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婕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
2020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在教育系统扎实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社会成员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集中体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所在。高校如何创新教育模式、开展广泛而深刻的国家认同教育、提高国家认同教育的主动性、有效性、针对性,是当下的重要课题。
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个体对所属群体的一种认可和情感归宿。袁娥指出,“认同”是自我在情感上或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共同体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是在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相同、差异、特征以及归属感[2]。国家认同是指个人主观认为自己是某个国家的成员,并且承认自己是该国家的国民[3]。国家认同是一种主观意识和态度,是维系国家成员之间感情和精神的纽带。国家成员之间都认同属于一个国家的国家意识,在国家意识的作用下,每个国家成员彼此之间存在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人们只有对自己的国家产生归属感,对国家的政治体系、法律制度、道德规范等产生认同时,才会主动关心国家利益,自发地为国家的发展承担责任、贡献力量。
国家认同教育是培养个体对自己国家的心理认同和情感上的归属[4]。韩震认为,国家认同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认同[5]。它关系到能否将全体国家成员的力量聚集起来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维护自身的国家主权统一,塑造国家的核心凝聚力。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尤其重要。高校国家认同教育以巩固和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为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观念,激发大学生理性的爱国情感,进而萌发自觉自愿的爱国行动。
本研究随机抽取辽宁省15所高校,样本高校来源涵盖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市属高校,其中包括“双一流”高校,保证了被试的随机性和普遍性。被试样本2 021人,本科生1 864人,研究生157人(表1)。
表1 调查样本一览表
本研究采用结构式问卷形式,问题围绕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和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现状两个维度进行测量。问卷包含22个问题,对随机的11个问题项数进行Cronbach信度分析,系数为0.836,信度较高,KMO值效度分析,系数为0.862,效度较高。本研究采用在线问卷形式,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发放,数据分析使用SPSS20.0。
1.辽宁省高校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国家认同感
调查发现,91.24%的学生对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其中87.33%的同学对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非常骄傲。研究数据表明,辽宁省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认同感,81.35%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过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90.25%的学生表示当中国选手在国际体育赛事中获胜时自己感受到了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90.84%的同学因为中国在抗击疫情时所展现出的大国担当感到非常自豪。
2.国家认同感与年级之间存在差异
国家认同感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渐增强,到大学三年级时出现峰值,随后开始呈现减弱的趋势。进行交叉卡方检验时发现样本年级对问题“作为中国人我感到自豪”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chi=47.031,P=0.005<0.01),进行百分比对比差异后发现,大三学生选择“非常符合”的比例为92.15%,明显高于平均值87.19%(图1)。
3.辽宁高校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国家责任感
调查发现,92.1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应该承担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呈整体上升趋势(图2),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在环境保护(84.96%)、坚持诚信原则(72.19%)、帮助老人(72.88%)、支援西部(59.23%)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承担自己的责任。由此可见,当前辽宁省高校在提升学生国家责任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我愿意支援西部”的问题上,中共(预备)党员(40.24%)的意愿明显高于共青团员(36.26%)和群众(31.13%)。在社会参与方面,中共(预备)党员对待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大学生中的中共(预备)党员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可以在国家认同教育中大力发挥党员、预备党员的同侪力量,积极影响其他同学。
1.辽宁省高校国家认同教育满意度
辽宁省大学生对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满意程度高达91.06%,但存在性别、年级和学科上的差异。在性别上,男生对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认可度高于女生。在年级上,大一和大三的学生对学校的国家认同教育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利用卡方检验发现年级对国家认同教育的满意度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chi=246.134,P=0.000<0.01),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大一和大三学生选择“非常满意”的比例为63.64%和67.37%,显著高于平均水平59.13%,研究生和大四学生选择“比较满意”和“一般”的比例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表2)。在专业上,专业对国家认同教育的满意程度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chi=133.485,P=0.000<0.01),法学专业选择“非常满意”的比例是80.95%,明显高于平均水平59.13%,教育、体育专业选择“比较满意”的比例是51.82%,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0.93%。
表2 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对学校国家认同教育的认可程度卡方分析
2.国家认同教育内容
被试样本普遍认可目前课程设置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有28.01%的学生认为需要在内容方面进行改进。同时,只有39.24%的同学从课堂上了解当前的时事热点事件,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目前高校的相关课程与时代热点脱轨,大多数学生无法及时从课堂上了解时事热点问题。此外,有92.1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应大力弘扬”,91.2%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大幅增加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认同感的内容。
3.国家认同教育途径
调查发现,当前高校中国家认同的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86.74%)为主,但并不局限于课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2.2%)、校园宣传(60.06%)、以爱国为主题的文体表演(58.93%)、专家讲座(57.1%)是几种课堂教学之外的主要教育途径,此外还有网络、演讲、阅读爱国书籍等。另外,参加政治仪式也是学生获得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参加调研的学生人均至少参加过一次以上的政治仪式活动。88.08%的学生参加过升旗仪式,其他政治仪式还包括: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46.51%)、缅怀先烈活动(43.99%)、观看阅兵式(31.27%)、红军长征纪念活动(19.79%)和宪法宣誓仪式活动(16.33%)。
网络也是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有60.66%学生通过大众传媒平台的宣传获得国家认同教育,90.6%的学生通过网络、手机了解我国的时事热点。当前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来说,网络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很大,高校的国家认同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育的范围内,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开拓网络教育路径,建设高质量网络课程、宣传平台,形成教育合力。此外,高校辅导员在国家认同教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81.55%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对大学生提升国家认同感有很大的影响,辅导员自身的言传身教和平日与学生的交流谈心都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提升影响很大。
4.国家认同教育模式
