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巧萍 段 波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二○一九年四月二十三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①:“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彰显了深邃的历史眼光、深刻的哲学思想与天下情怀,为全球海洋治理指明了路径和方向,也符合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海洋研究逐步走进学术视野的中心,国内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也呈现出崭新的局面。为顺应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要求并推进海洋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二○一九年十一月一日至三日,由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外国语文研究》杂志社、宁波大学世界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宁波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宁波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海洋出版社协办的“第三届海洋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大学顺利召开。
来自海外的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韩国东国大学、韩国建国大学以及来自国内(海峡两岸)的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中正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宁波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一百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盛会。
本次研讨会共设有十一场大会主旨发言、一场学术沙龙和六场小组专题讨论。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跨学科视域下的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前沿问题,从多元化视角进行了深入研讨,既为今后海洋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为“蓝色诗学”(Blue Poetics)和“海洋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建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近年来,随着“新文科”概念的提出,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呈现出一种新常态,海洋文学研究也随着这个新常态朝着跨学科研究的新趋势稳步发展。由于文学、空间与文化地理之间存在多层面、多维度的关联,因此海洋空间与文学绘图之间的跨学科研究也成为海洋文学研究的热点路径。作为此研究范式的引领者,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罗伯特·塔里教授(Robert Tally)以“作为‘航海图’的海洋叙事:文学绘图与海洋空间”为主题,从文学绘图与海洋空间的关系来阐释文学中的海洋叙事。塔里以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和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海洋小说为例,指出海洋叙事本身就是一幅“航海图”,海洋为文学叙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个空间广阔无垠无法标记,但海洋叙事通过个体、自然、社会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坐标系,他试图在此基础上绘制海洋空间的文学地图。侯杰通过分析麦尔维尔的《水手比利·巴德》(BillyBudd)中的文学绘图来审视十九世纪美国的海洋空间建构,她认为麦尔维尔通过对失语症患者比利失语前后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文本异托邦空间,绘制了一系列异托邦文学地图,这些异托邦空间地图不但揭露和再现了十九世纪末美国不断膨胀的海上殖民野心,而且对其进行了质疑,甚至抗议。刘英将“文化地理”这一关键词纳入海洋文学研究视角,为文学批评特别是海洋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对于促进海洋文学与文化地理学、空间批评等交叉学科的深化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郭方云聚焦文学地图的意识形态性、图文叙事性和空间本体性三大特征。田颖则基于古希腊海洋文学经典《伊利亚特》(Iliad)来探讨海洋文学中地图的空间叙事功能。
