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梅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东莞523083)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中出土的座席被历史学家清晰地考证并注明“莞席,以麻线为经,莞草为纬编成,素娟包缘”字样,这表明东莞的草织品在距今2000多年的汉朝已经受到了王室的青睐。明崇祯《东莞县志》即已提到“东莞出草席,至清中晚期,东莞草织已经成市。”清宣统《东莞县志》记载“莞席进销外洋,靖康濒海诸乡种植愈伙,制作愈工,每一席庄用男妇数百人,获利甚巨,实出产一大宗。”可见明清时期东莞草编普遍存在买卖的现象,甚至远销于国外。建国后1960年成立东莞地方国营道窖草织厂,1940年成立东莞道窖人民公社工艺品,草织业一度曾是东莞的支柱产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是东莞进入社会经济改革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二是为了改善农业环境,地方施行防咸蓄淡,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莞草产量锐减;三是塑料制品兴起等综合因素,使东莞道窖草编制品市场的需求急剧萎缩,陷入濒危的境地。2007年,东莞市道窖镇“莞草编织技艺”入选东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入选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莞草编织技艺的濒危状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017年11月,由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家具工作室的张欣琦、梁洛文两位教师带领着24名学生开展“莞草的再生设计”项目,这成为首个政府联合高校探讨莞草编技艺传承与创新的项目,具有开创与示范的作用。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黄树忠及道窖镇相关部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对此项目进行总结,表示莞草编织的再生不仅需要原材料种植的恢复,最关键的是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莞草编织技艺的传承与活化。因此,本文立足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东莞草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在东莞文化名城建设与保护东莞文化遗产的语境下,适合东莞新一线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以濒临失传的东莞草编技艺为研究对象,结合东莞本土及周边高校的条件,探索出如下三大人才培养模式。
东莞草编技艺面临着精湛技艺匠人老龄化与传承人缺失的现象,而高校是向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基地,人才的专业培养应参考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新方向。草编技艺作为东莞的传统三大技艺之一,需要受到各界的重视并大量培养相关人才才能得以传承发展。在高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纤维艺术等专业中,可根据有效条件增加东莞草编技艺等相关课程,尤其是东莞本土的五大高校。在课程项目学习中,深入调研,亲身学习,发掘学生的兴趣,为企业“订单式”培养重点人才,形成互利互赢的校企合作方式。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运用实战式教学手段,培养具备创新思维模式与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东莞当地的草编事业的发展。
建设技能型的“大师工作室”对于促进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东莞草编技艺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大师为项目带头人,传绝技、带高徒,培养创新技能骨干。在校教师积极与东莞草编大师探讨并进行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对东莞草编技艺进行文字梳理,撰写成著作,扎实推进东莞草编技艺的传承,同时提升高校的特色专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广泛得到更多的学生与社会人士的关注,提高了本土文化的知名度,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使教学媒体功能不断增强、教学资源日益丰富、教学环境日渐向好,同时教学媒体的综合性、集成性不断提高,给教与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多样的选择。现代信息化教学介入东莞草编技艺,把草编技艺的理论与操作课程录制成视频,上传到学习网络平台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广泛传播,学者在网络畅通的环境下实现足不出户也能同步或回放线上课堂,与草编技艺大师线上沟通,有效地解决传统技艺求学难的问题。同时,高校通识课程将逐步多元化,可采用数字化的教学手段将东莞草编技艺融入高校的通识课程中,有利于丰富高校文化生活与技艺传播,推动岭南特色文化的发展。
东莞草编技艺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路,本文只局限于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后续的研究仍需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完成,通过综合力量保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吁人们关注它,并加入新生代设计力量改变传统的产品样式,用多元化创作手段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使其从古老走进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