(1)教育方式方法亟待改进
调查发现,被试样本普遍认为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方面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进。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需要提高对国家认同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但并不希望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也不希望以应试为目的来学习新知识。学生们更希望通过体验式学习获得国家认同感,例如,通过阅读书籍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观看爱国爱党题材电影、了解国家抗击疫情果断有力的举措、学习抗疫中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等,这些都是大学生们认为可以最大限度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国家认同感的途径。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国家认同教育仍以知识理论教育为主,缺乏体验式、共情式的教育模式。调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被认为参与度最高的方式是交流讨论(39.44%),“情感共鸣”和“亲身体验”是广泛受学生欢迎的两种教育途径,但调查数据也反映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自我教育、抽象概括的能力不足,自我反思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图3)。
(2)不同专业、年级对教学方式的偏好存在显著差异
利用卡方检验发现不同专业对国家认同教学方式存在不同的偏好,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chi=53.891,P=0.000<0.01),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见,法学、艺术专业更偏好传统理论式教学方式,选择“讲授知识”的比例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经管专业偏好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农医类的学生偏好探究式学习,选择网络自学和案例分析的比例较高;教育、体育专业选择交流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比例较高(表3)。
表3 专业与教学方式参与度认可程度卡方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偏好也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低年级的大学生倾向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高年级的大学生更喜欢交流讨论、分析案例这类可以沟通交换观点又需要具备一定探究能力的教学方式。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师单方面讲授知识,而是偏好参与度更高的教学方式,可以师生互动,通过分析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上述调查分析可见,辽宁省高校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责任感,但研究生阶段的国家认同感相比本科生有所减弱。目前大学生对高校的国家认同教育总体上满意,依旧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相比传统注重知识理论的讲述式教学,大学生在参与度、体验性、情感获得等方面有更多的诉求,且随着年级的增高需求度越强。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 185位18~70岁的中国公民开展了中国社会状况调查,发现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家认同感减弱[6]。本研究的数据中研究生的国家认同感相对大三学生减弱,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一研究结论。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特别是高学历的研究生群体是我国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材,要尤其重视这个群体的国家认同教育。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针对专业、年级的学习偏好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国家认同教育的有效性。教学内容应紧跟时事热点问题,紧密联系实际,要丰富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体验是认知的关键。体验式教育模式强调知识获得的亲历性、注重国家认同感的建构性,有效地回应了当代大学生希望通过自我建构、内化生成国家认同感的诉求,改变了理论式说教的方式,增加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是一种更有实效的教育模式。体验性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人生获得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正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有利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颇。
设计开发实践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体验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国家认同教育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首先,直接体验,即个人亲身参与体验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团、志愿者服务、公益项目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获得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认同情感。可以通过设计情景模拟,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将场景设置与现实相融合,理论知识和自我反思相结合。此外,可以利用VR、AR等新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其次,间接体验,即借由他人体验的感悟或者对书籍、影片等文本图像形成间接体验。通过学习榜样人物的事迹,与榜样人物产生精神共鸣,通过自身的感受使情感内化成新的体验。最后,内在体验,即通过自我学习反思内省形成体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对政治仪式的宣传,不断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以此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举行了国家公祭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庆阅兵式、南海海域海上阅兵、宪法宣誓仪式等。实践证明,每次举行这些纪念或庆典等活动,都能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响,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怀。
政治仪式是一种鲜活的教育方式,通过行为语言、象征符号、场景布置、衣着仪态等程序化的设置形成一个强大的“情绪场”,拉近了人们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距离,让参与者经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切身感悟仪式传递的价值内涵[8]。在政治仪式的浸染中,有助于人们形成集体记忆、建构政治认知图式、深化国家认同、铸牢中国力量、厚植爱国情怀。作为一种集体活动,政治仪式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是加强国家认同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高校应将国家认同教育根植在神圣庄严的国家政治仪式中,展现国家的强大能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场政治仪式都成为倡导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知识竞赛、参观、社交媒体平台宣传、“微参与”等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加强对国家政治仪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国家认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学生不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对国家的认知可能仅停留在模糊抽象的层面,难以产生态度和情感上的接纳。实施国家认同教育的最好机遇是抓住每一个反映国家意志、体现国家行动的重大事件,从奥运会到世博会、从1998年特大洪灾到2008年汶川地震、从“非典”到今年的“新冠”疫情,每一个重大事件中所展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都使我国人民爱国情绪高涨,激起了强烈民族情感和民族凝聚力。重大事件是联系个体生活与国家事务的纽带,是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体验,高校需要充分加以利用,抓住契机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形成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感,增强对祖国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今年爆发的新冠肺炎是一场公共危机,危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每个人的生活和利益,其中延伸出一系列的抗疫行为,充满正向的教育契机。把握、利用疫情防控的突出成效、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深入挖掘敬业奉献、逆流而上的抗疫榜样的故事,提升大学生“共情”感,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责任和使命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共行动力,积极主动投身国家建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