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产业融合的效应与特征分析

2020-03-03 13:29赵若玺徐治立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边界科技融合

赵若玺, 徐治立

(1.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部, 北京 100091;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3)

一、 产业融合的时代意蕴

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 产业融合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体现出新的时代意蕴与价值。 新科技革命主要指向21世纪以来最有可能取得突破性成就的科技领域, 它本质上是20世纪后期科技革命的延续拓展, 重点聚焦于技术领域的发展与变革。

融合是当今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趋势与现象, 也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因。 “融合”的普遍含义是指多种异质事物的组合从而形成新的性质的事物。 在经济、 文化、 产业领域, 融合的发生现象十分普遍, 从科技与产业的发展角度来说, 它会推动学科交叉互涉、 技术关联互动、 产业相互影响、 产业组织方式及产业结构、 产业地区布局等发生变化, 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世纪90年代, 产业融合受到了学界的关注。 国内外相关学者从产业融合的原因动机、 产业结构的变化, 以及产业创新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产业融合实际上就是在科技革命、 经济社会发展等背景的影响下产业变革的一种方式, 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业发生的系统性变化。 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它发生的时代背景; 技术创新、 政府管制放松是它发生的重要动力; 技术融合、 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是它的主要过程; 产业形态、 结构、 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它的具体表现; 不同企业出现的新型合作关系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 从系统论的角度讲, 产业融合是适应新时期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动态结果, 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这种融合的产业发展范式与20世纪后期一系列科技、 经济与社会的重大变革密切相关。

二、 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产业融合的效应分析

产业融合的效应是指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产业融合所带来的影响。 它主要表现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完善、 催生新产业形态、 推动经济增长、 变革产业组织方式、 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等。

(一)产业融合使产业结构升级并趋于完善, 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

产业融合是产业变革的新方式, 它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 会使产业结构升级并趋于完善, 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它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的突破性成果融入产业变革中, 带来了物质经济资源的节约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新的产业技术、 产品与服务无形中提升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水平, 传统的技术与产品在融合中不断被取代改造, 使得市场体系结构发生了变化。 二是新的科学技术逐渐渗透至传统产业部门, 引发了传统产业部门的生产方式、 服务与产品结构升级, 从而又带动需求结构的整体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便由此产生。 例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 信息技术革命、 生物技术、 新材料技术以及能源产业等相互关联、 作用密切, 促使产业技术创新的发生, 推动产业结构迅速升级, 从而提高了国家的科技实力与产业竞争力。 三是产业融合的发生本身就是基于一定的工业化基础的, 它会进一步催生新的创新产业(融合后的产业本身就兼并了相关领域的科技、 产业的属性形态), 使得国家的产业结构整体向着高科技领域的方向转变。

(二)产业融合推动新产业形成, 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产业融合会催生新的产业形成,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融合发生后, 由于新科技的引入、 产业结构的完善、 市场需求的调整等, 产业的利润空间与附加值变得更大, 表明了市场需求发展的趋势, 产业的竞争力必然提升。 它具体表现在两点。 一是产业融合有利于资源的分配整合, 可以实现不同科技与产业领域的资源共享。 产业融合发生前, 不同的科技领域、 产业领域彼此分立, 界限明显, 它们之间关联性的缺乏导致资源分配流动只能限制在自身的领域。 而融合发生后, 不同的科技与产业领域资源互通共享, 传统产业也注入了大量的高技术及新的业务模式, 使得产业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 二是产业融合促进了技术扩散, 带来技术扩散性创新, 使得相关产业间技术发生向前关联与向后关联的扩散效应, 同时给人力资源和就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与空间。

例如,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成为推动产业融合, 形成新经济形态的有力抓手。 所谓“互联网+”, 是信息科技发展催生的新业态, 旨在加强互联网技术与经济社会产业的深度融合, 为体制改革、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将信息技术的成果应用于经济社会中, 重塑整个行业与产业。 因此, “互联网+”就是将信息科技广泛深入地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 能够有效地提高产业组织与生产效率, 推动实体经济创新能力与生产力的发展。 “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向不同行业、 产业领域渗透和扩散的历史发展过程, 它会实现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促进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当前, 互联网与能源、 农业、 制造业等产业的融合力度最大, 这将会导致更多新的产业商业模式出现。 以我国为例, 目前正处于加快部署新能源、 生物技术等战略性产业的关键时期, 而互联网的引入会较好地实现多技术领域的融合互通, 实现资源与产业运营模式效率的提升。

