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罗贯中
玄德请徐庶饮酒,庶曰:“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诸将已于郭外安排筵席饯行。玄德与徐庶并马出城,至长亭,下马相辞……
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玄德曰:“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玄德喜曰:“愿闻此人姓名。”庶曰:“此人乃琅琊阳都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卒。亮从其叔玄。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玄德曰:“昔水镜先生曾为备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今所云莫非即‘伏龙、凤雏’乎?”庶曰:“凤雏乃襄阳庞统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玄德踊跃曰:“今日方知伏龙、凤雏之语,何期大贤只在目前。非先生言,备有眼如盲也!”
(原文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三国演义》)
【简析】
“元直走马荐诸葛”是《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且感人至深的情节,刘备与徐庶的君臣之情以及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即将为明主所重用,读来都很能令人眼热心酸。这一回的主题是“荐诸葛”,重心在“荐”而非“诸葛”,因此徐庶和刘备才是“主”,而诸葛亮是“宾”是“伴”。从“章回布局”上来说,既然《三国演义》写到三十六回诸葛亮才出场,已然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当然还要继续“犹抱琵琶半遮面”,以此来极力凸显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的难能可贵,刘备的“求贤若渴”以及这对君臣将来的“如鱼得水”之情。诚如毛宗岗总评:“孔明乃《三国志》中第一妙人也。读《三国志》者必贪看孔明之事,乃阅过三十五回,尚不见孔明出现,令人心痒难熬;及水镜说出‘伏龙’二字,偏不肯便道姓名,愈令人心痒难熬。至此回徐庶既去之后,再回身转来,方才说出孔明。读者至此,急欲观其与玄德相遇矣;孰意徐庶往见,而孔明作色,却又落落难合。写来如海上仙山,将近忽远。绝世妙人,须此绝世妙文以副之。”
此外,从“文法跌宕”上来说,《三国演义》中徐庶出场首次令刘备如“久旱逢甘霖”,可惜这一甘霖转瞬即逝、仅解一渴,因此本章写徐庶离去令刘备痛失所爱,必须先营造一个山穷水尽的情境,然后再峰回路转,让刘备、诸将和读者都经历一个从“极悲”到“极喜”一波三折而终于“踊跃”的过程。诚如毛宗岗总评:“观玄德与徐庶作别一段,长亭分手,肠断阳关,‘瞻望弗及,伫立以泣’,胜读唐人送别诗数十首,几令人潸然泪下矣。乃忽然荐起一卧龙先生,顿使玄德破涕为欢,回愁作喜。一回之内,半幅之间,而哀乐倏变,奇事奇文。”因此,可以说《三国演义》之中,徐庶的精彩表现是作者有意为之,作为诸葛亮隆重出场的前奏,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一“名段”既是刘备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也是整部《三国演义》渐入高潮的转折点。
随笔:
人生的平衡在于每一次的坚持与放手。
——鲁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