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军,张召兴,吴丽英,刘欣苗,陈惠哲
(1.河北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衡水053000;2.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承德067000)
三农,指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
就目前来看,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不算很大,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畜牧业所需的饲料等主要来自于农业中的种植,畜牧业深加工又和工业相关,所以说畜牧业居于工业、农业之间,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目前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经济收入成了大问题。发展畜牧业,恰恰可以使剩余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且从事畜牧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远远要比种植业大,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使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
畜牧业常用的农业资源,如各种饲料饲草,使得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畜牧养殖业的粪尿等,也可以被用作有机肥,畜牧业的后期深加工也带动了区域工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本课题组对衡水市及各区县“三农”工作以及畜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立体调研。调研内容总结如下:
2020年1月17日,在衡水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衡水市将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提质、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努力走出一条有衡水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衡水市也早已提出要把畜牧业建设成为农业的第一主导产业,这既是加快衡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战略思维,也是“农业强市”战略的具体措施。
饶阳县在稳定发展猪、鸡等传统畜禽养殖的同时,大力发展奶牛和斯格猪养殖,全县畜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亮点。除此之外,羊、特种养殖、蛋鸡养殖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各类养殖专业村达81个,畜牧养殖小区63个,畜牧业产值7.3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8%,畜牧养殖业已经成为了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桃城区大麻森乡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建立了四大体系,畜牧业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全乡群众的主要增收渠道。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全面实现畜禽品种的优良化。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强化动物保护体系建设,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建立科技兴牧战略体系,提高养殖效益。使全乡肉奶牛良种面达100%,生猪良种面达到98.5%,家禽良种面达到98%。
衡水冀州市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高标准打造养殖基地,高水平谋划产业龙头,高质量实施项目建设,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业化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如,引进了5000头优质种驴的全省最大肉驴养殖基地;建设了最大规模的肉牛养殖场;投资了年屠宰能力20万头的现代化生猪屠宰场等,以畜牧业为抓手实现农民增收。
衡水市枣强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政府扶持,基地示范,大户带动,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不断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以打造畜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目标,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抓手,对发展养殖户在保种补贴、种群改良上重点扶持,坚持“一条龙办公”和“一站式服务”,加大了对养殖户的精细化管理。全县奶牛存栏近万头,生猪年出栏可达12.5万头,皮毛动物年出栏存栏64.2万只,禽类年出栏150万只。
衡水市桃城区河东街道把发展壮大畜牧养殖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通过政策推动,示范带动,科技拉动,促进了畜牧业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科学养殖和经营水平;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引导辖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市畜牧局、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农大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近几年先后引进优质肉牛600多头,优质肉羊2113只,切实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农”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建设内容。衡水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但畜牧业整体水平在全省范围来说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为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超常发展、有效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有限资源、节约生产成本,进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早在2011年《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就已明确提出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第一主导产业来培育,坚定不移地推进优质奶牛扩群提质和斯格猪商品化,所以衡水有效深入开展“三农”工作过程中离不开畜牧业的大力发展与推进,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必须并且必要的。
对于“三农”工作而言,最大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所以说实现农民的生活富裕是最根本的任务。
通过加大对畜牧业的发展力度,可以更好更快地实现农民增收。
4.1.1 以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业发展
切实引进或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畜牧业健康发展。如,可以探索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引进优良的畜禽品种,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效益。
4.1.2 以高养殖水平带动畜牧业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养殖水平来带动畜牧业发展。如,可以通过标准化养殖小区的作用,进行品种的改良,利用改良后的品种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可以加强技术培训,通过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与指导等,切实提高农民的养殖水平。
合理优化的畜牧业结构是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基础。对于畜牧业结构而言,可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调整。一是调整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结构,利用地域特点,进行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合理优化,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协调发展。二是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提高畜产品质量,增加畜牧业经济收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畜牧业的结构调整,(1)提高畜牧业经济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2)提高优良品种的比重;(3)提高绿色无公害畜产品的比重。
农村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在“三农”工作过程中,立足区域资源特点,相关部门可以为农民优选实用的畜牧业致富项目,并且通过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手段向农民传授养殖相关技术,确保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畜牧业是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作为衡水市“三农”工作来说,需要进一步探索发展畜牧业的有效路径,使其更好地为衡水市“三农”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