(三)产业融合变革了产业的组织形式, 形成了新的竞争关系

产业融合使得产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 形成了新的竞争关系, 有利于产业进一步发展。 产业融合发生后, 诸如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等方面将发生重大的变动。 它具体表现在三点。 一是产业融合优化了企业市场结构, 改变了产业的竞争格局, 新的企业组织结构形成。 产业融合发生后, 原有的科技领域、 产业领域边界发生变化, 原有的产业竞争与垄断格局发生了变化。 伴随着新的企业竞争形式, 企业的重组合并十分常见, 产业融合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伴随着这些过程, 企业自身会演化出新的组织形式。 二是产业融合对产业企业的市场行为与市场需求带来影响。 在产业融合发生以前, 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仅发生在其产业内部。 而随着产业融合的发生, 不同产业的相互介入作用逐渐加深, 因此会导致产业融合的主体——企业的市场行为与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三是产业融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效绩。 当产业融合发生时, 企业竞争的优胜劣汰速度加快, 资源配置更为合理, 企业的交易与生产成本降低。 例如, Alfonso(阿方索)和Salvatore(萨尔瓦托雷)研究了20世纪末期的电子信息行业, 发现计算机、 半导体、 通信等产业发生了明显的融合现象, 相比未发生融合的其他产业来说, 它们的短期效绩发生了明显提升, 并且产业的效绩与技术融合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1]

(四)产业融合会促进科技创新的新发展

产业融合会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国际化、 科技创新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新时期, 产业融合会加速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 产业融合会引发新的全球化的科技活动规制与准则的确立。 它具体的表现就是科技产业的跨国合作研发、 科技人才交流、 无边界的科研创新活动以及政府主导的国际科技产业活动。 产业融合的发生必然导致科技交流与产业合作的出现, 每个国家及地区的科技资源都是有限的, 产业融合的产生本身需要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流通。 当今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国际战略合作愈益深化明显, 例如我国科技部在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就指出, 科技资源互通共享,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创新需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资源。[2]2015提出的“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主要有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能源、 新材料技术等产业领域, 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点前沿领域, 政府在促进科技产业合作融合方面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 为了保障科技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流通, 当前世界各国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合作, 以互补型合作和竞争型合作为主, 促进了科技产业的融合, 也为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资源环境。 目前我国的科技产业融合交流已逐步形成了从双边到多边、 从中央到地方、 从官方到民间的多渠道、 多层次、 全方位对外科技合作格局, 同时, 合作的领域与模式也在不断拓展和创新。

三、 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产业融合的特征分析

20世纪末, 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以信息科技、 生物技术、 能源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在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合作国际化的浪潮下, 各国的行业规制均有放松, 产业体系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全面变化。 为适应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 产业体系势必进行一系列调整, 产业融合正是新时期适应这种环境变化而孕育出的一种新的产业发展范式。 进入21世纪,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又使得产业融合的进程存在着一定的整体特征。

(一)产业融合的发生有特定的历史时期

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自然规律, 从小科学时代的自我研究到大科学时代的学科互涉与整合, 科学发展整体上表现为融合、 分化、 再融合的进展过程。 产业融合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环境, 它既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都会出现的普遍现象, 也不是仅仅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发生而出现的典型产物。 一般来讲, 各自独立存在的产业, 如果其边界发生交叉、 渗透, 都有打破原本分立的产业形态形成新产业的可能, 但产业融合的出现并非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常态。 在早期的农业自然经济时代, 生产力水平较低, 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使得社会分工几乎没有, 因此产业分化与融合很难发生。 科技革命的发生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 生产消费的分离导致诸多产业链条的形成, 产业发展更加细化, 产业分工开始出现, 相互独立、 种类繁多的产业部门因此形成。 这种工业化早期的产业体系奠定了未来产业融合发生的基础格局。 因此, 不像科学的分化融合发展更多遵循其内部的特定规律, 产业融合只能发生于工业经济时代及其后更加高级的经济时代, 尤其是产业内部高度分化、 产业分工明显的后工业时代。 随着后工业经济时代的来临, 产业融合逐渐成为未来产业变革的重要范式。 后工业社会时期, 产业融合现象大量出现。 整个社会产业融合的契合度会随着通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高。 从最早的蒸汽动力技术、 电力技术到信息技术, 再到后来的生物技术, 产业融合的程度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更加深入。