海洋文学与空间批评、文学绘图学之间的跨学科互动连接的确成为本次研讨会的一个热点话题,为积极回应这一学术热点关切,本次研讨会专门设置了“海洋、空间与文学研究”学术沙龙,意犹未尽的国内学者继续同罗伯特·塔里进行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塔利为大家介绍了空间文学的学科特点,解释了空间文学的概念以及它与其他文学类型的区别,他还就文学地图和地图学的区别等问题同国内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次学术沙龙为研究海洋文学与空间、文学绘图和文学地图之间的多维关系提供了多元的、全新的视角,与会学者都觉得受益匪浅。
近年来,随着“新海洋学”②(New Thalassology)浪潮的涌动,欧美人文社会科学学界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全球海洋史方面的研究兴趣和热度不减。在此背景下,文学中的太平洋叙事与国家(帝国)建构之间的勾连关系也由此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并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热点话题。事实上,在美国思想文化中长期存在一种对太平洋地区的迷思(Pacific Myth),尤其在众多的“太平洋书写”(Pacific Writing)中可以感知到。宁波大学段波教授的大会发言“《白鲸》与美国的‘太平洋帝国’想象”正是对此热点话题的回应。段波从太平洋地缘政治维度来挖掘美国海洋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太平洋迷思”,段波认为,“太平洋迷思”泛指欧美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关于太平洋地区的一套神话体系,它实际上是欧美意识形态中关于环太平洋地区的文化想象和文化幻象,在本质上服务于欧美在亚太地区的霸权扩张战略。段波将《白鲸》(Moby-Dick)置于十九世纪美国挺进太平洋的大背景下来审视美国的域外扩张历史,他指出麦尔维尔的太平洋书写与美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太平洋迷思”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与联系;透过《白鲸》中对十九世纪美国捕鲸业的辉煌叙述和捕鲸船“皮廓德号”挺进太平洋的历程,麦尔维尔展现了十九世纪美国“太平洋帝国”的建构和美国太平洋边疆的拓殖历史。从“太平洋书写”这一角度解读麦尔维尔的小说为研究新时期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提供了历史参考,也为研究十九世纪英美海洋小说提供了新视角。
许多与会学者和硕博研究生也意识到此学术话题的重要价值,因此也纷纷撰文发表观点。台湾师范大学梁一萍教授将台湾小说《傀儡花》(LadytheButterfly)置于十九世纪美国太平洋扩张的背景下来分析小说中的“罗妹号”船难事件。梁一萍认为,海洋小说《傀儡花》通过小说中台湾原住民尤其是通过小说女主角蝶妹的视角再现了十九世纪这场发生在太平洋上的船难事件。同时,梁一萍在发言最后引入麦尔维尔小说中的太平洋文学地图,将发生在同一历史时空但处于太平洋两端的两部不同作品联系在一起,通过地理绘图使得完全不同的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产生了连接。此外,段波教授团队成员陈欣茹、史雅倩、张景添、周敏还向大会提交 《〈亚瑟·戈登·皮姆的故事〉中的太平洋书写与帝国想象》、《马克·吐温的夏威夷书写与美国“太平洋商业帝国”建构》、《杰克·伦敦南太平洋小说中的疾病书写与帝国迷思》以及《斯托达德的太平洋书写与美国的“太平洋帝国”想象》等四篇论文,分别聚焦美国作家爱伦·坡(Edgar Allan Poe)、马克·吐温(Mark Twain)、杰克·伦敦(Jack London)和斯托达德(Charles Warren Stoddard)的太平洋书写同美国的“太平洋帝国”建构之间的互动勾连关系,从而为我们全面展示了美国文学与文化中无处不在、与帝国建构如影随形的“太平洋迷思”。
从文学文化的视角来审视文学与民族国家型构的关系,为近年来学术研究中的又一个新热点。在“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命运共同体”提出的背景下,从海洋文化、海洋意识的视角来解析海洋文学同国家型构及其命运共同体之关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因为海洋兴衰关乎国家命运,海上力量同一个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已经成为当下的共识。中国社会科学院程巍教授以及其他学者的发言,积极回应了这一学术热点话题。
程巍以“‘海洋小说’的兴衰:清末民国的海权与陆权”为大会发言主题,从清末民国的海权与陆权的历史出发,阐释了中国“海洋小说”的兴衰史。程巍指出:有关清末海权意识的崛起,忽视了与其形成张力乃至冲突的陆权论的存在,而实际上,最终是陆权论随着民国创立而胜出。尽管文学上“海洋文学”的声浪如潮,宣传海权,甚至陆军在清末民国文学中基本上一直被描写为“鱼肉人民、祸害地方”的势力,但陆权思想则成为此后八九十年中国军队建设的主要方向。兼顾陆权和海权为一个经济发达、技术优越、国库强大的大国的必须,前者足以防御,后者足以拓展。但如果经济、国库和技术尚未达到同时兼顾陆权和海权的程度,则必须两者择一优先发展。有着广大内陆腹地并位居亚欧非这个“世界岛”东部的中国,优先发展陆权比优先发展海权更加有利,而且清末民国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海战一律失败,陆战基本保本,最后是以陆战胜利来对冲海战失败的损失,从而奠定了此后亚洲的国际格局。程巍从宏观角度着眼于我国清末海权的发展史,论证了海权与陆权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新时期中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陈兵以“《珊瑚岛》的文明教化与英国民族性构建”为主题,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考察了英国小说家罗伯特·巴兰坦(R. M. Ballantyne)《珊瑚岛》(TheCarolIsland)中的文明教化与英国民族性构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珊瑚岛》是英国维多利亚中期福音传教、自由帝国主义思潮以及南太平洋魅力等不同社会文化融合的产物,小说中的南太平洋叙事不仅展现了文明理性和绅士精神,表明了英国的自由帝国主义心态,同时也是对英国民族身份的确认与构建。
