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孙 伟
在全球化、互联网化的信息时代,绩效评价科学与否、高效与否,影响着组织的目标能否达成,也关系着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但是,如何将公司对站队、班组的指标压力传递给员工,让员工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密切沟通联系,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合作,发挥整体优势,形成“1+1>2”的协同效应,这是基层班组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四级八维”评价模式为核心,融入班组贡献度积分管理理念,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方式,形成集目标、责任、评价、激励于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班组与员工联动的目标管理平台,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构建公司战略落地的内生动力机制。“四级”是指公司、站队、班组、个人四个层级。坚持目标管理、层级管理的理念,既强调“自上而下”的推动作用,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至各层级;更注重“自下而上”的支撑作用,以下级“小目标”的完成保障上级“大目标”的完成,形成全面覆盖、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八维”是指班组日常管理的八个维度,包括综合事务、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绩效考核、环境卫生、培训学习、设备设施、物资管理。这八个维度属于班组的基础管理工作,直接决定了班组的管理水平,影响生产任务和经营目标的达成。八项工作分别由班组员工负责,班组为员工提供方向与思路,员工对班组提供有力支撑,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结合的责任落实机制。在顶层设计上,首先通过公司级、站队级、班组级重要工作事项承接公司战略目标;并制定班组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八维”的职责分工细分责任到人。然后通过开展班组贡献度积分管理,对员工的价值贡献进行多维度评价,弥补原来仅以工作业绩作为唯一评价维度的缺陷。
1.班组贡献度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班组贡献度评价体系的指标包括综合事务、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绩效考核、环境卫生、培训学习、设备设施、物资管理八个维度,分别由班组员工负责。在进行考核的时候,采取360度评价的方式,由班组所有员工对每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最后取所有评价的平均分作为该项工作负责人的班组贡献度得分。
2.班组贡献度评价体系的实施步骤。班组贡献度评价体系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这四个步骤循序渐进,相辅相成,形成一个闭环管理流程。(1)绩效计划。班组长和每位员工进行沟通,根据每个人负责的维度确定考核目标、评价标准以及工作细分表。这是整个绩效考核的起点,因此,必须把公司、站队对班组的考核指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满足重要、可执行、可量化、一致性的原则。(2)绩效监控。制订绩效计划之后,班组长和每位员工进行持续有效的沟通,对员工推进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员工顺利完成目标。沟通辅导主要通过每月的绩效面谈来实现,班组长向员工反馈大家对其所负责工作的360度评价情况,一起总结优点,查找不足,制定改进计划,以提高员工后续的绩效表现。(3)绩效评价。首先由各个维度的负责人就本月自己所负责维度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述职,述职内容包括考核要求、完成情况以及工作亮点,同时就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说明。然后全体员工以“完成情况”及“重要性/难易程度”两个维度进行评定。(4)绩效反馈。由班组长负责进行班组贡献度得分的反馈和通报,其中既包括员工个人历史贡献度的纵向对比,也包括班组所有员工当月贡献度的横向对比。
3.班组贡献度评价体系的结果应用。(1)与职业发展挂钩。班组贡献度得分作为员工工作业绩的一个最重要的量化指标,必须充分运用到各种人力资源工作中,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岗位竞聘、职级晋升等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工作中,把班组贡献度得分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考量因素,促进员工重视自己对班组的价值贡献,努力提升班组贡献度得分。(2)与评优评先挂钩。在每年开展的各种评优评先工作中,把班组贡献度得分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对班组员工一定时期内(如最近一年)的班组贡献度得分情况进行排序,对于排名靠前的一定比例(如20%)作为评优评先的重点推荐人选。(3)与学习提升挂钩。绩效考核的过程,也是发现员工的能力短板的一个时机。利用班组贡献度评价的机会,仔细分析每一位员工的优势和特长,问题和不足,做到知人善任。同时,对于员工存在的短板,让员工有针对性的参与相关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
(1)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通过该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打破原有绩效考核机制过于单一的局面,体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激励效用,员工士气和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员工归属感明显增强,能够加强自我管理,主动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争取更好的绩效。(2)促进班组的整体业绩提升。通过以工作业绩激励为主,辅以八个维度联动的评价组合,多方位激励员工朝着公司发展方向努力进取。同时,构建一套彰显员工成长价值的精神激励机制,为员工自我价值实现提供机制和平台,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激励运营新模式。(3)培养良好的班组作风纪律。员工从重复、繁琐、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获得了新成就感,提升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员工的工作效率平均提升了10%左右,基本杜绝了“慵、懒、散、慢、拖”等不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