20世纪中期, 技术经济范式变革以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为代表。 随着信息科技以其高度的系统集合性、 低成本的快速扩散性以及广泛的渗透性, 成为引领信息时代产业融合的主要动力, 并且这一趋势逐渐扩散到其他产业。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对推动新时期产业融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信息科技的发展成为产业信息化的共同技术基础, 为产业融合提供条件; 二是信息科技的发展扩大了市场规模, 全球的产业网络实现了互联互通; 三是信息技术愈加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由于信息技术处理、 分析采集信息的高效性, 信息部门在不同产业的主体企业中均有成立, 目的就是推动产业信息化程度加深, 为产业融合打下基础。 但是, 信息技术并非驱动产业融合唯一的动力因素,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生, 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正愈演愈烈。 20世纪70年代至世纪末, 以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为代表的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推动了产业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 生物科技的进步也成为引领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于农业、 制药业、 化工、 食品加工、 能源等产业的界限将难以区分, 这都是由于生物科技对相关产业的引领与渗透造成的。

在21世纪新科技革命发展的背景下, 产业融合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 自沃森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建立分子生物学以来, 生物技术及相关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奠定了新兴产业基础, 生物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基于不同科学技术领域融合的产物。 21世纪, 人类处于信息经济时代到生物经济时代转换的关键时期, 生物科技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的通用主导技术, 会推动社会产业更为深入广泛地融合发展。

(二)产业边界模糊化是产业融合的宏观表现

产业边界的概念在传统的产业经济理论中并没有明确提出。 在《经济学原理》中, 马歇尔对机器大生产背景下的产业融合现象有了初步的分析, 他指出:“分工的程度越精细, 不同类型行业之间的界限, 大都十分容易跨越。” “不同行业精细划分的界限, 虽然很多都十分细微, 但小部门中一个人失业, 他能迅速转移到邻近的小部门继续工作, 而不会有很大效率损失。”[3]马歇尔的论述似乎表明工业经济时代初期, 产业边界模糊化的现象已初步体现。

在区分产业边界时, 传统产业理论大多采用“同质性”的原则。[4]同质性原则有如下四个条件: 一是产业无替代性技术, 即产品的生产技术只能由单一产业来提供; 二是非联合性生产, 即产品只能由单一产业独自生产; 三是产品没有交互运作条件, 即产品只能在一个独立的产业平台环境中生产; 四是不存在市场交叉, 即产品之间不存在市场竞争关系。 因此, 国内学者周振华在总结以上概念后指出, 产业边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技术边界, 即与每一种产业相配套整合的主流技术及相关生产流程工艺等。 二是业务边界, 即产业的生产投入与产出方式, 也包括产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三是运作边界, 即不同产业的运营发展都有相适应的平台与配置条件。 四是市场边界。 不同产业的交易运作, 都在特定相关的市场环境下进行。 在产业融合发生的时候, 产业边界的四个维度相互影响并联系。 技术边界是产业边界要素的核心, 技术边界的形成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产业边界的存在。 技术边界的模糊消失将会推动其余三个边界要素的逐渐消失。 在产业融合发生以前, 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产业分立现象, 技术壁垒、 业务壁垒、 市场壁垒均存在, 产业边界清晰。 而伴随产业技术创新及技术扩散的发生, 产业间的技术性进入壁垒开始打破, 不同产业间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 随着市场业务的不断作用, 不同产业之间的产业边界被打破, 产业融合的过程开始趋于完整。

