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蔚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44)
新中国历经几十年的发展, 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发展问题的重心也必然发生着改变。在新时代,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把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 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过程中的一贯思想主张, 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要求凝聚而成的,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并把它置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之首, 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2013年8月,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他指出: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 统一的。……坚持人民性, 就是要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民为本、 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 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 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满足人民精神需求。”[1]154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用语的最早出处。
2015年10月,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 习近平同志提出,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把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6年1月,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 他说, 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断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十四条坚持”, 其中, 第二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 全面、 具体、 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了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马克思指出, 人民群众是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要用先进的彻底的理论武装群众。“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9-1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 恩格斯指出: “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而且, 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 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2]158马克思主义肯定人民进行一切社会历史活动, 都要以生产满足需要的资料为前提, 指出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通过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从而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对此, 习近平同志在多次重要讲话中, 反复加以深刻阐释。他指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3]“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4]“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学习马克思, 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5]
毛泽东指出,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是革命的主体。他说: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6]513他强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领导群众, 就要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邓小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指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 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主张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 指出共同富裕是人民主体的基本价值取向,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成败和工作得失的根本依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明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这一切归根结底, 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正是从时代需要角度, 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深刻的诠释。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 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 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7月1日的“七一”讲话中指出, 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这就充分体现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凡事根植于人民,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切切实实做到“以人为本”, 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九大报告更加鲜明地提出: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以人民为本, 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 并由此与其他任何剥削阶级的政党区别开来。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回答了发展依靠谁、 为了谁、 以谁作为发展的价值评判主体的问题, 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认为发展的本质是人类通过劳动不断改造自然的过程, 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鲜活实践主体,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推动者。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真正的英雄”[1]5,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 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1]27, 告诫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是发展的动力, 只有依靠人民, 才能创造历史伟业;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 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 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 紧紧依靠人民, 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这些论断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党的十九大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落脚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并紧紧依靠人民去实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追求人现实利益和需要的满足, 全方位丰富和提高人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里的人, 不是少数人; 这里的发展, 也不是只追求少数人的利益和发展, 而是追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和全面发展; 同时还承载着国家繁荣富强、 民族兴旺发达、 人民幸福美满的价值追求。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本质规定, 也是这一思想的落脚点和归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要维护好、 发展好、 实现好人民的切身利益,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同志指出, 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 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 “我们党来自人民、 植根人民、 服务人民, 党的根基在人民、 血脉也在人民、 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 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1]367人民群众反对什么、 痛恨什么, 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这些论述表明, 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 党的全部奋斗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首先要保障改善民生。民生无小事, 民生关系到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必须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其次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 也表现在精神方面。习近平同志指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 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 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 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担负文化使命, 要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同时大力培育和践行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 价值理念、 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从主体性上看, 人民作为发展的主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 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因此, 发展的目标也不能是抽象的, 而是要有具体的描述, 这个描述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组成人民的社会个体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不局限于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 更在于对民主、 法治、 公平、 正义、 安全、 环境等需求的日益增长。这是对马克思、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绘的旨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美好憧憬。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决定人民群众具有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政治建设、 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思想的内在要求,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习近平同志指出,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 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落实人民当家作主思想, 要尊重和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自觉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作为不懈追求的实践目标和价值目标, 充分体现人民意志。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依法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 参与权、 表达权、 监督权。要加强制度保障,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充分认识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能力, 储纳天下英才, 调动人人成才的积极性, 把党内和党外、 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要让人民的每一个体都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 并不断增强成果分享的公平性,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既体现了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 又顺应了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社会财富不断涌流的必然要求。
任何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都承载和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直接影响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阶级之间利益冲突的不可调和与发展理论的莫衷一是, 常常导致国家发展政策的左右摇摆, 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始终围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围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立足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条件和要求, 制定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实践证明, 只有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才能协调好社会利益关系, 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仅是解决国内发展问题的基本立场, 也是处理国际关系所坚持的大爱原则。中国人民追求的中国梦, 是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的梦, 与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相通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 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努力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 构建总体稳定、 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 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 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和赞同, 也是造福世界人民的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 是唯物史观的时代传承和创新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的时代要求。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目的是人民群众。马克思、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这鲜明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理论和实践诠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贯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之中。在十九大报告中, 习近平同志203次提到人民, 4次提到“以人民为中心”, 特别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进行了系统论述, 充分体现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党的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
人民至上、 人民为主体, 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理论立场和政治主张。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体现了党的理论的一贯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群众路线、 以人为本和发展为民的根本要求, 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实践主体、 认识主体、 价值主体、 历史主体, 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坚信党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 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理念和执政实践。习近平同志指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7]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就是要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 评价一个社会是否进步并不是简单地看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关键要看“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科学地回答了时代提出的为什么发展、 发展成果归谁享有的问题, 是当代中国治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必然, 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实现共同富裕, 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邓小平同志指出: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8]364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始终坚持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让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切实利益, 进而自觉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看作创造自己幸福的最美好事业, 看作通向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这充分反映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中,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凸显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和本质要求。
马克思、 恩格斯认为,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既是重大理论问题, 也是重大实践问题。在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的历史时期, 发展面临新条件、 新任务, 需要采取新战略、 新政策。相信谁、 依靠谁、 为了谁,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因此,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公平秤”。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艰巨、 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全面”, 这个“全面”, 体现在覆盖人群上, 包括工人、 农民等在内的所有人民, 绝不让一个人掉队; 体现在覆盖地区上, 包括城市与农村、 东部与西部等各个地区, 全国都要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路灯”。21世纪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 享有发展成果, 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 才能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勇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定盘星”。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关键在领导干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让党的领导力首先强大起来, 其根本目的在于为人民谋福祉, 让人民得实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关键所在, 就在于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定盘星”, 规定了从严治党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服务群众的现实能力水平上, 最终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上。
综上所述,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 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和中华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