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精”及“精”的类词缀化现象

2020-03-03 14:30:25张丽梅
关键词:杠精词根词缀

张丽梅

(西藏民族大学 文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近年来,“戏精、杠精、柠檬精、猪精”等“×精”系词族风靡网络。人们依据词语模“×精”,创造了大量的新词语。“×精”作为一种构词模式,具有能产性、定位性、类化性的特点。且“精”正在经历由一个语素向一个类词缀的过渡。

名词性“×精”按照语义,大致分为以下六类:1.指某种能够转化成人的妖精,这种说法最早出现于明代的异志魔幻小说文本中,如狐狸精、猪精、白骨精;2.指人十分精明,如鬼灵精、马屁精、人精;3.指精液、精子,如遗精、受精、射精;4.指某种工业制品,如炭精、钢精、酒精;5.指某种调味品,如鸡精、味精、糖精;6.指某种人,如戏精、杠精、柠檬精。特殊情况下“×精”可以指代非人群体,如“那个猫可真是个戏精”,这里的猫是被拟人化了的。此类词属于网络流行语。本文主要对第6类中的“×精”进行研究。

一、“×精”的句法构成、语义、句法功能及语体色彩

(一)“×”的句法构成分析

网络流行语“×精”中的“×”为可变项,根据语料的搜集与分析,我们发现“×”多为单、双音节的名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

1.“×”为动物类名词,如章鱼精、猪精、鸽子精。

2.“×”为植物类名词,如柠檬精、紫薯精、草莓精。

3.“×”为身体部位词,如眉毛精、腿精、睫毛精。

4.“×”为其他类名词,如闪电精、筷子精、勇气精。

此外,“×”还可以为动词或形容词性成分。当“×”为动词性成分时,或为单纯式,如作精、杠精;或为动宾结构,如闯祸精、废话精。当“×”为形容词性成分时,可以是单、双音节的形容词,如嗲精、麻烦精。有的“×”还可以是英文单词,如“sense精”,意思是“思维灵活有创意,常常能带出笑点的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精”类词族是以可变项“×”与定位语素“精”组合而成,具有定位性。此外,“×精”可批量生产出一系列新词,因而“×精”具有强大的能产性。而待嵌词语“×”与“精”结合成新词语后,功能上均为名词性成分,即与“精”结合后的词均呈现出名词化的特征。“精”一般指代某类“人”,特殊情况下“×精”可以指代非人群体,如猫狗,但句意中的猫狗是被拟人化了的,因而具有类化性的特点。

(二)“精”的语义特征分析

从语义角度看,“精”在网络流行语“×精”中已发生了语义转化。《汉语大词典》中“精”有27个义项,它的本义为“挑选出来的好米”[2]。《说文解字·米部》:“精,择也。从米青声。子盈切。”[3]如《论语·乡党》:“食不厌精。”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汉语词汇数量也逐渐增多,一词多义现象越来越普遍。“精”由本义引申出的义项有“精制”义,如:《列女传·邹孟轲母》:“夫妇人之礼,精五饭,羃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已矣。”还有“纯粹、精粹、精华”义,如孔颖达疏:“六爻俱阳,是纯粹也。纯粹不杂是精灵,故云纯粹精也”等[2]。有部分义项,我们目前还难以发现其与本义的关系,或者说,“精”在词义引申、扩大的过程中,其后来的间接引申义与其本义的关系愈来愈疏远,如“精气、真气、魂魄”,当是在战国后期引申出的义项,如《国语·周语》:“祓除其心精也。”[4]从此义项又引申为“精灵,灵魂”义,如《荀子·赋篇》:“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魏晋时期又由这一义项引申出“妖怪;妖精”义,如《搜神记》卷十九:“宽窥二翁形状非人……问:‘汝等何精?’翁走,宽呵格之,化为二蛇。”[2]这一义项与“人”这个含义有一丝联系,与网络流行语“×精”中“精”的意义有关。“妖怪”是指“怪异、反常的事物或现象”。妖怪成“精”的表现是要幻化为人形,受《西游记》《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的影响,很多妖怪都可幻化成为人形。于是“精”的意义转变为“某种情况下,不能够被完全接受的人群”。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表示“×”很突出的人

