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飚,杨子瑶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大理位于滇东高原与滇西峡谷的结合处,其东临楚雄、昆明,西连怒江,南界普洱,北接丽江,为滇西重镇,北上川藏、南出东南亚的必经之路。大理所居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高原、山地与盆地之间,交错相间分布。大体可以分为高山峡谷地形、高山山麓洪积扇地形、湖滨倾斜坝地形、中山宽谷复合地形和中山谷地湖滨复合地形等五个地貌单元。东有玉案山,南有哀牢山,西有点苍山,三山环状相连。大理总体位于低纬高原地区,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节分明,由于地势复杂,且常年气候温和,使得多种土壤种类多样,植被种类也十分丰富。大理虽然并非因为滇茶而兴起,但是茶马贸易的兴盛,使得身处交通要道的大理日益繁荣,逐渐成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枢纽,成为滇茶北上输藏的贸易中心城镇之一。
大理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大量的考古资料可以证明,早在五千多年前各民族(白、苗、回、彝等)的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各民族不断交往和融合,创造出璀璨的大理历史文化。
四千多年以前,大理地区就已经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可见大理地区历史之悠久。苍山的中和峰和马龙峰,海东的鹿鹅山均曾经出土过大批新石器时期的珍贵文物,并发现人类居住的遗迹和用火遗迹,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也曾经在洱海区域发现过。汉时,不仅内地中原同大理地区交往密切,同时印度也和大理地区往来频繁。唐前期,“河蛮”便已经居住在洱海区域,在洱海区域生存定居,繁衍生息,其农业种植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大理先民在洱海以西地区一度建成了规模较大的城镇,如羊苴咩、太和、大厘等,而建在洱海以南的城镇则有石桥、石和等。
7世纪中叶,史称“六诏”的六个较大民族部落,先后出现在洱海地区,这“六诏”分别为蒙舍诏(南诏)、蒙膂诏、施浪诏、浪穹诏、迳赕诏、越析诏。公元737年,坐落于洱海区城南面的蒙舍诏皮罗阁得到了唐的支持,开始逐步征讨位于洱海附近的其他五诏。经过南征北战,皮罗阁逐步统一南诏,并在太和城建设南诏都城。唐于公元738年,封统一了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皮罗阁统一“六诏”之后,实力与日俱增,势力不断扩大,其同唐王朝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渐增多。为了压制南诏国,唐于天宝年间,曾多次出兵攻打南诏,累计派兵超过20万人,但均已失败告终。不过,南诏王阁罗凤在其立在太和城的《南诏德化碑》里表达了这样的含义:即南诏叛唐,其实是迫不得已,并且表明南诏非常愿意与唐王朝重修旧好。在唐贞元年间,南诏王异牟寻将南诏都城迁移至羊苴咩城,唐王朝方面派遣使臣崔佐时与异牟寻在苍山神祠会盟,唐与南诏自此重新和好[1]。8世纪40年代,唐扶植南诏王蒙舍诏逐步统一整个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902年,南诏国亡,建“大长和国”。
南诏灭国后,先后有3个民族地方政权建立在大理地区,分别是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这三个政权全部集中在南诏国灭后的35年中,且均建都于大理。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大义宁国被段思平所灭。段思平建立的封建制大理国历时316年,同样建都大理,国内居民以白族为主。行政区划设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大理国为重振国家实力,曾多次减免徭役和赋税,而且政府积极发展贸易,国际贸易可以远赴缅甸、波斯。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大理境内及周边战事较少,政治经济环境稳定,所以经济发展迎来了一个繁荣期,文化也较为发达。1253年,忽必烈灭大理国,建云南行省,设路、府、州、县。大理地区分属大理路、鹤庆路、云龙甸军民府和威楚路。明代大理府领4州(赵州、邓川州、宾川州、云龙州),3县(太和县、浪穹县、云南县),一长官司(十二长官司)。清沿明制,今大理地区分别隶属于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和蒙化直隶厅四个区域。1929年国民政府通令,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祥云、弥渡、宾川、凤仪、蒙化、大理、永平、云龙、漾濞、邓川、洱源、剑川、鹤庆等13县。40年代后期,云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鹤庆设置督察专员公署[2]。
