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民, 范艳利
(洛阳师范学院食品与药品学院, 河南洛阳 471934)
目前大学生专业英语教材是全英文教材, 包括老师上课使用的PPT也是如此. 从这方面来讲, 我们看到的这门课首先是英语课, 然后才是专业课. 这就必然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这门课的学习目标放在首位, 然后再去考虑课堂的具体执行过程. 相当于文科来说, 工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 上一句意思不明白, 下一句就没法理解. 相应的专业英语要求每一句都翻译准确, 这就独显英语语法的重要性. 因此, 新工科大学生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目标首先应该是将大家接近遗忘的英语语法逻辑重新渗透与强化, 其次才是专业词汇与术语的积累和应用, 以及专业英文文章或文献的阅读和写作, 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1]. 因此, 以工科专业英语课教材为载体, 以大学生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为阵地, 以教材中的每一个句子为具体的研究对象, 将每一个句子的主干、 非主干(主谓宾、 主系表、 定状补、 连词、 分割、 同位、 插入语)准确地定位和排序便成为专业英语教学过程当中的重中之重, 其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最终提高大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目前, 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多是采用多媒体形式(PPT)来授课, PPT上的内容来自于专业英语教材相应的章节. 每一节课播放的PPT的数量相当大, 但针对于播放的任何一页PPT来讲, 老师讲授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将该页PPT上的任何一个英语句子大概翻译一遍, 而对于每一个句子的具体而完整的结构讲解甚少, 最终造成的结果是课堂结束以后, 学生遇到下一个句子仍然读不懂它的具体意义, 而且连最基本的翻译可能都完成不了.
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 老师们所采取的一般形式不外乎两种: 一是让学生到讲台上去听写单词, 二是提问个别同学翻译某个句子[2]. 这种单一的课堂互动形式, 会导致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学习的目标不明确, 同时在学习方法上走入误区.
在课堂作业的布置与检查过程当中, 形式仍然是单一的. 目前, 教师们对于专业英语课堂作业的布置与检查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英语词汇的默写, 句子的英译汉或汉译英. 但无论这样的作业布置多少, 最终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为在课堂讲授与作业布置之前失去了一个前提, 就是学生完成作业的真实的自我能力. 这种自我能力并不是作业数量上的积累和叠加, 而是英语语法不间断的系统学习和强化, 在此过程当中力求完善、 精准、 具体和微观.
无论是学生在专业英语课程的预习准备过程中, 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执行过程中, 都非常重视单词. 我们都知道单词、 语法、 考点、 方向、 方法是学好英语的5个要素. 我们把单词放在第1位, 说明单词很重要, 重要的往往是基础的, 基础的也往往是重要的. 但是单词的重要性并不是也不能以无休止的、 大量的、 循环的背诵去提现. 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单词有多种不同的词性, 有多种不同的汉语意义, 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英语句子里有不同的语法功能. 因此, 一个单词只有置于某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即某一个具体的英文句子当中的时候, 它的词性、 词义、 语法成分才是唯一的. 单词的掌握应该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这个认知过程应该从认知一个单词的发音、 词性、 汉义、 功能入手, 而不是从一开始就以大量的、 循环的背诵和听写去实现. 因此, 掌握单词并不能靠死记硬背, 必须将某一个单词置于一个特定的英文句子当中去学习与掌握它, 那么我们就必须从一个句子入手, 了解这个句子的主干和非主干. 如果对于任何一个短句、 中长句、 甚至是长句, 我们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在瞬间将该句子的主谓宾、 主系表、 定状补、 连词、 分割、 同位、 插入语等等要素进行准确地定位和排序, 那么我们就可以精准地了解任何一个英文句子, 从而了解任何一个段落, 然后了解一篇文章.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超精读的方式精准地阅读一篇文章, 那么我们当然也能够写出一篇没有任何语法错误的英文文章. 因此, 仅仅注重单词忽略语法是很难完成最终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的.
对于各类型英语科目的学习, 我们都在强调学以致用, 那么我们现在必须要明确地知道学以致用究竟是什么含义. 首先, 英语学习结束之后的应用方向包括听、 说、 读、 写、 练、 改、 译. 那么大家需要再思考一个问题: 针对这些应用的方向, 我们要想应用正确需要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是什么?既然是要应用正确, 那么它就与应用错误相对立, 那么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是什么?经过仔细考虑, 大家不难发现, 学以致用的前提是语法, 应用的正确或者错误的判断标准也是语法. 因此, 语法始终是贯穿英语学习的核心、 灵魂、 精髓和主线, 任何脱离语法的学习、 教学和应试的方法与手段都是偏颇的, 不完善的, 难以达到或完成具有实效性的教学目标.
在期末的学业考试过程当中, 考试形式太过单一, 总是专业词汇的英汉互译, 句子的英汉互译, 阅读理解等等.
这种命题形式显然脱离了学好英语的中心和主线, 忽略了对真正的语法的考核与考察. 如果在每一次考试过程当中, 对于系统的、 完善的语法的考核与考察都不注重与加强的话, 会造成学生对语法本身的忽视和忽略.
针对目前大学生专业英语学习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本人专业英语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经验, 提出以下探索性的改革方案.
针对目前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应该从内容与形式上同时进行改革和完善, 那么内容上的充实与形式上的灵活就显得非常必要.