这类词一般是由“身体部位词+精”组合而成,形容某人某个部位长的很好或很突出;也可以与某些性格品质相关的抽象名词搭配,以表具有某种好品质。如:

(1)那个女孩儿的腿又长又白,是腿精没错了。

(2)不是每个睫毛精都是天生的,小心机们都私下偷偷涂了增长液。

“腿精”是指腿又长又直又细的人,“睫毛精”是指睫毛长的又长又密的人。此外,还有眉毛精、手精、勇气精、小腰精等。

2.表示很爱做某事的人

这类词一般有两种形成方式,一是与动物类、植物类等名词搭配,一种是与动词性成分搭配。意思为“某人很爱做某事”,如:

(3)你那么爱吃草莓,是草莓精本人没错了。

(4)就是常到这里来的吴八大人,出名的闯祸精。

(5)作精女孩儿有人爱吗?

“草莓精”是很爱吃草莓的人;“闯祸精”是指很爱闯祸的人;“作精”是平时喜欢装、卖弄、做作的人。此外,还有杠精、学人精、磨人精等。

3.表示具有“×”某些特征的人

这里的“×”一般为动物类或植物类的名词,其本身具有某些特征,通过隐喻机制,将“×”所具有的某些特征映射到具有相应特征的人群中,从而表示“某人具有某些特征”。例如:

(6)真不知道我以前是怎么瘦的,现在简直就是猪精附身。

(7)你找的男朋友可真是个章鱼精!

这里的“猪精”就是采用隐喻机制,由“猪”到“猪精”,将猪具有的“懒、胖、丑”等属性投射到具有该特点的人群,用于指“那些又丑又胖,但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同理,“章鱼精”指“那些爱劈腿的男性”。此外,还有鸽子精、排骨精、红薯精等。

4.表示很“×”的人

这类词数量较少,一般是由“形容词+精”组合而成,意思为“某人很X”。如:

(8)你真是个麻烦精,怎么老给我惹事。

(9)果然,爱吃奶黄包的都是可爱精。

“麻烦精”是很麻烦的人;“可爱精”是非常可爱的人。此外,还有嗲精、赖精、时髦精等。

(三)“×”精的句法功能及语体色彩

1.“×精”的句法功能

“×精”整体一般是名词性的,它可以做主语、宾语和定语;也可以是形容词性的,可以做状语。具体如下:

(10)戏精们,请开始你们的表演吧。

(11)你真是个柠檬精!

(12)杠精的快乐在于跟别人无止境的抬杠。

(13)你不停跟别人抬杠的举动也太杠精了。

此外,“×”精还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组成数量短语,如一个戏精、一个柠檬精等。

2.“×精”的语体色彩

“×精”的语体色彩,涵盖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类(1)黄博雅、康青,《网络新生“类词缀”“精”系词族初探》,第十一届中文教学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8年第329-334页。。“身体部位词+精”一般是褒义的,指的是某个身体部位的突出优点。还有少量的“形容词+精”也为褒义,如可爱精、时髦精。而一些“×精”属于中性词,如草莓精、芒果精等。也有的属于贬义词,如麻烦精、磨人精等。还有一些词的语义色彩是由具体语境决定的,如“戏精”这个词最初是比喻演戏很厉害的人,属于褒义词;网络用语中指那些爱给自己加戏, 演技浮夸, 引起身边人注意的人, 属于中性词;某些语境中又可解释为丑人多作怪,属于贬义词。

