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思
(黎明职业大学,福建 泉州 362000)
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教育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结合中国教育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习近平青年观。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为泉州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要求,为青年志愿者的时代使命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研究,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基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教育思想对泉州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具有特殊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理想信念是青年学生丰富精神世界的基础,是青年事业的精神支撑,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就是青年成长的“风向标”,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就是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理论遵循。
高职院校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是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教育思想逻辑主线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勉励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要练就过硬本领、要勇于创新创造、要矢志艰苦奋斗、要锤炼高尚品格”。[1]00后高职院校学生出生于移动网络时代,物质条件良好,生活水平较高,家庭对学生的包容度高,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对艰苦岁月的认知度较低,形成现实感较弱、个性化生活要求较高等特点,而学生在校期间是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如何使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成长成才,如何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其价值观,是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2]这就是志愿服务工作对青年学生的引领。
习近平的青年教育思想就是要让当代大学生将命运握在手里,做可爱的人;将责任担在肩上,做可信的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立在心中,做可贵的人;将能力培养融在学中,做可为的人。[3]
青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青年一代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与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青年的成长,十八大以来多次给志愿者、大学生村官、西部支教毕业生等基层青年代表回信,“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苦,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4]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希望广大青年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通过志愿服务融入基层发热发光,在服务中领悟人生价值,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要锻炼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5]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6],激励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使广大青年在基层志愿服务中经历磨炼,了解国情,了解群众需要,激发个人历史责任感,将个人价值与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价值观教育思想为基础,探讨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模式转型研究,就是以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完善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努力做到学、思、悟、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把个人的成长成才同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从深刻意义上提升志愿服务的内涵。
1.多数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动性不高
目前泉州部分高职院校已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长纳入毕业考核条件之一,如某职业大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至少48小时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学生能按规定完成相应任务,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非主动参与的比例大约为2∶8。多数学生主动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是课业繁重、与兼职冲突、志愿服务太累等;亦有部分学生认为,志愿服务就是清洁工作、引导工作等,对自身成长意义不大。
2.多数课业与志愿服务时间冲突令学生困扰
扶贫帮困类、环境维护类、宣传教育类、义卖募捐等志愿服务的时间较为灵活,志愿者可利用空余时间参与服务,但大型活动现场志愿者、文体娱乐类志愿者以及助农增收类、治安维稳类等志愿服务项目,多以主办方确定的服务时间为准,可能需要志愿者花费整天时间,容易与课程产生冲突,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产生困扰。
此外,部分专业教师认为高职院校教育倾向于技能培养,但志愿服务与专业课程学习相关度不大,活动形式及内容与专业结合度较低,因而不大认同学生请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1.重指标化任务,轻志愿服务品牌培育
各级党委、团委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均对泉州各高职院校下达活动要求,在各类青少年先进性评选或遴选优秀高校团队时,志愿服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当前泉州高职院校均有支教、社区服务、敬老、义务维修、大型活动后勤志愿、交通指引等项目,学生参与途径可选性多,但志愿服务普遍呈现盲目性、碎片化的状况。
泉州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团队包括校级、二级院系以及校内各社团等志愿队,其丰富多彩的活动确实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各服务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项目同质化、内容相似化、效果低效化,且志愿服务活动多是独立开展,合作较少,项目开展碎片化、短期性、效果不显著的现象凸显,志愿服务项目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2.重外在激励,轻志愿服务内涵提升
志愿服务更多的是强调奉献社会、利他主义,过分强调志愿服务受众对象的主观感受和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并以此评价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表现,其根本目的是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但在某种程度上致使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内涵的价值认同感缺失。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将向社会提供服务作为志愿的侧重点,大学生变成志愿服务的“工具人”,多是抱着一定功利心的目的参与,鲜少思考活动内涵,难以引起价值认同感的深度共鸣。
1.缺少系统规划的项目制活动,对青年志愿服务延续性重视不足
泉州地区对于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极为重视,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在政府牵头的各类活动中参与度极高,也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泉州举办过海峡两岸交流会议等影响巨大的大型活动,2020年也即将承办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但鲜少有延续数年的项目制活动。
政府机构缺少系统规划的项目制活动一方面源于通过惯性行政命令向高职院校招募大批志愿者,这种一次性活动招募多带有行政色彩,学生认为这只是一次任务,在价值层面上无法认同,甚至可能觉得类似后勤、打杂、维持纪律人员,其工作内容对自身成长帮助较小,进而影响其奉献意愿;另一方面,政府招募的志愿者岗位大多与志愿者的专业、兴趣、特长关联性不强,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重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对青年志愿者的全面发展重视不足
由于社会公益组织平台的局限性,通常每年仅举行一次志愿服务活动,而志愿者的集体性学习活动则由各院校自行安排。经调研,在各类志愿服务中,高职院校志愿者志愿生涯遇到的瓶颈和困难主要是知识储备不足、缺乏专业培训、缺乏突发事件解决能力等,这反映了政府与社会对志愿者的全面发展重视不足。
泉州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缺乏系统性、全面性、规范化、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政府与社会更多地关注于志愿者能否完成任务,重视志愿者的纪律性及活动所需的通识培训,而对于志愿者自身发展及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与培育却投入不够。
志愿者的价值世界的形成并不是纯粹的主观认定世界,而是在不断参与客观世界中获得能动反映与价值的过程,志愿者向志愿服务对象输出自己的工作与奉献,其服务对象也给予特定的反馈,志愿服务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实现有效的双向沟通。
构建“服务学习”的志愿模式,有目的地联系与整合大学生的专业学科,使志愿服务不再是大学生单向满足社会需要的群体行为,而是依托志愿服务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服务学习”模式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教育思想的实践,能够更好地为志愿者团队树立榜样,促进“学校文化”与“学长文化”的融合,形成“传帮带”体系,使志愿者在完成“利他”行为的同时亦收获“利己”的能量。
志愿服务不仅依靠个人爱心,更需要专业化的培训和机制建设,这样才是满足服务对象多样化、分众化需求的有效方式。“项目+平台”模式契合高职院校的区域性特点,以专业带动志愿服务项目,借助企业平台,利用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和自身素质优势提升志愿服务的技术含量,从简单的献爱心上升到专业化、个性化层次,促进志愿服务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互动,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7],切实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项目+平台”模式实现多渠道、多层面配合,不断尝试、探索,创新工作思路,融合地方产业特色,“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8],以行动夯实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效,强化立德树人工作思路。
志愿服务是青少年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之一,也是伦理道德外化于社会的具体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缺失。在此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基层培养思路和理念,政府与社会更应考虑如何将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源源不断地输入乡村,增大乡村支援建设力度,将志愿服务紧密融合扶贫工作,切实保证优秀的志愿服务者扎根基层,成为为政府与社会可用的公益人才。
“闭环培养”的志愿模式,重视志愿服务活动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在志愿服务的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加强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共建、探索志愿者与社工就业方向互通的有效尝试,通过校政联合、校地共建,以及系列志愿服务者基层锻炼项目输送高职院校人才,实现服务需求与服务提供的有效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