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娇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在新时代背景下,多媒体艺术不断发展,多媒体展览项目的应用涉及艺术照明。艺术照明体系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产物,其在多媒体展览项目中的应用,能创造更加优良的艺术氛围,使展览项目变得丰富与生动,为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这也是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与基础元素。
通常情况下,人们将照明设计分为一般性照明与艺术照明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一般性照明是指功能性照明,如在医院、工厂或学校等区域中存在的照明设备;艺术照明常见于展馆、酒吧、餐厅等区域的装饰,涵盖一般照明、局部照明与混合照明三种形式。
合理的灯光布置方式能营造不同的艺术氛围。一般照明就是将光源分布在空间中,以提升空间亮度,在所有空间中都能运用该类型的照明形式;局部照明是指将灯光运用在一个小的空间中,营造区域性的空间氛围感,使空间更具层次感,呈现更加立体的空间效果;混合照明通常是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形式的混合体现,能有效控制能源消耗,通常运用在规模比较大的场所中。在不同的项目中,需要合理运用不同的照明形式。
近年来,艺术照明的发展较为迅速,在很多展示展览类活动中得到了深入运用,主要用于制造视觉效果,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段。艺术照明和普通照明存在明显的区别,其具有一定的艺术内涵和艺术价值,既包含了一定的艺术思想,又具有极高的展览价值。
(1)艺术内涵。艺术照明通过运用光线呈现多种不同的艺术效果。一是虚实空间的营造。在多媒体展项中,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视觉观感,需要运用艺术照明营造空间,通过光线的变化,呈现虚实对比,让空间更加明晰。二是冷暖对比。艺术照明光源可以使用多种不同色光,而色彩本身就有冷暖区别,这种区别会基于光照使用色光的差异体现出来,从而在多媒体中展现冷暖对比效果。三是明暗的对比。照明光源可以调节光线的亮度,明亮和黯淡的光线营造的环境效果不一样,调节光线亮度能呈现不同的氛围营造效果。
(2)艺术价值。针对多媒体展项,艺术照明的运用艺术价值如下:一是能够增强视觉表现效果,给人们更好的视觉享受。多媒体展项能基于艺术照明的运用,通过空间营造、冷暖对比等艺术手法,让展示效果更加突出,冲击人们的视觉感官。二是可以强化主题表现。多媒体展项具有相应的表现主题,而艺术光照的运用需要和表现主题契合。如此一来,就可以支撑主题,强化表现效果。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文化设备设施项目体系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全国各地兴建起很多专题性质的博物馆、纪念馆与展览馆等文化场所,不同类型的展览与展示活动不断涌现。此外,群众整体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参与意识的强化,对展览与展示的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形式单一的静态展示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1]。不同类型的展览与展示活动更关注与重视设计的创新与理念的更新,布展的手段愈发丰富,展览类的项目从视觉与听觉等不同层面展开了精心设计,借助声、光、电结合的形式有效传递信息。从视觉角度看,人们运用了模型、灯光、视频投影等不同的技术;从听觉角度看,人们采用了立体声效等不同类型的手段;在控制系统时,人们运用了数字手段,部分项目甚至可以让观众直接操作与选择,使参与项目的人员与所展示的内容能有效互动,参观人员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展示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
在各种类型的展览与展示活动中,艺术照明逐渐发展成为创造视觉效果的常用技术手段。然而,无论是在设计层面还是在设备设施运用层面,艺术照明均未呈现预期效果,具体原因如下:(1)展览项目并未控制周围灯光或采取遮光措施,对展览项目整体的灯光照明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干扰,使艺术照明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展览的项目内容自身不具备艺术性照明,在处理光照区域的过程中,并未对比聚光与散光;在处理色光时,也未进行冷暖对比;在光照强度上,未进行亮暗对比,这使展览项目对应的模型、实物与背景等都显得比较虚假与苍白,所呈现的视觉与艺术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综合以上两点原因,若能进一步提升对展览项目体系的艺术照明系统重视程度,充分运营灯光特征,即便是一般性质的绘画或其他实体,借助艺术照明的形式也能使其变得更加生动与丰富。