大理是滇西的经济核心,是中原沟通印度的主干道,是汉代“蜀身毒道”的重要中转站。唐代大理向东可连接成都,向西可西出缅甸、印度,向南可抵达交趾,向北可前往吐蕃,以龙尾关(今下关)为中心,四通八达,成为物资贸易集散市场。早在唐永徽年间,大理苍山中和峰麓演武场就出现了三月大市,一直沿袭至今,三月街一直都是滇西一年一度著名的大集市。同时三月街集市,也是滇西最大的药材、大型牲畜和滇茶的交易市场。民国时,下关有商号200余家,喜洲的永昌祥、锡庆祥是下关资产最雄厚的商号,此外还有20多家喜洲商号,资本有白银万两以上,形成一个喜洲商帮。这些商号到滇西各地收购生丝、猪鬃、皮毛、药材、茶叶,经过加工运往藏、黔、桂或缅甸、印度,又购进面纱、百货销往滇西各地[3]。
大理古城,是大理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构成部分。大理古城的道路系统非常典型,呈方格网状分布,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大理古城的这一道路系统设计,沿用了明代的传统城池布局[4]。自古以来,使大理都包围在一种文化优越感之中,而这全部都得益于其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与醇厚的历史底蕴。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获得主要得益于其连绵不绝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5]。
元朝,大理地区逐步开始推行路、府、州、县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官学体系,“置学舍,劝士人子弟以学”。缺乏教师,就“择蜀士之贤者,迎以为弟子师”。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七月,云南行省参政郝天挺分政大理,创立大理府学宫。不久之后,鹤庆、邓川学宫也相继建立起来,从而促使大理地区的官学、私学得到长足发展。天启《滇志》记载:“滇学仿于汉,由后递有兴废,至元而诸路建学几遍。”这是符合大理地区实际的。蒙古中统年间(1260~1264年),大理府赵州(今凤仪、弥渡)举进士苏隆首开科举考试中举之端。明朝,中央王朝继续在地方大力推行“尊孔读经”的文化教育政策,大理地区也深受影响。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颖川侯傅友德在大理地区“定赋法,筑城隍,设卫堡,立学校”,进一步推动了洱海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其后,大理府所辖属的9个厅、州、县陆续建立了学宫。据不完全统计,仅明一朝,大理地区便有考中进士82人次,举人810人次,武进士1人次,武举人9人次[6]。
清朝,在元、明开创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大理地区的官学体系。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大理府知府王兴禹指设大理府义学。自此以后,学宫、社学、书院、义学等传统儒学种类在大理地区逐渐完善、齐备。这些学制种类通常均由官府配备教官,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书院还会进一步配备山长、教席等种类的名目,使大理地区的官学、私学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民间办学的规模也较前扩大。刘文征在天启年间所著的《滇志·风俗》中记载大理府时说:“钟灵毓秀,俗本于汉,民多士类,书有晋人笔意。科举昌盛,士尚气节,崇奉释教,俗多豪华。”在谈到鹤庆府时也说:“文教丕兴,科第不乏。”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全国各地掀起了“废科举,兴学堂”的热潮,大理地区闻风而动,逐步把学宫、社学、书院、义学、私塾等改办成新式的小学堂、中学堂,开创现代教育新风。清代,据不完全统计,现今大理州境内共考中进士134人,举人1014人,武进士13人,武举人269人[7]。