二、“×精”的形成与发展

(一)“×精”的形成

网络流行“×精”最早以“戏精”的形式为大众所知,并入选为2017 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之后,杠精、柠檬精等一系列新词语相继涌现。与这种用法类似的,我们找到的与这种用法类似的最早用例是“猫精”,出现于宋代。如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连山张大夫抟好养猫儿,众色备有,皆自制佳名。每视事退,至中门,数十头拽尾延脰盘踥入。以绛纱为帏,聚其内以为戏。或谓抟是猫精。”[4]这里的“猫精”是对爱猫成癖者的戏称。“精”可以理解为“某些情况下,不能被完全接受的人群”,意义有所虚化。此后,元代出现“虎精”“小驴精”的说法,《朴事通》:“元来是个虎精,不是师傅,怎生拿出他本像!”《朴事通》:“这贼养的汉生的小驴精,一发做贼时不好?” 明代出现了“赖精”的说法,《金瓶梅》中西门庆道:“你看老婆子,就是个赖精。” 清代出现“搅家精”的说法,《红楼梦》:“薛蟠亦无别法,惟悔恨不该娶这‘搅家精’,都是一时没了主意。”此后,又有“败家精”的说法,曹禺《原野》:“不要脸,脸蛋子是屁股,满嘴瞎话的败家精。”这些说法均与网络流行语“×精”的用法类似,是“精”意义逐渐虚化的体现。

(二)“×精”的发展

受网络流行语“×精”的影响,一些意义未虚化的“×精”,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语义内涵发生了转变。如“狐狸精、猪精、白骨精、妖精”等。这些词原本都是指能够转化为人的妖精,现在则可以指称那些具有这一类动物某方面特征的人。《封神演义》中的“狐狸精”是指狐狸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诱惑人;而现代“狐狸精”已专指那些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勾引男人的女人;“猪精”本指一种猪妖,现在用来嘲讽一些又丑又胖的女孩,偶尔也用来嘲笑自己身材肥胖;“白骨精”在《西游记》中是一个阴险狡诈、善于伪装变化的女妖精,而现代借指善于伪装的极为阴险毒辣的女人;“妖精”原指妖怪,随着荧屏上连续剧《欢乐颂》(2016年5 月)、《欢乐颂2》(2017年5月)的热播,女主角之一的“曲妖精”成了城市精英女性机灵漂亮的代名词,这一新用法十分流行。于是“妖精”一词被重新定义和理解,被用为褒义词,常指年纪增长却外貌不老的时尚女性,或指精明能干且外型靓丽的女白领。

三、“精”的类词缀化现象

“精”可以做词根,如精神、精编、精兵等,“×精”中的“精”语义和性质均发生了变化。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精”中“精”的意义已经开始虚化,由不定位语素逐渐虚化为类词缀。

所谓类词缀,是指现代汉语中出现的介于实语素和典型词缀之间的一类构词能力很强的半实半虚性成分。它是词缀语法化过程中的初级阶段,也是必经阶段。类词缀又叫“准词缀、副词缀、预备词缀”[5]。

(一)“精”的类词缀化特点

语义是否完全虚化是区别类词缀和真词缀的主要依据[6]。而“精”的意义经过抽象概括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虚化,但还没有完全虚化。有时还以词根的面貌出现,不少“×精”在书面语中仍带有引号,说明这类附缀式词语尚未完全凝固,“精”还不是真后缀。而“精”的类词缀化特点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精”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且意义逐渐泛化,位置逐渐固定。“×精”可以与动物类、植物类、身体部位类及其它名词搭配,也可与动词性、形容词性成分搭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这里的“精”是指“某种情况下,不能够被完全接受的人群”,它是由“妖怪”义引申而来。其词义所指的范围有所扩大,词义泛化。“×精”的位置正在固定,且“×精”可使“×”的词性发生改变,具有类化性的特点,如动词“作”与“精”结合就变成了名词。

第二,“×精”中“×”与“精”的组合关系较明确,语义比较透明。从组合形式看,“精”作为类词缀时,多为偏正关系。由于“精”的语义并未完全虚化,可以看作是指人的类后缀,因而“×精”可以解释为“具有×特征的人”,语义透明度较高(2)语义透明度:是指词根和类词缀组合能力比较容易推断出派生来的新词的词义。。而真词缀与词根之间的语义关系是较模糊的,语义透明度也就低。

第三,“精”与词根“×”的粘附度较低。由于“精”的语义并未完全虚化,在“×精”中仍然保留了一定的语义。因而“×精”的语义是由“×”与“精”结合后产生的,所以它的语义贡献度较大(3)语义贡献度:是指构词成分为其构造的新词提供或贡献的语义内容的多少。。这一点不同于典型词缀,典型词缀与词根构成的过程中语义贡献度较小,因而词根与词缀的粘附度也比较高。语义贡献度大的词缀与词根的粘附度相应较低。

