰州地区的百合生产商众多,但其经营规模都较小,加工技术落后,只能进行简单的加工包装,不能形成其规模优势。规模较大的百合加工企业也只是主要进行鲜百合的真空包装,且在人工筛选的过程中浪费严重。百合龙头企业应当更新其技术,延长百合产业的产业链,让其不受“存放时间有限,保质期短”的限制,发挥兰州百合的附加值,研发出更多的新产品。
2.2 品牌影响力不足。兰州百合于2001年成为甘肃省第一件获得证明商标的农产品,但其在全国缺乏知名度和品牌优势。“兰州百合”的品牌培育机制不完善,没有合理的品牌定位,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标识,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百合没有区分度,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不足。这就使得兰州百合与其他品牌百合竞争时失去了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
2.3 产业化水平低。兰州百合企业众多,但其各自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产业化水平低。各企业的联动效应不足、农户与加工企业的合作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这些导致了兰州百合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差。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的成本较高,百合收购机制不成熟,使得其收益不稳定,经济效益较差。各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标准不一,品牌包装不规范,品牌意识薄弱。
3.1 加强品牌意识。借力农业部门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的政策利好,打造兰州百合的品牌优势,突出其地域特色和营养价值。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突出其营养价值丰富:蛋白质含量达2.19%,;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含量是一般蔬菜的10倍;含有14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应当让“兰州百合”这个品牌走出去,积极参加农产品博览会的同时,联合兰州各大百合龙头企业在全国开办“兰州百合推介会”,增强其品牌影响力。
3.2 健全营销网络。在进行完善传统销售模式的同时积极扩展新的营销模式,发挥兰州百合的产地优势,进一步扩展国内外市场,建立完备的销售途径和利益分配约束机制。加强产销的衔接,积极开展兰州百合的全国推介会活动。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电商,对农户进行电商培训,在各百合种植乡镇开办电商点,采用直播、微店等多种方式进行销售,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兰州百合的市场竞争力。
3.3 延长百合的产业链。兰州地区的生产加工企业需改变目前简单加工包装的现状,开展兰州百合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延伸百合的产业链。充分发挥兰州百合的食用、药用、保健和观赏价值的优势,研发更多的百合新产品,争做全国百合产业的龙头。同时,与兰州各大高校合作,加快产品的研发与创新,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提高经济效益。切实抓好百合的“精、深、新”加工的研究与宣传,打好百合产业攻坚战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百合的附加值的产值。
百合作为兰州支柱农业之一,其发展状况对当地农民收入好坏有着重要作用,百合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农民的增收、脱贫、致富。我们应该抓住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振兴这一机遇,充分发展兰州百合产业,将百合这一兰州特色农业资源转变成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力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