在产业融合发生之前, “性质各异”的不同产业独立存在。 在高度分化分工的工业经济时代, 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日益复杂, 产业部门不断细化, 产业的产品交易合作大量增加, 这都是促进产业边界模糊的重要因素。 产业为了适应发展, 将做出对原有产业界限的调整与重划, 这就导致了产业融合的发生。 产业边界的模糊至消除主要经历如下过程。 首先, 当两个产业分立时, 它们之间存在着技术进入与退出壁垒, 即有分界。 其次, 当分立的产业开始走向融合时, 技术壁垒边界由于技术扩散创新的作用而被打破。 再次, 分立产业有了共同的技术基础时, 二者的产业边界开始打破, 产业融合开始发生, 产业融合实际上也是打破技术边界、 业务边界到市场边界的一个过程。

(三)产业价值链的分解重构是产业融合的微观表现

产业融合的微观表现体现为产业价值链的分解、 融合、 再重构的动态过程。 美国学者Michael E. Porter(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产业价值链的概念, 它体现为一个产业进行完整活动的过程集合体, 包括产品设计、 生产、 销售以及后续服务等, 它注重产业之间的组织职能与相互关系。 在不同的产业发生融合前, 它们的产业结构彼此分离, 产业价值链分化无相互作用。 随着相关产业的不断作用与联系深化, 技术、 产品、 运作条件及市场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相关产业的价值链开始演化。 产业链的解构重组伴随着产业融合程度的深入而逐渐推进, 当新的产业价值链出现时, 它代表了新的产业关系与规则, 也标志着融合后新型产业的形成。

以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为例, 国内外学者深刻指出了二者产业价值链的分解与重构。 生产制造业引入服务业的目的是为了在产业价值链中抢占有利位置,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使得生产制造商可以在产业链的重组扩大中发现新的商机。 Vandermerwe(范德梅)等认为, 产业在生产和服务的整体行为中, 生产部门逐渐转移至产业链下游, 服务业企业却逐渐转移至价值链上游。 服务为产品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过程提供了好的平台, 确保了产业融合的有效运转。[5]B.W. Wirtz(沃茨)研究了产业融合与产业价值链变化的关系, 他认为产业融合的过程实际上就表现为产业价值链的分解与重组。[6]国内学者周志丹认为,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在制造产品中增添服务业务, 而是关注产业的核心价值提升与战略整合, 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就体现为产业链与价值链的融合重构。[7]李美云认为市场的扩大与技术进步导致社会分工愈加细化, 产业的价值链结构也愈加复杂。 制造业与服务业原有的产业价值链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发生了重组断裂, 混沌的价值网络系统开始形成。[8]因此, 产业融合的微观表现就体现在新价值链重组的过程中, 原有的价值链碎片的核心部分会根据现有的产业特征和未来的市场形势进行重组与整合。 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原有价值核心部分在新价值链中有所保存, 同时组成了新的高效的生产服务产业系统。

(四)科技创新是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力

科技革命导致的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发生的重要动力。 Yoffie( 约菲)研究认为, 技术创新、 管制放松以及管理创新等都是产业融合发生的主要动力。[9]也有研究者认为共同技术基础的形成是相关产业融合的必要条件。 因此, 技术创新的最终结果是技术扩散, 将会在不同产业中进行渗透, 为技术融合奠定基础。

国内的学者与国外学者观点类似。 张磊认为, 只有将技术进步与规制放松加以结合, 才能实现产业融合的发展。[10]马健认为,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 而管制放松是其外在原因。[11]于刃刚等在其著作中指出了技术创新进步是产业融合发生的主要原因, 政府规制放松、 企业并购、 战略联盟的组建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是次要原因。[12]

新科技革命为新时期的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 是因为科技革命会引发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 从而进一步促进技术融合, 为产业融合打下基础。 技术融合的概念由Rosenberg(罗森伯格) 通过研究美国机械设备的演化而提出。[13]技术融合本质上讲, 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通过相互作用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新型技术体系。 例如信息技术引发的技术革命已渗透到各个领域, 这就为进一步的产品、 市场、 业务及管理等融合提供了动力, 最终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基础。