(二)“×精”类词缀化的动因

1.类推机制推进“精”的类词缀化

类推作用在类词缀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规则性、条理性是语言的基本职能所要求的。因此语法中有整齐划一的趋势和抗击这一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类推作用”[7]。网络流行语“戏精”被大众熟知之后,人们参考这种“×精”的构词模式,创造了诸如杠精、柠檬精、猪精等一系列新词语。而“精”作为名词性标记,不仅可以放在名词后面组成新的名词,也可以放在动词和形容词后面,与之构成名词,但不管是哪一类,都运用了类推机制来构成新词,由此便构成“×精”类词族。

2.组块心理促进“精”的类词缀化

组块心理在类词缀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意义上本来分立的单位在组块心理的作用下,人们会将其看作一个意义整体,这就促使两个本来分立单位的融合,在融合过程中,有的单位在某一位置上会被高频率的使用,这也加速了汉语的类词缀化。如“精”原本是一个词根,随着网络流行语“×精”的运用与发展,其语义类化为“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组块心理的影响下,人们促使“具有某种特征的人”进一步融合,再加上“精”放在词尾位置上是被高频使用的,“×精”也就固定下来了,促进了“精”的类词缀化进程。

3.隐喻机制促进“精”的类词缀化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经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8],而这种隐喻机制在汉语类词缀化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谓隐喻,是以一事物描写或替代另一关联事物的思维或认知方式[9],是源认知域向目标认知域的投射。它更加强调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和类同性。“×精”中的“×”为植物或动物类名词时,其本身的某个特性就会不自觉地被投射到目标人群,如“猪精”中“猪”的“好吃懒做、丑、笨”等特征,在隐喻机制的推动下,就会投射到相应的目标人群,从而用以指称“那些又丑又胖,好吃懒做的人”。隐喻机制促使“精”与“×”的搭配范围变广,从而促进“精”的类词缀化。

4.经济简约原则促进“精”的类词缀化

语言的经济原则是由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提出的,是在保证完成语言交际功能的前提下,用最省力、最简洁的方式完成信息量的传递。也称为语言的经济性。以“芒果精”为例,它的本义是指“极力维护芒果卫视的粉丝”。显然,后面的内容繁杂,这样也就促使人们选择前一种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在言语交际中,如果有更加简明的表达方式,作为交际者,人们往往会更加愿意选择简明的表达方式。而类词缀化进程中词根与类词缀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的大量新词,符合语言的经济节约原则。

5.高频使用促进“精”的类词缀化

“×精”的高频使用,也是促进词根“精”类词缀化的原因之一。“精”作为一个词根,使用位置不固定。随着网络流行语“戏精、杠精”等词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并以此创造了大量的新词语。“×精”的高频率使用,促使其位置逐渐固定,推动了“精”的类词缀化。

总之,“×精”在构词方式和句法功能等方面与一般的附缀式词语基本相似,搭配关系基本定型。“精”在“×精”中,是一个黏着性的构词成分,不可单独构成新词,一般要附着在词根“×”之后。而有些“×精”的意义,也不是词根“×”和类词缀“精”之间的简单相加,如“芒果精”不是指“爱吃芒果的人”,而是指“极力维护芒果卫视的人”。对于这类词语,我们就不能直接从组合关系推测出词语的意义。另外,“精”也可看作是指人名词的标记性成分。但需要注意的是,“精”还不是典型的词缀,它与典型的词缀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精”已具有明显的类词缀化倾向,其构成新词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

猜你喜欢
杠精词根词缀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二十三)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4:50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二十二)
英语世界(2023年10期)2023-11-17 09:19:18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十八)
英语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9:38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1:48
深入探索“杠精”的内心世界
检察风云(2022年1期)2022-02-19 05:26:57
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
“杠精”
环球时报(2019-01-08)2019-01-08 06:17:49
都这么熟了
杠精
高中时代(2018年7期)2018-09-28 05:23:18
释西夏语词缀wji2
西夏研究(2017年1期)2017-07-10 08: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