由于大理地区的人文兴盛,文化发达,“诗书礼乐,户诵家弦”,典章文物,与日俱增。从康熙四十年至光绪十三年(1701~1887 年)共186年中,大理地区有4个府、州、县被府、省、朝廷授予“文献名邦”匾额: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云南提督编图,报请朝廷,亲笔题写“文献名邦”匾额赠送大理府。在大理南门外(今南门外文献路口)兴建文献楼,上面高悬“文献名邦”匾额,两旁的联语是:“百里河山双鹤拓,千秋文献一楼存。”据民国8年(1919年)梁友檬编纂的《蒙化志稿》和1993年12月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巍山被清廷御封为全省四个“文献名邦”之一。郡丞孙必荣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率士绅在此建造文献楼以表纪念。清同治六年(1867年),鉴于剑川州学风纯正,且学子众多,丽江府知府钟念祖在剑川州视察时,题赠“文献名邦”匾额,剑川州在甸南海虹桥头建造一座石牌坊,牌坊东面悬挂着“文献名邦”匾额,牌坊西面镌刻着“彩彻云衢”4字。据1993年4月弥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的《弥渡县志》记载: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在弥渡十字街文献楼题写了“文献名邦”匾额。
据明嘉靖年间所纂《大理府志》记载:“点苍茶,树高二丈,性味不减阳羡。藏之年久,味愈胜也”。冯时可《滇行纪略》中记载:“感通寺茶,不下天池伏龙,特此中人善制尔”。《徐霞客游记》中记载:“茶叶甚佳,焙而复爆,不免黝黑”。由此可见,在大理地区人民种茶、制茶以及饮茶的历史都拥有悠久的历史。
就茶马古道而言,滇藏茶马古道的主要功用是运送茶叶以及日常所需用的其他土特产品。滇藏茶马古道“以茶易马”的功用时间很短,主要集中在宋朝。滇藏茶马古道其实也可以作如此表述:其贸易对象以茶叶等日常消耗的土特产品为主,交通运输方式以马帮为主。
尽管云南境内茶马古道交错纵横,并非为单一一条路径,而是相互交叉彼此连接,但基本上每条路径不论其终点所向何处,都必须经过大理:①昆明-大理-虎跳峡-中甸-德钦-盐井-芒康-东达拉山口-左贡-田妥-邦达-八宿-然乌-忠钦-波密-八一-工布江达-米拉山口-拉萨;②昆明-大理-中甸-德钦-梅里雪山-加朗-碧土觉玛-扎玉-左贡-田妥-邦达-昌都;③西双版纳-普洱-巍山-大理-鹤庆-丽江;④西双版纳-普洱-昆明-楚雄-大理-鹤庆-丽江;⑤昆明-大理-虎跳峡-中甸-德钦-盐井-芒康-东达拉山口-左贡-田妥-邦达-昌都-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那曲-当雄-羊八井-拉萨;⑥昆明-楚雄-大理-鹤庆-丽江-攀枝花-西昌-泸定-康定;⑦昆明-楚雄-大理-虎跳峡-中甸-乡城-理塘;⑧昆明-大理-虎跳峡-中甸-德钦-盐井-芒康-东达拉山口-左贡-田妥-邦达-郭庆-马利-洛隆-拉孜-边坝-拉里古(嘉黎)-工布江达-墨竹工卡-达孜-拉萨等。不难看出这些位于滇藏“茶马古道”主要行进路线,不论是从昆明还是西双版纳出发,不论是向四川还是向西藏进发,大理都是其行进的必经之地,是整个云南茶马古道网络的中心。可见其在滇藏“茶马古道”、滇川“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等等称呼背后的重要地位。
随着人类迁徙范围的不断扩大、需求的不断增多、物资贸易量的日益增加,原始商路逐步形成,而有地方特色的商品贸易以及其影响的不断加深,茶马古道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之中。顺治初年,五世达赖喇嘛向清廷提出在北胜州(今云南永胜县)创设茶马互市,“北胜边外,达赖喇嘛、干都台吉以云南平定,遣使邓儿里勒报贵方物,求于北胜州互市茶马”。康熙4年(1665年)正式批准互市。随着印茶的入藏,川茶日衰,滇茶逐渐取代川茶与印茶相抗衡[8]。清末,实现了对精制茶叶形成商品化生产,在抗日战争时期则进一步发展起来。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大理共有大小的茶厂近二十家,其中生产规模较大者除“康藏”、“西南”茶厂外,还有永昌祥、茂恒、复春和、洪盛祥。规模较大的茶厂,在最多时曾雇佣工人600余人,一般的茶厂要雇佣300余工人,较小的茶厂也要雇佣50余人。这些茶厂大部分都是从双江、耿马、缅宁、顺宁、勐库等地购入制茶原料,再马帮驮运至下关进行加工,每年加工紧压茶约三万担,沱茶一万担。紧压茶的主要销售地在康、藏地区,沱茶则主要在四川地区销售或通过四川经长江运往宜昌、武汉、上海等地销售。在这一时期,全国各地茶商云集大理,使大理成为整个云南最大的茶叶加工和生产的集散地[9]。
综上所述,风花雪月特殊的地形条件成就了大理,使大理成为茶马古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近现代以来,尽管茶马贸易在历史长河里已经衰退,古道失去昔日的繁荣,然而,“茶马古道”沿线区域尤其是大理,仍然是民族文化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进入新时代,随着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茶马古道”的研究和旅游得到开发,大理及周边区域也将成为世人关注的最具旅游价值的地区之一,这将对藏、川、滇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建设美丽中国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