总体上讲, 产业形成的过程大致如下: 科学技术的引入—产品设计与研发—独立生产商出现—企业集群的形成—产业出现。 在产业创新的过程中, 不同层次的要素都在进行更替, 包括了技术、 产品、 市场、 组织管理等。 其中, 技术创新导致的技术融合是根本, 它是业务、 市场等其他层面融合的基础。 技术融合使得不同产业出现了相同的技术基础, 产业创新开始发生。 产业根据技术融合的方向, 不断调整物质、 人力、 资源以及组织管理等, 以技术创新为基础, 发展相应的新业务, 提供新的产品与市场服务, 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产业创新便开始发展。 因此, 从本质上讲产业融合也是一种产业变革与产业创新, 它以相关产业间的技术融合为基础、 以产品业务融合为手段、 以市场组织管理融合为主要过程, 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新的产品与市场从而实现产业效益增长。

四、 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产业融合合理推进的措施

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 产业融合的推进过程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需要从科技与产业自身的发展角度提出合理的措施与建议。

(一)制约产业融合推进的不利因素

当今, 产业融合存在三个不利因素。 首先, 存在相关的制度因素制约产业融合的发生。 产业融合的推进与宏观制度有密切的联系, 抑制产业融合的制度因素目前主要有政府管理规制以及市场垄断等因素。 政府的管制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产业的结构形态, 例如一些国家型垄断企业, 若想实现产业融合, 政府的开放政策与管制放松是根本条件。 但当前政府的管制政策等不是十分完善规范, 如何放松管制, 推进产业融合的合理进行是目前的关键所在。

其次, 不同产业的科技发展缺乏互动整合, 导致产业融合缺乏根本动力。 当前各门基础科学的研究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各高校以院系为单位的归属控制, 成熟完善的科学领域资源、 人员配置固化, 学科领域边界清晰, 不利于综合统一的跨界研究。 技术研究也以传统的单一领域教学研究室为主, 不同专业领域的交流互动较难深入实现。 此外, 门户之见、 学科壁垒在科技研究中屡见不鲜, 使得真正意义的科技交流合作很难实现, “小而全”的闭门研究模式较为常见, 跨学科融合的战略思维较为缺乏, 导致交叉领域的研究很难获得组织及相关机构的认可。

再次, 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融合系统体制机制没有建立完善。 企业是相关产业融合互动的重要主体, 在推进产业融合的战略策略上转变不充分, 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同时在顶层设计上, 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系统整合不充分, 缺乏有效的互动政策指引机制。

(二)产业融合合理推进的思路

首先, 应当根据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构建与产业相关的基础科学技术领域的交叉融合体制机制。 应当以高校科学技术研究所、 重点实验室、 教学实验中心等为基本单位, 构建科技领域交叉融合的管理模式, 同时健全科技领域融合的评价体系。 科技融合是产业融合推进的“基石”, 对于构建务实的交叉科技研究平台, 应当从管理层面入手, 创立合理规范的科技产业融合平台机制。 例如建立以科技产业交叉融合为中心导向的科研平台, 采用服务支撑为理念的管理模式。 加强软环境建设, 提升激励措施, 共享科技产业资源, 加强科学共同体的交流合作。 营造有利于科技产业交叉融合发展的氛围环境, 建立多科技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基地(例如我国的生物信息中心、 纳米研究中心等)。

其次, 产业管制应适当放松, 规划构建新的管制规则与政策。 政府应适当放松产业管制, 为产业融合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传统的多重分立管理体制将很难适应新时期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 制约了技术的扩散溢出与资源的合理分配。 国家应把握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 聚焦产业变革的优势领域, 在深入了解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后, 进而在战略规划中发挥前沿科技领域产业化的指引作用, 聚焦一批能带来巨大的社会、 经济及生态效益的科技产业领域, 作为新时期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点。

再次, 应注重产业融合的发生主体——企业的战略规划与变革, 加强人才创新培养。 产业融合的主体是企业, 因此对企业进行战略、 观念上的变革也至关重要。 企业应当从研究角度出发, 推动技术创新扩散融合, 可以通过合作兼并、 战略联盟等手段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 打破固化的企业经济运行模式, 设定适合于产业融合的运营制度与战略。 同时实施人才创新措施, 产业融合必将扩大市场就业范围, 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企业应当顺应形势, 改变人员传统的思维模式, 培养复合型的科技人才, 为产业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边界科技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拓展阅读的边界
融合菜
探索太阳系的边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