此外,其他学者也聚焦海洋文学中的国家认同与“命运共同体”建构话题。柳士军就朗费罗(Henry W. Longfellow)的海洋诗歌中的美利坚民族国家认同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认为《我逝去的青春》(MyLostYouth)具有历史认同的况味,《船的建造》(TheBuildingoftheShip)有民族认同的诉求,《金色的夕照》(TheGoldenSunset)兼具地域认同的愿望。竺益娜探讨盖斯凯尔夫人(Elizabeth Gaskell)的小说《西尔维亚的两个恋人》(Sylvia’sLovers)中的海洋与国家认同,认为海洋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国家符号,映射出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经济和法律层面表现出人们的国家认同感。何文琪认为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海浪》(TheWaves)以海浪隐喻人生,海洋同时也是共同体形成的精神纽带,小说充分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命历程和情感体验。
海洋文学作品中的海洋意象和船的意象/形象一直是海洋文学研究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与会专家学者也纷纷就中外海洋文学作品中的海洋意象与形象及其文化意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诗歌中的海洋意象研究方面,韩国东国大学金英敏教授(Youngmin Kim)聚焦“Ireland, Island, I-land”这三个词,探讨了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与希尼(Seamus Heaney)诗歌中的船只与锚的意象,他认为,金船(the Golden Boat)意象下船只与锚的物质性之所以吸引希尼,是由于它唤起了诗人对爱尔兰土地与大海的象征的历史性想象;同时将希尼的诗歌与叶芝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中船与锚的意象。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威廉·贝克教授(William Baker)从文本互文性与作家生平的研究视角来解读艾略特(T. S. Eliot)的《玛丽娜》(Marina)与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佩里克里斯》(Pericles)两首诗歌中的意象/形象的异同,他认为,艾略特诗歌中的一些引文都是他从莎士比亚的诗歌中被人们所忽视但令人着迷的“浪漫”形象中所借用的。赵学峰认为罗宾逊·杰弗斯(Robinson Jeffers)诗歌中的海洋意象具有多种属性:首先,海洋具有母性特征,如《大陆的尽头》(Continent’sEnd)幻想人类的生命来自遥远的海洋的子宫,海洋不仅表现为人类的生命之源,而且是人类的文明之源;其次,海洋具有复原的能力,在《卡多尔》(Cawdor)中受伤的夏马尔从滩涂里找寻贝壳营养物来恢复健康;第三,海洋是危险的,具有毁灭的能力;最后,海洋对人类生存的冷漠启发了杰弗斯的非人本主义哲学,它让人们重新思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莫嘉茵聚焦日本古代文学开篇之作《古事记》(Kojiki)中的海洋形象,认为日本民族曾一度接受了以陆地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将海洋视为异质性存在。乔溪分析葡萄牙诗人卡蒙斯(Luis Camoes)的《卢济塔尼亚人之歌》(LesLusiades)中的水手的英雄形象以及同神祇之间的关系,认为神祇的海洋神性的消失与留存同人类对海洋、对空间的绝对控制权存在某种隐喻关系。
小说中的海洋意象研究方面,台湾中正大学陈国荣教授通过分析简·奥斯丁(Jane Austen)的经典作品《劝导》(Persuasion)中海军军官与陆地绅士的形象对比来揭示简·奥斯丁对海军和大海的矛盾态度,为如何解读简·奥斯丁的经典作品给予了新的思考。也有学者认为奥斯丁通过《劝导》塑造海军英雄,希冀恢复海军应得的关注和荣誉,并重拾公众对国家和政府的信心。石蕾剖析加勒比作家沃尔科特(Walcott)对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在加勒比地区的克里奥尔化(Creolization)的形象嬗变史,探讨了这位诺奖得主重写“鲁滨逊故事”的与众不同的历程:从模仿西方经典到结合加勒比当地语境,从而在对西方旧世界经典的解构与重构中构建了加勒比新世界的神话。刘文霞从西方文学作品中海洋形象的嬗变史出发,认为文学中的海洋形象经历了从不可知到可知、从想象到理性的过程,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探海”这一主题将持续下去,而“亲海”“人水和谐”将是人类与海洋关系的主旋律。