扬州世界动物之窗在2008年正式开放,其主要涵盖综合馆、亚洲馆、非洲馆等不同的板块,是集生态、科教与娱乐于一体的主题性质公园。动物之窗的切入点是珍稀动物的标本,借助相对先进的技术手段还原和展示动物风貌。在整个公园中,综合馆建筑体系的外形相对特殊,其核心是与动物相关的知识,关键展示形式是多媒体,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借助影视成像、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将相关动物知识分别以表演、互动等形式呈现,促使动物科普区域与娱乐休闲区域有机融合。
馆内设置有剧场,上演多媒体卡通剧,在剧中,既有PK秀的表演,又有相关动物知识的传授,且呈现的动物形象逼真,生动有趣[2]。馆内的剧场属于黑匣子类型,在设计之初,就明确了剧场体系的结构、样式与风格等,确保在视觉及听觉方面呈现特殊效果,充分发挥灯光、立体声效与光影等手段的作用。具体而言,先创造多媒体剧本,之后结合剧本的内容设计剧场内部的观众区域、舞台区域及屏幕等不同的环境区域。在观众区域的两边分别设置投影屏幕,呈现舞台上的正面形象,从而产生多个画面的生动视觉效果。在剧场内,会有真人参与演出活动,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幻影成像,简言之就是运用光学错觉原理,将已经拍摄完成的影像在一定的场景中叠加,使立体影像及周边人造背景的真实性更强。通常情况下,场景涵盖宽银幕的环境、模型与灯光的变换组合等不同的元素。这一技术同时配备特殊的声、光、电效果,可以绘声绘色地演绎故事情节,形式相对新颖、直观。如今,在国内外不同类型的展览项目中,幻影成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呈现了优良的效果。
在舞台正面,设置了面积比较大的镀膜浮法玻璃,并使玻璃与在其上面的投幕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如此,在屏幕上投射一些经过处理的视频形象时,镀膜玻璃上便能同步呈现这些形象。演员在玻璃的后面进行实景表演,同时与玻璃反射所形成的幻影展开交流性的表演活动,可呈现特殊的表演效果。为了营造更加优良的视觉效果,舞台之外的成像灯及舞台内部的聚光灯能严格控制光区,以避免灯光对镀膜玻璃形成干扰。同时,统一调整舞台内部聚光灯形成的亮度与镀膜玻璃上形成的幻影亮度,以使舞台演员、实景与幻境光感一致,呈现更奇特与完整的视觉效果。在展览项目中,若运用幻影成像技术,影像无法与其他类型的灯光有效协调,会使画面效果大打折扣。
在塑造人物形象及推动剧情的过程中,还使用了紫外光激发荧光的技术手段。在观众区域,能刻画剧中的主角。以大熊与小猴子形象为例,在剧情需要时,若开启前面的紫外光聚光灯,即可定格大熊与小猴子的形象;而若关闭紫外光灯,两者的形象就会消失,这样的切换效果能使演出的氛围更加活跃[3]。
艺术照明所呈现的效果与设备状况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展览项目的具体状况,精心选取照明灯具的型号与类型,明确灯具的位置与最佳的投射角度;结合展览项目自身的规模,明确投射的具体范围与距离,设置好光斑与灯泡功率等参数,同时绘制布光图。若需要使用色光,需要在设计之初明确灯光色纸对应的色号,同时选择带有聚光灯与柔光灯的灯具,以便在对光操作时有效调整灯光投射的区域。
可以尝试运用投影机自身的灯光变化与形象的变化投射景物,将投影机视为灯具,使其发挥作用,所呈现的艺术效果良好。除此之外,也可以运用现今比较流行的多媒体数字灯,其不仅具备一般性质的电脑灯功能,还能像投影机一样投射视频影像,可将其视为带有活动图案的灯光加以运用。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与央视春晚的舞台中,就运用了该形式,视觉与听觉效果十分精彩[4]。
在整个艺术照明体系中,不仅需要仔细挑选发光的设备设施,如灯具与投影机等,还要选好受光体。通常情况下,灯光多被投射在实体或画面中,投影机中的影像被投射在平面或屏幕上。为了追求特殊性的视觉效果,也可以将光与影像投射在密度、色彩及材质不同的纱网幕上,在整个过程中,可将画面分为不同层次,呈现虚实有序、若隐若现的良好视觉效果[5]。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实体或半立体样式的屏幕中投射活动视频,呈现出乎意料的视觉效果。
在多媒体展览项目中,需要关注灯具、投影机与受光体等不同的元素。如今,灯具体系逐渐朝数字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艺术照明体系的运用赋予了项目更多功能,对此,需要创新艺术照明设计思想,并不断开展实践,从而创造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