从内容上讲, 对于每一节课来讲, 并不一定要求PPT的量非常大, 可以精简内容, 保留核心部分. 从形式上讲, 对于每一页PPT所呈现的任何一个英文句子, 我们对于句子本身的翻译不应该放于最重要的地位, 放在重要或者核心位置的应该是这一段话中的每一个句子, 对句子的主干或者非主干具体的、 严谨的、 精准的定位和排序. 只有如此, 学生才能够彻底从语法意义上精准地了解一个句的主干和非主干的具体构成. 能够将一个句子拆开, 就能将一个句子合成, 然后在需要生成句子、 组段成篇的时候就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
对于课堂互动过程, 同样须要注意课堂互动的内容和形式. 因为课堂互动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检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因此在互动过程当中, 最好加入语法本身的内容, 而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单词的认知以及机械的英文句子的翻译.
对于课堂作业的布置与检查方面, 首先需要对作业的内容进行改革. 以往的作业内容仅仅是对专业词汇的听写以及个别中长句以及段落的汉译英. 这种形式很难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时独立生成句子、 组段成篇的能力. 要想实现这种能力, 可以在作业布置当中加入另外一个作业类型, 就是给学生布置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 让学生以这一段话或者这一篇文章中的任何一个英文句子为载体, 对每一个句子当中的主干、 非主干(比如主谓宾、 主系表、 定状补等等各种要素和成分), 都能够精准地定位和排序, 然后实现义译. 不断地重复和强化这种训练, 学生不仅可以读懂原始的、 现成的文章和文献, 也能够在任何环境下, 独自瞬间生成正确的句子, 然后组段成篇, 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总体目标.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单词是前提和基础, 语法是核心和灵魂, 这一点是不变的, 也是大家公认的. 但是究竟怎样区别二者之间的主次关系, 以及在熟练掌握这两个要素的过程当中, 如何做到侧重有序, 如何处置好前提和结论, 就显得尤为重要[3]. 任何一种只强调单词记忆而忽略语法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都是偏离主线的. 因为语法是核心和灵魂,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点突出强化语法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语法包括词法、 句法和章法. 词法包括每一种词性的单词的意义和用法, 涉及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数词、 介词、 冠词、 连词、 代词等. 针对任何一种词性的单词, 其定义、 分类、 位置、 功能、 考点、 方向和方法都理解和掌握之后, 这一词性的词法才可以结束, 反之都需要更进一步地完善.
句法包括句子种类、 句子结构、 句子潜入结构、 句子主干、 非主干. 句法在任何一个阶段的英语学科学习和考试中都占相当大的比重, 因为在超精读过程中, 利用率最高的恰恰是句法. 句法的掌握是否完善、 系统和精准直接唯一决定了文章是否能够读懂, 是否能够独立快速完成写作等等.
章法包括读文章、 写文章、 修改文章和翻译文章. 但是章法是否能够完成得顺利, 完全取决于词法和句法的掌握与应用. 对于文章的阅读和写作这一层面来讲, 机械地背诵文章培养语感毫无意义. 完整、 系统地学习章法的目的和作用在于能够独立、 瞬间生成句子, 然后快速组段成篇.
综上所述, 在平时的专业英语教学过程当中, 应该非常重视超精读的作用, 也就是说在讲解每一篇课文中的每一个句子的时候, 无论是拿课本还是用PPT讲解, 都需要重视每一个句子的主干和非主干的拆分与合并. 在讲解过程中, 不应该单纯追求量的累加, 每一个句子都要精准地讲解到位, 解析到位, 也可以从课堂一开始就把超精读放在重要地位, 而且强化超精度这一术语在学生心目当中的重要性.
对于新工科背景下大学专业英语来讲, 量化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的指标, 不应该仅仅体现在最后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上的分数, 而更应该体现在, 在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以后, 学生对于专业文献的阅读以及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4]. 这种专业能力首先应该体现在超精读的阅读速度和技巧, 其次应该体现在超级精读结束以后, 对于文章的段落与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最后应该体现在专业论文的写作速度, 成文技巧以及单句、 段落表达的精准度.
结合上述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期末考核中, 对于试卷上题目的类型方面也需要做相应的改革或完善[5].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结束这门课之后能够对专业文献进行正确的阅读、 翻译以及文章的写作. 鉴于此, 应对题目类型进行改革. 语法是英语学习的精髓和主线, 如果忽略了语法本身的系统学习, 那么应用好语法就成为空谈. 因此, 在学期结束以后所进行的考试中应该再加入单独的语法考核内容, 而且题目类型也应该更加多样和灵活. 考核中还要加入一些句子结构分析的题目或者称之为超精读类型的题目.
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最终目标是能够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 应用的主要范畴主要包括四、 六级考试, 研究生考试, 研究生期间专业文献的阅读以及专业英文论文的写作和修改. 那么要想达到这个层面上的专业能力和水准, 就必须有非常完善、 精准、 系统的英语语法功底. 在英语语法功底具备以后, 那么超级精读就变成了日常教学和考试过程中, 必须要强化学生掌握的一种应用性能力. 因此, 在大学生专业英语教学过程当中, 对于英语语法的掌握, 培养学生超精读能力, 以及对于学生高级别英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和修改能力的提升便成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