中国海洋文学经典作品中的意象/形象研究方面,胡根法通过分析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沧海赋》和曹植的《远游篇》等中国古代经典海洋文学作品中的海洋意象,认为曹氏父子三人在各自作品中对海洋的想象有同有异,寄托于大海之上的志向却迥然不同,从而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海洋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海洋文学在汉魏之际的发展状况以及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海洋观。美国学者索菲亚·基德(Sophia Kidd)采用中、西方文学地理学相结合的方法,以跨学科的视角比较分析西晋木华《海赋》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要素,对《海赋》中自然、文化意象与审美等方面的地理维度展开分析。李雪分析徐志摩《海韵》中的“女郎”形象和大海意象。
同时,与会专家学者以及硕博研究生纷纷就海洋文学文类与范式、中外海洋文学经典作家、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流动性与海洋文学、中外海洋文学与文化比较研究等多个话题展开多维度的讨论:
(一)海洋文学文类与范式研究。段波的专题论文《“新海洋学”视阈下欧美海洋文学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从全球海洋文明史的整体视阈出发来勾勒欧美“新海洋学”的历史脉络与最新动态,并详细梳理欧美海洋文学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明确指出进一步开展欧美海洋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和议题。王松林教授也对中国海洋文学的研究做了梳理,同时就中国的外国海洋文学的研究现状做了分析并对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走向做了展望。
(二)流动性与海洋文学的关系研究。韩国建国大学的申寅夑教授(Inseop Shin)以日本作家有岛武郎(Arishima Takeo)的小说《一个女人》(ACertainWoman)为例探讨了小说中的航海与海洋主题。他认为,目前对有岛武郎的研究忽视了对小说主人公在海上航行期间的行为与心理状态的研究,小说虽然无法称为一部完全意义上的移民小说,但不能忽视它的移民背景。李明刚从海洋空间的流动性视角来分析新文学整体与地方之发生同华南沿海历史人文地理、作家的异域体验、沿海地区民性以及文人旅行之间的重要关系,试图还原华南沿海文学时空交融的立体化文学生态景观,从而建构起一种新的沿海文学研究新范式。
(三)英美海洋文学传统的美学意义。邓颖玲教授比较了英国海洋小说家弗雷德克·马里亚特(Frederick Marryat)与其他小说家在创作方式上的不同,指出马里亚特从一种以海洋为中心的认知方式编排、创作小说,革新了英国海洋小说的创作手法,从而为后世海洋小说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海洋文学遗产。张瑞影探讨了美国作家小理查德·达纳(Richard Henry Dana,Jr.)的《两年水手生涯》(TwoYearsBeforetheMast)对于美国海洋文学传统的开创意义和价值。
(四)海洋小说中“国家之舟”的隐喻。吴青哲和李尧就马里亚特的《海军候补官员伊齐先生》(Mr.MidshipmanEasy)中“哈比号”的隐喻意蕴展开论述,认为“哈比号”上的海军等级制度呼应了英国现有的社会结构,其人员的垂直流动表达了英国国民跨阶级流动的诉求;同时,“哈比号”作为流动的国家领土,对海上殖民地进行文化渗透和经济扩张,这预示英国将依托海洋来拓展帝国版图的趋势。
(五)海洋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文化意蕴。在英国海洋文学研究方面,斯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和康拉德等英国海洋小说家成为关注的焦点。石嘉璇聚焦斯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哈格德(H. Rider Haggard)及康拉德海洋小说中的社会危机表征,她认为:斯蒂文森笔下的男性气质危机隐喻了帝国和帝国殖民政策的疾病,是帝国衰落的外在体现;哈格德通过他者文明(非洲文明)来折射英国的文化危机,突出了帝国衰落的内在原因;而康拉德在呈现伦理危机的过程中呼吁责任、信念与道德对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体现了他的危机救赎思想。也有论文探讨史蒂文森小说中的海盗精神与绅士风度,认为海盗的双重形象暴露了大英帝国兴衰的国民心理,另有论文分析康拉德海洋小说中的工作伦理,还有论文分析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海洋书写中的空间叙事特征,认为戈尔丁笔下的海洋空间是一种现代性的社会和文化建构,映射了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在美国海洋文学研究方面,美国海洋小说家詹姆斯·库柏(James Fenimore Cooper)成为关注的焦点,譬如有论文探讨了库柏的海洋小说《领航人》(ThePilot)中的父权制与女性身份的构建,也有论文从记忆书写的角度分析《领航人》中的民族身份重塑问题,还有论文考察了《领航人》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此外,也有论文把《白鲸》中的社会关系表征同美国政治现实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考察。
