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慎听,雍和礼,马进永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这是一类以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具有终生复发倾向[1]。近年来,UC和CD发病率不断上升,但治疗缺乏特异性药物[2],大多数患者处于活动期与缓解期的反复交替中,难以治愈。目前对于炎症性肠病发生机制亦尚不完全明确,预测和控制复发成为炎症性肠病治疗领域的重要课题。已有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的复发与发病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等因素有关[3],但国内对于该病复发风险的有效监测或预测手段的研究尚不多见。粪便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fECP)由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可清除病原体但同时损伤组织,在消化道组织免疫平衡和炎症性肠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4-5]。许多研究表明[6-8],大疱性类天疱疮复发、ECP在黑色素瘤、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等临床事件中发挥着良好的预测效能,fECP与炎症性肠病活动度相关。本研究基于此点,探讨fECP对UC和CD 3个月内复发的预测价值。
1.1 一般材料:回顾性纳入2016年9月-2019年9月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UC和100例CD缓解期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UC和CD诊断标准[9];②病情处于缓解期,且缓解期>入组后1个月;③年龄18~60岁。排除标准:①伴有肠道恶性病变;②妊娠和哺乳期;③伴有其他感染性肠病;④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以及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严重异常。所有患者按4个月内有无复发分为UC复发组(33例)、UC未复发组(59例)、CD复发组(37例)、CD未复发组(63例)。本实验设计已由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数据采集和调查内容入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治疗用药、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数据均来自原始住院病历。排除临床资料完整度<70%和不规律治疗的病例。收集患者入组时基本资料(发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等)、治疗史、实验室结果等,记录患者入组时和入组后1个月的fECP。比较UC复发组和UC未复发组,以及CD复发组和CD未复发组的临床资料、fECP,入组后1个月fECP变化值ΔfECP。fECP检测:采用一次性无菌容器获取患者粪便标本5 g,24 h内-80 ℃保存,预处理前复融。取粪便标本1.0~1.5 g,用fECP提取缓冲液按体积比1∶4稀释,混匀。取粪便标本混悬液1.0mL置于EP管中,于4 ℃下离心30 min(最大离心力20 800 g),取上清液。采用日本东曹株式会社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AIA-1 800,应用荧光酶免法检测fECP并转化为μg/g单位。ΔfECP=入组时fECP-入组后1个月fECP。
1.3 复发标准:再次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改良梅奥(Mayo)评分≥3分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5,内镜检查显示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血管紊乱等。
2.1 UC与CD复发与未复发患者资料比较:共纳入192例,因失访除去7例(UC患者4例,CD患者3例),最终纳入185例。UC复发组中有2、7、21例分别在缓解期后2、3、4个月复发,CD复发组中有8、6、20例分别在缓解期后2、3、4个月复发。UC复发组血红蛋白低于UC未复发组,UC复发组粪隐血(+)例数、纳入时fECP、ΔfECP均高于UC未复发组(均P<0.05);CD复发组发病年龄、血红蛋白低于CD未复发组,CD复发组C反应蛋白、ΔfECP高于CD未复发组(均P<0.05),见表1~4。
表1 UC复发与未复发患者临床资料比较[n(%)]
表2 UC复发与未复发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表3 CD复发与未复发患者临床资料比较[n(%)]
表4 CD复发与未复发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2 UC和CD患者3个月内复发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ΔfECP(OR=707.448,P<0.05)为UC患者3个月内复发的危险因素,血红蛋白(OR=0.928,P<0.05)为保护因素;C反应蛋白(OR=1.105,P<0.05)和ΔfECP(P<0.05)为CD患者3个月内复发的危险因素,见表5-表6。
表5 UC患者3个月内复发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表6 CD患者3个月内复发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2.3 不同观察指标对3个月内UC和CD复发情况的预测效能:ΔfECP预测3个月内UC复发的最佳截点为2.39,此时AUC、灵敏度分别为0.941、83.30%,诊断敏感性显著优于血红蛋白(Z=3.511,P<0.05);ΔfECP预测3个月内CD复发的最佳截点为0.71,此时AUC、灵敏度分别为0.949、91.20%,诊断敏感性显著优于C反应蛋白(Z=2.205,P<0.05),见表7-表8。
表7 不同观察指标预测3个月内UC复发情况的AUC
表8 不同观察指标预测3个月内CD复发情况的AUC
目前普遍认为UC和CD都属于自身免疫病,嗜酸性粒细胞在消化道免疫动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0],炎性因子可刺激嗜酸性粒细胞释放ECP[11]。由此,本研究探索ECP对炎症性肠病复发的预测效能,旨在缓解期取代肠镜、采血检查等侵入性操作,获得更加方便、有效的复发预测手段。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多认为是基因易感性、环境、生活习惯交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中,血红蛋白为UC患者3个月内复发的保护因素,C反应蛋白为CD患者3个月内复发的危险因素。炎症性肠病活动度与贫血相关[12],血红蛋白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可成为UC复发的保护因素,但本文中其未成为CD患者复发保护因素,可能与样本数量和纳入标准有关。C反应蛋白与克罗恩病活动性相关[13],是评估炎症性肠病治疗效果的主要观察指标之一,但许多学者认为其作为复发预测指标的效能欠佳[14]。我们还发现ΔfECP为UC和CD患者复发危险因素,ΔfECP水平体现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活性,一些研究中发现fECP水平与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相关[4],这些结论均为ΔfECP作为复发预测因子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研究中ΔfECP预测3个月内UC复发的最佳截点为2.39,诊断敏感性显著优于血红蛋白;ΔfECP预测3个月内CD复发的最佳截点为0.71,诊断敏感性显著优于C反应蛋白。Amcoff[15]等研究中提到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参与UC和CD的炎症和纤维化过程,ECP水平每翻一倍,炎症性肠病复发风险增加27%。Abedin[16]等报道fECP是<45岁的年轻炎症性肠病缓解期患者病情进展的良好预测指标,对于粪便钙卫蛋白<250 mg/kg的缓解期者,fECP水平增高意味着需要修改治疗方案和高复发风险,支持了本研究结果。炎症性肠病为慢性疾病,疾病活动度和ECP水平随时间推移而浮动,故本研究纳入ΔfECP作为复发风险监测工具,同时fECP减少了身体其他病变对其水平的干扰。结合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缓解期患者每3个月测定一次ΔfECP或可实现预防复发的高效干预。