(六)海洋文学中的海盗书写。管南异认为关于史蒂文森《金银岛》的研讨存在着“自由”与“保守”之争,这一对立可以在文类的视野内得到统一:斯蒂文森自觉利用了“传奇”(romance)文学策略中向往自由与向往秩序并存的双重倾向,在小说的想象中让现存秩序吸纳了具有反叛精神的社会活力。邓志辉则重点比较《珊瑚岛》和《金银岛》中的两种海盗书写模式,认为前者强调海盗与帝国主人公的对立关系,而后者呈现海盗与帝国主人公的合谋关系,从而揭露十九世纪中后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海盗书写对帝国诉求所做出的不同呼应。
(七)海洋文学中的生态意蕴。有论文以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的《海风下》(UndertheSea-Wind)为例解读了其中蕴含的生态伦理观,指出要抛弃人类中心主义,协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努力维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也有论文结合柯勒律治(Samuel T. Coleridge)“万物一体”的哲学思想以及“罪与罚”的宗教观来分析《古舟子吟》(TheRimeofTheAncientMariner)中人与动物、人与大海、人与他人及自身的关系,解读诗中折射出的生态伦理思想。
(八)除了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主议题外,与会学者还就其他话题展开讨论,譬如比利时学者海森登克(Kristian Van Haesendonck)从跨文化比较视角将加勒比文学、飞散联系与丝绸之路结合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颇有一番新意;有学者梳理古今中外文化及文学作品中的人鱼故事及形象,也有学者研究《白鲸》与数秘学的关系;有几篇论文分别讨论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的《勇敢的船长》(CaptainsCourageous)中的儿童形象、《奥德赛》(Odyssey)中的主客关系以及《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中的北极探险与帝国扩张的关系。此外,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现代医学话语、西方文学文化中的“进步”话语、美国国家公园书写与民族性建构等话题也受到关注。这些多元话题的讨论为本次“蓝色诗学”盛会增添了缤纷的色彩。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其亮点是以跨学科视域下的海洋文学研究为主题,聚焦海洋、空间、文学地图与海洋文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海洋文学与国家认同及其海洋命运共同体之关系研究、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外海洋文学经典作家及作品研究、海洋文学的文类与范式等多个议题。正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外国文学研究》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秘书长苏晖教授在大会闭幕辞中所做的总结性评价,本次会议是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大背景下召开的,紧扣时代主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意义;本次海洋文学研讨会特色鲜明、主题突出,是一场充满蓝色基调的“蓝色诗学”盛会;本次海洋文学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将为国内海洋文学教学与研究、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以及中外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外海洋文学的发展繁荣。诚如苏晖教授强调的那样,今后的海洋文学研究中应该更加突显中国立场和中国视角,并且直接关涉中国问题的研究尤其显得意义重大,这是未来中国的国际海洋文学研究中需要坚持的正确立场和方向。
注释:
①习近平主席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及国际共鸣等,可详细参阅如下文献:[1]人民网.2019-04-23.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 习近平首提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423/c164113-31045369.html. [2]新华社评论员.2019-04-23.共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4/23/c_1124406792.htm. [3]郑世波,等.2019-06-08.习主席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共鸣[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6/08/c_1210153933.htm. [4]孙凯.2019-06-13.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及其实现途径[OL]. http://www.cssn.cn/shfz/201906/t20190613_4916907.shtml?COLLCC=3176178160&.
②关于“新海洋学”的研究现状,参见:段波.2019.“新海洋学”视阈下欧美海洋文学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外国语文研究(4):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